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是不是经常在工地听到"七大员",却搞不清到底是哪七个神仙? 去年刚入行的表弟就闹过笑话,把资料员当成送快递的,结果被项目经理训得灰头土脸。今天就带你扒一扒这些岗位的门道,保证你看完比干了三年的老师傅还门儿清!
这家伙可比包工头还重要,从打地基到封顶全程把控。要会看图纸、管进度、协调各班组,就像剧组导演得同时盯着灯光、道具和演员。听说去年杭州亚运会场馆施工时,有个施工员三天三夜没合眼,硬是把混凝土浇筑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
千万别把他们当质检大妈!人家手里拿着检测仪,从钢筋间距到混凝土强度,每个细节都要过三关。去年绍兴某楼盘交房前,质量员硬是扒出23处空鼓裂缝,开发商当场给加了三个月奖金。
你以为就是整理文件?大错特错!竣工验收时少张检测报告,整个项目都能被卡死。认识个女资料员,把五年内的工程资料按颜色分类,紧急时刻三秒就能抽出想要的文件,比电脑搜索还快。
这可是肥差中的肥差,但风险也大。既要懂市场行情砍价,又要防材料以次充好。去年宁波有项目进的水泥标号不对,材料员凭手感就发现异常,一检测果然强度不达标,直接避免了几百万损失。
塔吊、升降机这些大家伙全归他管。得会维修保养,还要考特种设备操作证。听说有机械员能在30米高空听声辨故障,比4S店技师还专业。
新国标出台时最忙的就是他们。要把几百页的技术规范嚼碎了喂给施工队,去年新出的装配式建筑标准,有个标准员编成顺口溜贴在工地,连农民工都能背下来。
从招聘到发工资全包圆。要会算工价、调纠纷、搞培训,去年春节前有劳务员自掏腰包垫付工资,硬是没让工人们空手回家过年。
要我说啊,这些岗位看着普通,实则个个都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去年杭州那个"鲁班奖"工程,七大员团队平均年龄才28岁,愣是把二十年老师傅都比下去了。所以别小看这些基础岗位,干好了照样能闯出名堂。对了,最近听说劳务员要加考劳动法,准备入行的可得抓紧补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