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守土卫国的古代英雄是多选题_守土卫国的古代英雄是?

内容导航:

  • 中国历史上舍身卫国的英雄有哪些?
  • 保家卫国的英雄有哪些?
  • 我国古代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有哪些?
  • 古代保家卫国的有谁?
  • 一、中国历史上舍身卫国的英雄有哪些?

    中国古代人物英雄卷二十五

    ■荆柯

    那一日你打马过河
    成为战士
    如果鱼肠剑没有出鞘
    你依然可以快意江湖笑傲山林
    你依然可以娶个漂亮的老婆
    亲亲爱爱

    ■孙武

    二千多年以后,我描画你的样子
    画你的腿,画你的书生意气
    我费尽心机
    画不出你的仇你的恨
    你的兵法到底是怎么回事

    ■廉颇

    某个年代,烽烟与歌舞同样光彩照人
    一位老将军负荆请罪的故事
    述说着民族的铮铮铁骨

    ■岳飞

    传说终只是传说。直到今天
    我只能从一些书本上想像你的样子
    直捣黄龙府的壮志雄心
    以及风波亭里的精忠报国

    ■项羽

    你是盖世的霸王
    我听到很多人在这样说
    包括那个在青年时代就力斩白蛇的汉子
    你用三个月的时间将阿房宫烧成灰
    只是你想不到
    四面楚歌后就是十面埋伏

    ■李广

    不世出的大将注定要飞马于大草原
    生在一个时代
    便注定了也要葬身于大草原

    ■周瑜

    你生错了时代
    你容得下整个江东但容不下一个孔明
    昨夜灯花下你吐了一口血
    今日夕阳未沉
    你便一病不起

    ■关羽

    桃园结义的雄心犹在
    风雪中脚印没了
    留下万世忠义之名
    在庙堂里挺立

    ■韩信

    从胯下到胸有百万兵
    男儿立志要安邦要定国
    即然安了邦定了国
    留着就没了用处
    韩信,你错在劳苦功高

    ■张飞

    长柏坡你一声断喝
    方圆十里从此寸草不生
    如果不怒就不会有三国鼎立
    如果不怒就不会有到头来尸首分离

    ■秦琼

    山东来的汉子
    打铁,卖马,虎目圆睁
    战场上千军万马地杀过去
    你否定了王侯将相宁有种
    你印证了是英雄就不要问出身

    ■赵云

    少将身披银铠甲
    打马沙场,里三层外三层
    披什么也不比披血强
    硬让孙仲谋赔了夫人又折兵

    ■白起

    那一日攻赵大胜
    俘虏三十万,陈尸遍野
    如果历史没有写错
    你的确杀人太多
    只是我有些怀疑
    杀人魔王只是后人强加的封号

    ■程咬金

    做什么帝皇。不如砍柴喝酒
    三板斧放倒几员大将
    西出潼关。打道回府依然做三朝元老
    一世英雄如果活两百岁
    再想瓦岗旧事已子孙满堂

    ■薛仁贵

    当年跨白马,跃下五百丈
    从此征东见惯沙场生死
    午夜梦回里可有家乡父老
    寒风刺骨啊,元帅
    今夜敌营灯火通明

    ■薛刚

    昨夜闹花灯打死王子
    逃亡千里依然难免诛九族
    你苦苦在心里怒在血里
    有一天杀回长安
    照样位极人臣
    叛逆怎么了?今日
    整整衣冠跨马直进午朝门

    ■卫青

    从马夫到附马你一步登天
    叱咤战场你无往不利
    卫大将军,如果你稍有异心
    天下已成囊中之物
    低着头过一辈子
    你依然是堂堂伟丈夫
    顶天立地

    ■霍去病

    只知道你年轻有为。率大军
    越万里关山纵横草原
    那时你十八岁,或者十九岁
    年少封侯,皇恩浩荡
    如果最后一次饮尽酒泉水
    你或者没有后来

    ■狄青

    传说中你青面獠牙杀人不眨眼
    只是谁也不知道
    你面具后面是怎样的心肠
    年迈的母亲白发苍苍
    无论出将入相终不如膝下承欢
    你卫国只为保家

    ■辛弃疾

    如果不是沙场秋点兵
    你威震八荒的剑法
    永远不为人知
    或者,你豪气干云的诗词
    便是梦里吹角连营的剑

    ■文天祥

    坐船路经零丁洋你热泪盈眶
    多么好的江山!被铁蹄践踏的不仅仅是土地
    败要败得无愧天地
    无愧鬼神无愧父老乡亲
    死要死得坦坦荡荡磊落光明
    到今天,你一片丹心
    依然映红一些无地自容的脸

