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题库 > 正文

文化礼堂丨桐乡首批文化特派员,出征!

(来源:桐乡宣传)

艺术、人文、历史的星辉,能够照亮乡村振兴之路农村文化礼堂八大员。昨天(12月29日),在洲泉镇第四届“乡村民俗嘉年华”暨义马长宁老街开街仪式上,桐乡市首批20名文化特派员出征。

文化礼堂丨桐乡首批文化特派员,出征!

这20名文化特派员均为来自桐乡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将走进桐乡的村、社区,结合村(社区)的本土特色文化,与文化专管员等互补互助、队伍融合,丰富基层的文化生态农村文化礼堂八大员。

在成为文化特派员之前,桐乡市宸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校长朱晨锴,就和他将去往的大麻镇海华村村民建立了友谊农村文化礼堂八大员。2019年起,朱晨锴受邀为海华村村民开展艺术培训,结合非遗文化活动、春泥计划等,带领大家学习扎染、拓印、中国画等,在寓教于乐之中学习艺术文化。

文化礼堂丨桐乡首批文化特派员,出征!

文化礼堂丨桐乡首批文化特派员,出征!

这一次,他有了正式的“职务”——文化特派员,与海华村“续缘”农村文化礼堂八大员。“接下来,我将用好我的团队资源,在村文化礼堂开展‘海华墨韵 童心绘写’社会化运作项目,结合非遗文化活动、春泥计划、文化走亲等活动,开展戏曲爱好班、老年广场舞班、拼布教学、摄影交流会等60余场活动,助力海华村打造更具特色的礼堂文化品牌,带给海华村村民更加多元、丰富的文化‘礼包’。”朱晨锴说。

石门中学的语文老师王树军曾走遍京杭大运河沿岸,考察、研究风土人情,参与石门镇志的编纂,个人账号“运河小子”发布了百篇石门镇民俗考相关文章农村文化礼堂八大员。大运河边上了年纪的石头、牌碑,他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是个不折不扣的“石门民俗通”。今年刚离开讲台,王树军就来到了文化特派员这一新岗位上,到乡村学堂去,继续教书育人,延续根脉。

文化礼堂丨桐乡首批文化特派员,出征!

文化礼堂丨桐乡首批文化特派员,出征!

他对即将前往的郜墩村的传统民俗了若指掌:宋代礼部尚书陆德舆为什么要在村里建立郜村庙,沙宁桥承载了怎样的历史记忆,甚至于郜墩村的“郜”字由来,都有大讲究农村文化礼堂八大员。而这些风土人情,他都将在郜墩村的乡村课堂上,传递给下一代。“我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脚下这片土地的文化历史,种下乡土情怀的种子。”王树军说。

送戏下乡、历史考据、文化宣讲、文艺活动……20名文化特派员各自身怀绝技,他们在结合“礼堂日”“主题月”“我们的节日”等文化品牌活动,为基层带去丰盛的文化盛宴之外,还将挖掘、保护乡村文化,培育当地宣传骨干和文体队伍,指导文化专管员打造礼堂文化品牌,进一步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乡风文明培育、提升基层阵地效能农村文化礼堂八大员。

来源:桐乡发布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