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_十四阿哥胤祯的嫡福晋是叫完颜海若吗?

内容导航:

  • 十四阿哥胤祯的福晋完颜氏叫什么?生于什么时候?知道的亲们告诉一下!偶要写文!谢啦~
  • 皇十四子胤祯的嫡福晋的家世,谁知道????
  • 康熙第十四子爱新觉罗·嫡胤祯福晋完颜氏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死及死因拜托了各位 谢谢
  • 康熙的儿子分别叫什么,怎么死的
  • 一、十四阿哥胤祯的福晋完颜氏叫什么?生于什么时候?知道的亲们告诉一下!偶要写文!谢啦~

    胤祯的嫡福晋完颜氏的闺名是海若,生卒年不详。
    据《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圣祖诸子-恂勤郡王》记载,罗察属于正黄旗。本名完颜·罗察,正二品官员,其先祖是金国时期卫绍王完颜永济的嫡传孙系,生卒年不详。康熙年间曾任户部郎中(正五品)、户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右侍郎(正二品)工部和礼部侍郎。罗察有二子三女,长子海锋任户部员外郎,曾是皇四子的伴读,次子海锐刚刚在礼部任职,长女海若是十四福晋,这三个孩子都是嫡福晋生的。次女海澜,三女不详。)

    希望能够帮到您!

    二、皇十四子胤祯的嫡福晋的家世,谁知道????

    太子(二)----胤礽 [réng 第二声]康熙13年05月03日 理密亲王 雍正02年12月 孝诚仁皇后

    长子----胤褆 [zhī 第一声]康熙11年02月14日 直郡王 雍正12年 惠妃纳喇氏

    三----胤祉 [zhǐ 第三声]康熙16年02月19日 诚隐郡王 雍正10年 荣妃马佳氏

    四----胤禛 [zhēn 第一声]康熙17年10月30日 清世宗 雍正13年08月 孝恭仁皇后

    五------胤祺康熙18年12月04日 恒温亲王 雍正10年05月 宜妃郭络罗氏

    七----胤祐康熙19年07月25日 淳度亲王 雍正08年 成妃戴佳氏

    八----胤禩 [sì 第四声]康熙20年02月10日 (复)廉亲王 雍正04年09月 良妃卫氏

    九------胤禟[táng第二声]康熙22年08月27日 (复)贝子 雍正04年08月 宜妃郭络罗氏

    十----胤礻我[é第二声]康熙22年10月11日 (复)敦郡王 乾隆06年09月 温禧贵妃钮祜禄氏

    十二----胤祹[táo第二声]康熙24年12月04日 履懿亲王 乾隆28年07月 定嫔万流哈氏

    十三----胤祥 康熙25年10月01日 怡贤亲王 雍正08年05月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十四----胤禵[tí第二声]原来又叫胤祯[zhēn 第一声] 康熙27年正月09日 恂勤郡王 乾隆20年正月 孝恭仁皇后

    十五----胤禑 [wu 第二声]康熙32年11月28日 愉恪郡王 雍正09年02月 顺懿密妃王氏

    十六---- 胤禄 康熙34年06月18日 庄恪亲王 乾隆32年02月 顺懿密妃王氏

    十七----胤礼 康熙36年03月02日 果毅亲王 乾隆03年02月 纯裕勤妃陈氏

    十八----胤祄 康熙40年08月08日 ------ 康熙47年09月 顺懿密妃王氏

    我只拣了些我常看到的,老康儿子太多,不感兴趣的我就没太注意了.