    ■郑和

    下西洋你率五千军士
    海阔浪高,远方土地神秘
    只是你去得太早
    华夏的国门什么时候起开始封闭
    龙的传人守着一亩三分地,洋洋自得
    这一切并不妨碍你成为英雄
    尽管你只是一个太监

    ■戚继光

    杀倭寇你便是民族英雄
    后来有很多人提起你的名字
    后来有很多人
    盼望着
    你重生在这个时代

    ■袁崇焕

    山海关城墙下尸首累累
    你指挥若定
    一百天,清军难作寸进
    奴尔哈赤老谋深算
    而你太年轻
    几百年之后,历史注定无法更改
    你能保家卫国但保不住自己

    ■郑成功

    二零零九年你如果复活
    当年你用过的大炮
    现在我们可以造得更好
    你如果复活
    相信会有一些人
    闻风而逃

    二、保家卫国的英雄有哪些?

    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17年), 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8年)的名将,主要以抗击匈奴而建功,他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后来因战功赫赫,和舅舅不相上下,最后甚至超过了舅舅。母亲卫少儿,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姐姐。由于有皇族关系,霍去病在18岁时就很得皇帝宠信,入宫做了侍中。


    卫青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人。他的母亲在平阳公主家做女仆,因丈夫姓卫,她就被称为卫媪。平阳公主原号阳信长公主,是汉武帝的姐姐,因嫁与平阳侯曹寿(汉初名臣曹参之曾孙)为妻,所以也称平阳公主。

    卫媪生有一男三女,即儿子长君,长女君孺、次女少儿、三女子夫。丈夫死后,她仍在平阳侯家中帮佣,与同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卫青在母亲的关怀下渡过了童年。后来,他的母亲感觉供养他非常艰苦,就把他送到了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但郑季的夫人根本看不起卫青这个私生子,让他到山上放羊,郑家的几个儿子也不把卫青看成手足兄弟,随意苛责。卫青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受尽了苦难,在他的性格形成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有一次,卫青跟随别人来到甘泉宫,一位囚徒看到他的相貌后说:“你现在穷困,将来定为贵人,官至封侯。”卫青笑道:“我身为人奴,只求免遭笞骂,已是万幸,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

    卫青长大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平阳公主看到卫青已长成了一个相貌堂堂的彪形大汉,非常喜欢,就让他做了自己的骑奴。每当公主出行,卫青即骑马相随。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与在郑家时的情景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卫青聪明好学,渐渐学到了一些文化知识,懂得了一些上层阶级礼节。他怨恨郑家对他没有一点亲情,决定冒姓为卫,完全与郑家断绝关系。

    公元前 139年春,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选入宫中,卫青也被召到建章宫当差。这是卫青命运的一大转折点。

    卫子夫入宫不久,就有了身孕,引起了陈皇后的嫉妒。陈皇后就是汉武帝姑姑的女儿,当年曾让他许下“金屋藏娇”誓言的陈阿娇,与汉武帝成亲后,被立为皇后,但一直未能给汉武帝生一个儿子。她担心卫子夫一旦生下的是个男孩,那就会被立为太子,而卫子夫也就会因为儿子的关系,青云直上,成为皇后。这对她的地位无异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但是,眼下卫子夫正得汉武帝的宠幸,陈皇后对她不敢加害,就找母亲大长公主诉屈。大长公主是汉武帝的姑姑,为了给女儿出气,嫁祸于卫青。她找了一个借口,把卫青抓了起来,并准备处死。卫青当骑奴时结识的好友公孙敖听到了消息,马上召集了几名壮士,赶往抢救,把卫青从死亡的边缘夺了回来。另一方面,公孙敖还派人给汉武帝送信。汉武帝得知后,大为愤怒,索性召见卫青,任命他为建章宫监、侍中。不久,汉武帝封卫子夫为夫人,提升卫青为太中大夫。可以说,卫青是沾了他姐姐的大光的。

    公元前 129年,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迎击匈奴。从此,卫青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岳飞
    岳飞(1103-1142),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岳飞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务农。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魏公(琦)家庄客,耕种为生”。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杨家将
    在山西省代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概的钟鼓楼。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而流传到今天的一处珍贵遗迹。

