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五虎上将哪几位?_国民党的五虎上将、八大金刚、十大元帅、十三太保分别指的是谁?

内容导航:

  • 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朝代
  • 我国历史军事名人故事
  • 军事力量的发展历史
  • 中国国防的历史有哪些
  • 一、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每一个王朝都有其特点,我们在对比朝代的强弱,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对比,不能忽略时间去对比,毕竟时代在进步,后面王朝的武器要强于前朝,尤其是出现了热武器之后,如果抛弃时代特点,单纯对比军事实力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将朝代至于当时,来看军事实力,看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军力最强。

    以上面的条件作为对比,我认为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王朝应该是汉朝,为什么是汉朝了,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中间有短暂的新王朝,但是整体军事实力都是非常强悍的,尤其是作为当时来看,汉朝是不受外族威胁的。

    汉朝期间,如果说受到外族威胁,也只是在汉武帝之前,匈奴鼎盛时期,汉朝甚至要称臣来保证本国的休养生息,积蓄对抗匈奴的力量。不过当汉武帝强硬态度下,汉军不断的进攻匈奴,不断消耗匈奴的力量,终于将匈奴击败,汉朝北方再也不受到匈奴的威胁,从此汉朝基本没有外患,因为自身的军事实力是在是太强悍了。

    汉朝的军事实力强悍在末期体现的更加明显,即使汉朝都要亡国的时候,其军事实力都对外族形成碾压,周边国家根本没有能力进攻汉朝,即使后来军阀林立,不管是公孙瓒、袁绍、董卓、马超,在面对北方名族的时候,随便一个军阀都能对其形成碾压,更不用说整个大汉的军事实力了。

    有人会说唐朝和秦朝也很强,确实不错,但是唐朝和秦朝不如汉朝的地方在于,不能对周边国家形成碾压,甚至长期受到北方民族的威胁。虽然秦朝让匈奴不敢南下牧马,但是统一后的秦朝,衰败的实在太快了,所以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王朝,应该是汉朝。

    二、我国历史军事名人故事

    中国国防的历史有:

    1、洋务运动。

    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2、北洋水师的成立。

    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

    3、黄海海战。

    1904年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的鱼雷艇偷袭驻旅顺口外锚地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双方在旅顺港外都制定了相应的水雷封锁战术,双方有多艘战舰触雷沉没。

    4月18日俄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触雷沉没,舰队司令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遇难,从此俄军丧失了争取黄海制海权的自信心。

    4、威海之战。

    日本鱼雷艇屡屡偷袭成功。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本的最后一战。结果日本获得决定性胜利,北洋水师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京畿地区顿时门户大开,位于旅顺的日军也展开进攻,连破凤凰、营口、海城、牛庄等地,清军全线溃败。

    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向日本乞和投降,派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和谈。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5、虎门销烟(1839年6月)。

    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政签订的。虎门销烟间接导致了不平等条约给华夏人民带来的伤害(割地赔款)。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国际禁毒日。

    三、军事力量的发展历史

    特战先驱
    8分
    作者:业余狙击手
    优秀的抗战题材小说,展现了血腥惨烈的真实战场,展现了有血有肉的众多爱国军人形象。
    1939从新奥尔良到柏林
    9分
    作者:181坦克旅
    写作功底非常扎实,基础资料考据精准到位,风格酷肖赫尔曼.沃克《战争与回忆》的经典作品,极具大时代的现场感,而大决战的硝烟弥漫更仿佛扑面而来。可惜太监,极度期待恢复更新。
    醒狮
    5分
    作者:卫华
    曾经在网络上产生巨大影响的军事小说。其依托单项科技突破引领世界脚步的期待现在看来未免理想化,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更是大忌,然而全球尽染、遍插红旗的梦想对于热血青年而言,无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从春秋走向战国
    5分
    作者:梦回汉唐
    与醒狮类似的作品,同样缺乏基本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脱离合理的政治经济基础;以武器装备、战争场面的渲染为主要元素,同时高举民族主义旗帜以吸引读者。
    国策
    3分
    作者:闪烁
    又是一部与醒狮雷同的作品,似是而非的政治经济理论和大国决策较量在前期很能忽悠人,后期实在是无法自圆其说,便显出漏洞百出来。
    弹痕
    7分
    作者;纷舞妖姬
    引起了无数人对金戈铁马生涯的浓厚兴趣,却被诸多军事爱好者批得体无完肤的作品,娱乐性和专业性难以兼顾的典范。
    第五部队
    7分
    作者;纷舞妖姬
    在硝烟弥漫、刺刀见红的对日战场,再凉的血都会沸腾起来,无疑作者选择了最适合其激情风格的背景。
    诡刺
    6分
    作者;纷舞妖姬
    保持着作者一贯的风格特点,依旧是热血硬派的军文。但是书中不时流露出对出身论、血统论的强烈认同,我很不喜欢。
    狼群
    9分
    作者:刺血
    揭开雇佣兵神秘的面纱、揭示特种作战的惊心动魄。明明是YY小说,却能写出本来即当如此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作者大才,令人叹服。
    共和国之辉
    4分
    作者:大米稀饭
    一幕幕宏大的战争场面下,隐藏着作者过于注重娱乐甚至有些轻佻的心态,对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深度挖掘不足,描述流于表面。
    夜色
    8分
    作者:卫悲回
    这是一部让读者真切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到民族存亡、生死瞬间的作品,在众多推演未来军事小说中最具冲击力和压迫感,也是最具文学性的。其主要瑕疵在于故事的完整度稍欠,结局更显突兀和仓促。
    男人的亲王号
    3分
    作者:不正
    开篇颇有几分征服怒海的男儿豪情和大炮巨舰的专业度,不久以后转而充斥着小圈子里庸俗的互相嘲弄和自以为是的政治意见,最后还太监了……曾经对该书寄予厚望无疑是我的错。

