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考试 > 正文

听说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放映员是个“肥差”,究竟“肥”在哪?

在六七十年代,电影放映员是一个非常吃香的职业,是当时的“八大员”之一邮电八大员。他们不仅拿着可观的薪水,下乡放电影的人们还会好酒好菜的招待,让人称羡。

听说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放映员是个“肥差”,究竟“肥”在哪?

那时候农村娱乐生活匮乏,能看一场露天电影就是莫大的享受了邮电八大员。如果知道哪里晚上放电影,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像打了鸡血一样,走个五六里路依然浑身是劲,当时看电影的人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不为过,特别是放映《渡江侦察记》、《海市蜃楼》、《南拳王》、《少林豪侠传》、《无敌鸳鸯腿》等片子的时候,连荧幕后面都站满了人。

听说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放映员是个“肥差”,究竟“肥”在哪?

为什么说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放映员是个“肥差”?如果可以穿越到六十年代,采访下当时的孩子,问他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他可能会告诉你,想成为一个电影放映员邮电八大员。如果你问他原因,他可能会说电影放映员吃得好,受人尊敬,还特别有面子。不错,这就是那时人们眼中的电影放映员!

1.电影放映员是一个稀缺职业,受人尊敬邮电八大员。

在六七十年代,想成为一个电影放映员可没那么容易,那时10来个生产队可能只配备一两个电影放映员邮电八大员。想成为电影放映员,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且聪明好学,受到青睐后才有可能被推荐去学习电影放映技术,学会装片、倒片、修片、调片等,完成电影放映学习班考试,拿到电影放映学习证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电影放映员。

听说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放映员是个“肥差”,究竟“肥”在哪?

在人们眼中,电影放映员属于高技术人才,是“铁饭碗”,很受人尊重邮电八大员。

举个小例子:

当时放映电影不是随时都能放,要到大节日或生产队有活动或碰到喜事才会放映一场电影邮电八大员。如果某户人家结婚想放一场电影,需要生产队有头有脸的人去公社把电影放映员请过来。

放映电影要有银幕、大喇叭、电影机、发电机、汽油桶、音响设备等,这些七七八八的很重的,你可能会看到这样一个画面,电影放映员悠哉的骑着自行车在前面,一帮人在后面运这些设备邮电八大员。

2.电影放映员吃得好,可能还会获得一些礼品邮电八大员。

前面说了电影放映员是一个稀缺的职业,一个公社10几个生产队可能也就1-2个放映员,所以电影放映员是很忙碌的,经常会到下面的生产队放电影邮电八大员。

电影放映员来放电影,生产队基本都会好酒好菜的招待,有时候为表示热情,有些老乡可能会送上一些礼品,如粉条,家里喂养的鸡等邮电八大员。

不要小看这些小礼品,积少成多嘛,所以电影放映员的生活条件在当时就相当不错了邮电八大员。

3.电影放映员工资高,职业体面邮电八大员。

六七十年代,电影放映员的工资在20-40元不等,在当时这已经算高薪了,要知道在农村一个成年劳动力干一天的活才10工分,折合人民币2—5毛钱邮电八大员。

写在最后如今露天电影早已被电影院和网络所取代,电影放映员也已成为过去,但请不要忘记,在那个年代,露天电影曾带给我们的激动和快乐邮电八大员。现在你还能记起儿时看露天电影的场景吗?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