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搞人民公社_人民公社是干什么的
- 八大员问题
- 2021-12-16
- 491
- 更新:2021-12-16 17:11:55
内容导航:
人民公社是什么意思人民公社是什么意思?人民公社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人民公社有什么作用一、人民公社是什么意思
人民公社在社会主义国家至少作为一种组织曾经存在。在中国大陆属于一种“政社合一”组织,分为“农村人民公社”和“城市人民公社”,而以前者最为著名。农村人民公社属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即农村计划经济时代。人民公社既是生产组织,也是基层政权,普遍存在的时期为1958年-1984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而被解体,全部被乡、或镇取代。人民公社也为“三面红旗”之一。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设立乡人民政府,此后农村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经过体制改革,一般不采取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
二、人民公社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实行人民公社制度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经历的一个历史过程,这也是毛泽东思想对马列主义的一个继承和发展。
人民公社的意义在于它是新中国走向富强的基础之一。
三、人民公社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
农村人民公社
在高级农业生产社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组成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成立初期,生产资料实行过单一的公社所有制,在分配上实行过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并取消了自留地,压缩了社员家庭副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后经多次调整,1962年以后,绝大多数人民公社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恢复和扩大了自留地和家庭副业。但仍存在着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缺点。同时,农村人民公社一直实行“政社合一”的制度。即把基层政权机构(乡人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机构(社管理委员会)合为一体,统一管理全乡、全社的各种事务。为了克服人民公社制度上的各种弊端,1978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农村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建立了集体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打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统一经营模式。另一项重要改革就是实行政社分设,重新建立乡政府作为政权的基层单位。同时,在村一级建立了农民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下设村民小组,分别管理本村、组范围内的各种社会事务。经过改革,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四、人民公社有什么作用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农村一个村子或者好几十个家庭组成一个合作团体,名字就叫做“人民公社”,在这个组织中有很多东西是公共使用的,比如许多家合用一头牛,人们使用的锹等等,都放在这个组织中,由此可见人们公社的完全的平均主义,就连吃饭也是一起的。
本文由 @七大员 于2021-12-16发布在 七大员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