    四、中国国防的历史有哪些

    2005年9月中旬,台湾前“参谋总长”罗本立提出了退伍申请,主动放弃“一级上将”职衔,同时辞去陈水扁总统府战略顾问一职,创下了台湾军方的先例。罗本立自称辞职的原因是“从军60年未返家乡,希望能返乡祭祖,完成为人子孙应尽的本分”。

      据了解,国军《陆海空军军官士官服役条例》规定,“一级上将”是终身役,除非本人主动提出辞呈同时获得批准,否则没有届龄退伍的问题。罗本立辞官回乡祭祖一事之所以被各界所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一级上将的职位在国军中实在是凤毛麟角,能做到这一位置的多为国军极为重要的将领。因为这个军衔在早年就是「元帅」的位子。元帅投奔敌营成和体统?

      根据有关数据记载,国民政府以及现在的台湾当局授予部队的将军,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国军的特级上将只有蒋介石一人,相当于大元帅。授予一级上将始于1935年,早年共9人授衔,其中包括8位陆军一级上将和一位海军一级上将,其一级上将在地位上,大致相当于解放军的元帅。 这些将领都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风云人物,陆军一级上将有:何应钦、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唐生智、朱培德、陈济棠,海军一级上将是陈绍宽。

      蒋介石的五星是早在北伐后就取得的。中国在北伐统一铨叙后,军衔就有特级上将,当时蒋介石已经担任特级上将一职。

      据《中华民国史事日志》记载,民国24年3月27日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任蒋中正为特级上将,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为一级上将,陈调元、韩复榘、宋哲元、刘湘、刘峙、徐永昌、于学忠、商震、傅作义、龙云、何成浚、朱绍良、白崇禧、顾祝同、万福麟、何键、杨虎城、刘镇华、蒋鼎文、徐源泉为二级上将。

      就军事能力而言,李宗仁要算其中的佼佼者,李在北伐和抗战中都屡立战功,特别是台儿庄战役的辉煌胜利。李宗仁算得上是名将,而且在政治上也较突出,一直是桂系首领,曾任民国代总统。

      何应钦、冯玉祥在军事上也有一定才能,何在北伐中,担任东路军总指挥,于福建松口战役大胜,一直北攻到上海,无往而不利,在抗战中,何也是我国战略的重要策划者。

      冯玉祥从北洋军阀时期就小有名气,后来在北伐和中原大战中都表现了军事才能。

      阎锡山、唐生智、陈济棠都是地方势力的代表,閰早年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功不可没。唐在北伐战争担任主攻吴佩孚,湖北诸多战役如贺胜桥、汀泗桥及武昌攻城战,表现极为出色,将吴的主力完全歼灭,经此一役,军阀们才闻风丧胆,一败涂地。

      陈济棠早年也追随中山先生革命,两广统一也作出贡献,北伐后在军事上就没有什么出色之处,但在政治上却都有自己的一套。

      张学良出生于旧军阀系统,但其作为少壮军人,有爱国热情,东北易帜归顺中央,避免了东北沦亡于日本,“西安事变”成就了他的爱国心,却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朱培德作为国民党滇军将领,在北伐中也有不错的表现,而且始终忠于孙中山,但其后很少担任要职,多任参谋长职务。

      陈绍宽早在清朝就在海军中任职,其资历足以担任海军首脑,但他谦冲为怀,提携后进不遗余力,然民国国穷财弱,海军长期不受重视,其作为有限。

      分析一级与二级上将名单,其中大多曾为独霸一方的地方势力,蒋的嫡系仅何应钦一人。黄埔学生一个都没有,升的最快的薛岳及陈诚等将领也只是中少将罢了!可见在七十五年前国民政府以元帅的崇高地为酬庸蒋介石等十位将领,主要还是感谢他们统一中国的功劳,政治因素明显要高过战场上的表现。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