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公章只要是真实的,那么它们的法律效果都是一样的。
实习生所签订的实习协议是与公司建立实习关系或劳动关系的一种合同,应当是加盖公司公章的。
但是在一些特殊场合,专用章与公章效力是一样的。
比如签订销售合同时,合同专用章和企业公章是一样的法律效力。
比如收据上加盖财务专用章和企业公章是一样的法律效力。
相应的,在人事招聘协议上,加盖人事专用章和企业公章的法律后果和法律效力是一样的,两者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扩展资料:
实习生是否具备劳动主体资格。
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者,是指与用人单位相对应而存在的,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指挥和监督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不管哪种实习生类型,与用工单位建立用工关系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周岁以上,符合劳动法对于就业年龄的强制性规定。
此外,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4条规定:“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此项规定并不包括在校学生。
综上,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并未将在校学生排除在劳动法适用范围之外。
实习生与单位之间符合劳动关系成立条件的,可以成立劳动关系,不能一概以实习生不具备劳动主体资格为由否认劳动关系。
加盖具有人事管理权限部门公章是指属于在职人员报考公务员,需要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
报考公务员要求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出具所在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报考证明,意思是要报考考生须出具所在单位出具同意报考的证明,并要通过你所在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设区的市,区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区级人才是没有人事接收及审批权的(市级人保局授权或文件有另行规定的除外),必须有市级人保局或人才盖章;但是县级市或县的人保局或是人才,在协议上签署意见是有效的。
人事权指的是企业员工、干部及人事档案管理权,其中包括确定毕业生干部身份的转正定级。但并非一般公司内部的行政人事权。一般处级以上的政府机关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都具有相应的人事权。
在政府人事部门设立了人事专户,这类用人单位办理人事方面的业务可以直接或经上级管理部门向政府人事部门办理手续,非国有企业不能直接面对政府人事部门,只有通过各级人才交流中心才能办理各类人事事宜。
扩展资料: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八条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九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制定公开招聘方案;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
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考试、考察;体检;公示拟聘人员名单;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十条 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制定竞聘上岗方案;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
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考评;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办理聘任手续。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交流。
第二十条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考核应当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
第二十一条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聘期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
第二十二条 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
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编制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所在单位的要求,参加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和为完成特定任务的专项培训。
第二十四条 培训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