    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业。历史上,这位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将,弱冠之年便入事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任侍卫新军都虞候。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业向北汉皇帝刘继元提出了“奉国归宋”的建议,遭到反对。但他深感刘氏厚遇之恩,并未变心投宋,而是舍命保卫北汉政权。后来,北汉战败,杨业却仍在城南与宋军苦战。宋太宗早就听说杨业是一员勇将,便派北汉亡国皇帝刘继元的亲信前去劝降。见到刘继元派来的劝降使者,杨业悲愤地大哭了一场,投降了宋朝。宋太宗因他“老于边事,洞晓边情”,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与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潘美共同担负起了山西防御契丹的重任。实际上,潘美只是挂了个虚衔,重担全部压在代州前线杨业的身上。


    戚继光
    戚继光,(1527~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原籍河南卫辉。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少时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二十三年(1544)依例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二年,任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三十四年,调任浙江都司佥事。旋进参将。分守宁波、绍兴、台州(今临海)三府。三十六年以劾免官,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州、金华、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三府。时浙江多被倭患,而旧军素质不良。戚继光招募农民和矿徒,组成新军。严明纪律,赏罚必信,并配以精良战船和兵械,精心训练;他还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审情度势,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以十二人为一队,配以盾、枪、叉、钯、棍、刀等长短兵器,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每战多捷,世人誉为“戚家军”。


    袁崇焕
    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号自如(或,又字自如注1),广东东莞桑园客家人,广西梧州府藤县籍。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明朝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任福建邵武知县。 1622年(天启二年),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同年单骑出关考察关外,还京后自请守卫辽东。筑古宁远城今辽宁兴城卫戍。 1626年(天启六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攻宁远城,受炮伤而死,袁崇焕升至辽东巡抚,终因不附魏忠贤,被其党所劾去职。熹宗崩,思宗即位,魏忠贤见诛。朝臣纷请召袁崇焕还朝。1628年(崇祯元年)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思宗召见崇焕。崇焕慷慨陈词,计划以五年复辽,并疏陈方略,皇帝大喜,赐崇焕尚方宝剑,在复辽前提下,可以便宜行事。

    三、我国古代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有哪些?

    花木兰,穆桂英等都可以算成是巾帼英雄;其实巾帼英雄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能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女性就是巾帼英雄~不一定要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
    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
    冼夫人,又称冼太夫人、冼太、岭南圣母,公元522年农历11月24曰出生在古高凉地区(今广东省茂名境内),死于公元六0二年正月十八曰。享年八十。她的一生,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促进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
    秦良玉(1574-1648)
    字贞素。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史书记载到:秦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平阳昭公主
    平阳公主(?年——623?年)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
    樊梨花
    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凉国(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折太君(即历史上的佘太君)
    名赛花,西京大同人,乃后周四镇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户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随父折德(户衣)镇守府州,善于骑射,配与北汉名将杨业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马武艺拥熟,深知兵法,辅佐杨业屡立战功,官居云州观察使,号称杨无敌。后来在征辽之时,潘仁美挂帅,杨业为先锋之职,不意潘仁美向怀私怨,包藏祸心,逼孤军而临绝险,陈家峪矢尽力穷,番将则乌屯云集,遂致全军皆陷,杨业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梁红玉
    梁红玉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原籍池州,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起义,祖父和父亲因贻误战机被杀,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朝廷派童贯率军平定方腊,最后方腊被韩世忠所捉。
    穆桂英
    传说故事人物。生长于山东穆柯寨,寨主木羽之女,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因在阵前自招杨宗保为婿,归于宋营。在抗击辽的入侵时,她英姿飒爽,跃马横刀,与杨家诸将领一道,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宗保在抗击西夏的战争中死去后,佘太君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征西时,她已五十岁,但她锐气不减,仍挂先锋印,一马当先,力战番将。是古代流传的巾帼英雄形象,深为群众所喜爱。民间以“穆桂英挂帅” 、“大破天门阵”等故事流传最广。是历史上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
    花木兰
    花木兰:姓魏,名木兰。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四、古代保家卫国的有谁?

    守土卫国的古代英雄有:

    1、樊梨花:

    樊梨花,大唐贞观年间人,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她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传奇故事被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等多次演绎,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2、岳飞: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3、郑成功:

    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

    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的驻军,收复台湾。

    4、白起: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5、霍去病:

    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十七岁为票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十九岁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