    三、康熙第十四子爱新觉罗·嫡胤祯福晋完颜氏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死及死因拜托了各位 谢谢

    皇长子(大阿哥)胤禔 1672—1734 母惠妃纳喇氏
    皇二子(太子)胤礽 1674—1725 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皇三子(三阿哥)胤祉 1677—1732 母荣妃马佳氏
    皇四子(四阿哥)胤禛 1678—1735 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子(八阿哥)胤禩 1681—1726 母良妃卫氏
    皇九子(九阿哥)胤禟 1683—1726 母宜妃郭络罗氏
    皇十子(十阿哥)胤(礻我)1683—1741 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三子(十三阿哥)胤祥 1686—1730 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皇十四子(十四阿哥)胤祯(后雍正即位改“祯”为“禵”) 1688—1755 母德妃乌雅氏

    大阿哥起初与太子争储位,野心太过暴露,遭康熙帝终生圈禁
    太子二阿哥被康熙帝两次废黜,其中第二次废黜后将其终生圈禁并昭告天下,永不再立
    三阿哥因早期过继给康熙的兄长,不具备争储资格,胤祉参与了编书
    四阿哥也就是胤禛继承大统,改元雍正,称为雍正帝

    八阿哥胤禩 、九阿哥胤禟、皇十子胤礻我,二人同为八王党,支持八阿哥胤禩当太子,在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胤禩及其同党谋嫡,为康熙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
    康熙去世后,雍正任命胤禩及其党羽大学士马齐为总理事务大臣,同日又破格晋封胤禩为和硕廉亲王。此后的两个月中,先后授与他兼管理藩院、上驷院、工部的权力;对其子弘旺赐予贝勒衔;其母舅噶达浑解除辛者库贱籍、赐世袭佐领世职;一些原属胤禩集团的官员也被提升重用。
    雍正元年,首先将胤禵、胤禟分别软禁在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青海西宁军中,又借故将胤俄革爵拘禁,这样就断绝了胤禩与其同党兄弟的联系。雍正三年,又将胤禟革除贝子爵位。
    雍正四年,将其黄带子革去,开除宗室籍,同党的胤禟、苏努、吴尔占也一并开除宗籍。胤禩嫡福晋乌雅氏也被革去封号、斥回母家严行看守。二月,将胤禩由宗室亲王降为民王、削去其所属住领,随即又革除王爵、囚禁于高墙之内,并将其名字改为“阿其那”,满语意为“猪”或“俎上冻鱼”,后更名为“塞子黑”,满语意为“狗”。
    这年的九月十四日,46岁的胤禩禁不住百般的折磨,身患呕吐之症,不进饮食,死于狱中。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弘历正式宣布,将他的八叔、九叔恢复原名,与其子孙一并归入宗室籍中,仍在皇室族谱《玉碟》上载录其名于康熙皇帝位下。算是为胤禩恢复了名誉。
    十阿哥允礻我,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敦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斥为不敬。兵部劾奏,命允禩议其罪,夺爵,逮京师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释之,封辅国公。六年,卒,诏用贝子品级祭葬。

    惟十三阿哥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密。胤禛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雍正待待他非寻常,雍正八年(1730)——五月初四日(阳历6月18日)去世,时年45岁。诏复其名为胤祥,配享太庙。六月谥号贤,并命将“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贤字上。又命入把京师贤良词。五月:怡亲王允祥逝,雍正帝亲临其丧,谥曰“贤”,配享太庙。诏令怡亲王名仍书原“胤”祥。诚亲王允祉会怡亲王允祥之丧,迟到早散,面无戚容,交宗人府议处。议削王爵监禁景山永安亭,得旨削爵拘禁。六月,赐怡贤亲王“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加于谥上。八月,命怡亲王子弘晓袭封亲王,弘皎别封郡王,均世袭。建贤良祠,以怡亲王允祥功勋卓著而奉为首位。设立军机处。乾隆十九年(1754)——九月诏入盛京贤王祠。乾隆三十九年(1774)——诏以其爵位世袭罔替。

    十四阿哥十四阿哥与雍正帝的同母兄弟,可是在康熙末年宫中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参与八王党,兄弟间隙。雍正帝登基后将胤禵幽禁起来,直至雍正帝死后,胤禵才恢复了自由。

