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雄安新区的工地上,总能看到戴着各色安全帽的年轻人抱着文件夹穿梭。上个月有个石家庄小伙问我:"师傅,他们说的七大员是不是管七个部门的领导啊?"这话把我逗乐了。河北建筑圈里说的七大员,其实是施工员、质量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标准员、资料员这七个技术岗位。去年省住建局统计显示,雄安新区建设高峰期时,单日七大员岗位缺口超2000人。
前两天遇到个唐山姑娘的咨询特别典型:"我学工程造价,该考施工员还是资料员?"这得看三要素:地域需求、个人特长、发展空间。咱们掰开揉碎说:
举个栗子,去年衡水有个小伙考了劳务员+人力资源管理师双证,现在专门给中铁建的项目调配京津冀工人,月入比同龄人高40%。
别以为七大员证就是个上岗通行证。去年省里出台的新规:持证人员参与雄安重点项目,可直接折算继续教育学时。更绝的是:
有个内部消息:河北建工集团今年校招,七大员持证应届生底薪直接多800,这相当于刚毕业就涨了15%工资。
上个月帮沧州的项目部筛简历,发现个离谱现象——30%的求职者拿着假证。这里给小白们划重点:
特别提醒唐山考生:今年起资料员要加考大数据归档系统操作,市面80%的培训课程还没更新这个模块。
在邢台干施工的老王跟我说:"现在光会看图纸不够用了。"确实,省建筑协会最新调研显示:
石家庄有个95后姑娘让我印象深刻:她用Python给劳务员工作开发了个自动核薪系统,现在被中建三局挖去当智能工地项目主管。
小编观点:看着雄安工地上的塔吊,突然觉得七大员就像乐高积木——单个是基础模块,组合起来就能搭出智能建造的未来大厦。在河北搞建筑,选员不是终点,而是打开新基建大门的钥匙。哪天你要是看见资料员在调试建筑机器人,千万别惊讶,这行当正在上演现实版"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