    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雍正三年,革去胤禵固山贝子,谕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雍正四年,胤禩、胤禟被雍正相继杀害之后,胤禵销声匿迹,过了八、九年的囚徒生活。
    乾隆即皇位不久,便下令释放胤禵和胤礻我,乾隆二年(1737年),胤禵被封为奉恩辅国公,十二年(1747年)封多罗贝勒,十三年(1748年)晋为多罗恂郡王,并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乾隆二十年卒。他死后,乾隆赏治丧银一万两,赐谥“勤”。

    差不多九位阿歌就这些了

    四、康熙的儿子分别叫什么,怎么死的

    这绝对是造假。《清史稿》上连皇后都只记载姓氏而不记名字,更别提一个郡王福晋的名字。真正《清史稿》上连允禵的福晋都没有提到,更别谈为其及其家族立传。更何况,罗察只不过官居侍郎,这个家庭在完颜氏一族内并不算特别显贵,更不用说跟当时一品大员一把抓、公侯伯一大堆的瓜尔佳氏、佟佳氏、富察氏这些大族中的显赫家族相比不知逊色多少。

      下面是《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圣祖诸子》中记载允禵的部分:
      恂勤郡王允禵,圣祖第十四子。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五十年,从上幸塞外。自是辄从。五十一年,赐银四千两。五十七年,命为抚远大将军,讨策妄阿喇布坦。十二月,师行,上御太和殿授印,命用正黄旗纛。五十八年四月,劾吏部侍郎色尔图督兵饷失职,都统胡锡图索诈骚扰,治其罪。都统延信疏称:“准噶尔与青海联姻娅,大将军领兵出口,必有谍告准酋者,不若暂缓前进。”上命驻西宁。五十九年正月,允禵移军穆鲁斯乌苏,遣平逆将军延信率师入西藏,令宗查布防西宁,讷尔素防古木。时别立新胡必尔汗,遣兵送之入藏。十月,延信击败准噶尔将策零敦多卜等于卜克河诸地。六十年五月,允禵率师驻甘州,进万?次吐鲁番。旋请于明年进兵。闰六月,和尔博斯厄穆齐寨桑以厄鲁特兵五百围回民,回馀人乞援。允禵以粮运艰阻,兵难久驻,若徙入内地,亦苦粮少地狭,哈密扎萨克额敏皆不能容,布隆吉尔、达里图诸地又阻瀚海,请谕靖逆将军富宁安相机援抚,从之。十月,召来京,面授方略。六十一年三月,还军。

      世宗即位,谕总理王大臣曰:“西路军务,大将军职任重大,但于皇考大事若不来京,恐于心不安,速行文大将军王驰驿来京。”允禵至,命留景陵待大祭。雍正元年五月,谕曰:“允禵无知狂悖,气傲心高,朕望其改悔,以便加恩。今又恐其不能改,不及恩施,特进为郡王,慰我皇妣皇太后之心。”三年三月,宗人府劾允禵前为大将军,苦累兵丁,侵扰地方,糜费军帑,请降授镇国公,上命仍降贝子。四年,诸王大臣劾,请正国法。谕:“允禵止于糊涂狂妄,其奸诈阴险与允禩、允禟相去甚远。朕于诸人行事,知之甚悉,非独于允禵有所偏徇。今允禵居马兰峪,欲其瞻仰景陵,痛涤前非。允禵不能悔悟,奸民蔡怀玺又造为听,宜加禁锢,即与其子白起并锢于寿皇殿左右,宽以岁月,待其改悔。大逆之言,摇惑”高宗即位,命释之。乾隆二年,封辅国公。十二年六月,进贝勒。十三年正月,进封恂郡王。二十年六月,薨,予谥。

      第一子弘春,雍正元年,封贝子。二年,坐允禩党,革爵。四年,封镇国公。六年,进贝子。九年,进贝勒。十一年,封泰郡王。十二年八月,谕责弘春轻佻,复降贝子。高宗即位,夺爵。别封允�第二子弘明为贝勒。乾隆三十二年,卒,谥恭勤。子孙循例递降,以不入八分镇国公世袭。弘春曾孙奕山,自有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