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想复工?按理六月中,可能会提前,五月排六前,疫情如恶化,耐心八月热。🙏🙏🙏
温州截止目前仍然是浙江省内确诊新冠病毒感染人群最多的地方。所谓的“解封”讲的是道路卡点问题。暂时还没有取消,但是城市的复工工作也是稳步的进行中。以下我们就来看看温州目前的疫情情况和管制情况。
根据2月17日的政府通报数据,2020年2月17日0-24时,温州市报告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例,新增出院病例12例。其中:新增确诊病例为文成县1例;新增出院病例13例。现存病例296例。这是现在的基本情况。
而且各县市确诊病例的分布图也在官方公众号上进行发布,并且对疫点的预计解除时间也有大体上的告知。所以当地老百姓是很配合工作,所以这段时间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再加上医疗条件的不断持续投入出院人数也在增加这都是好消息。
根据浙江省发布的《关于有序恢复公共交通服务的通知》将浙江省内县域疫情风险图按五种颜色划分,其中 绿色、蓝色、黄色区域可以逐步恢复市际客运班线,橙色区域协商开通、红色暂时不恢复。省级客运暂时不恢复。城市公交系统除温州外全面恢复。
在高速卡点上也是全省除温州外都已经取消大卡点,整个城市也在逐步恢复中。全面打通省内交通要道,为货畅其流提供动脉支撑,让材料运得进来,产品卖得出去。全省除温州以外立即取消省内高速、普通国省道以及农村公路的卡点。对普通国省道全面放行不到位等情况,进行整改,做到应通尽通。
自2月16日24时起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温州健康码”。显示“绿码”且体温测量正常者,准予通行;显示“黄码”者,按来自疫情中风险地区、疫情较低风险地区分别实施14天和7天居家隔离观察;显示“红码”者,送定点医院救治或实施14天集中隔离观察。
入温各交通卡口按照省外疫情风险等级实行“两查两问”分类排查机制和省内“健康码”三色管理制度进行查验。这是用大数据的方式对人员进行管控,对人员进行区分有利于控制疫情传播,也对于生产复工更加的科学化。
温州的复工率只有10%。这是因为现状条件所困,但是大家也在积极的申请恢复复工,并且做好保障工作。分成三阶段复工。第一个阶段,2月17日24时前,“四类”重点企业可立即复工。第二个阶段,2月17日24时后,“白名单”企业优先复工。第三个阶段,2月22日24时之后,除“四类”企业和“白名单”企业之外,其它企业视疫情形势并按照管理水平、疫情防控能力有序复工。所有企业必须经属地政府审核同意后才能复工。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疫情严重的县(市、区)、乡镇(街道)仍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任务,视情况推迟复工时间,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以上就是目前温州的疫情和城市情况。请大家对于温州有信心,我们能够打赢这场仗,并快速恢复生产生活。一个充满活力的温州又会回来的。
有关疫情结束的时间,世界各国的专业人士判断基本一致。
那就是——短期内新冠病毒还会存在,特别是还会伴随人类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可能是1-2年,甚至可达数年之久。
当然新冠病毒存在,不一定就会有大规模疫情。
未来疫情的发展可能不一定是表现出来大规模的传播,可能是在某些地区出现零星的个案。
张文宏医生对此有判断,那就是认为新冠病毒感染一例都不会出现,是不可能的,偶发性的病例还是会有,只要没有造成大规模的社区传播,就不应该因此耽误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钟南山在接受美国媒体的采访时也提到过,第二波疫情可能会发生,所以要做好必要的准备。
所以这意味着疫情不会彻底结束。
无论是哪国人都要逐步适应新冠病毒和人类共存一段时间的这个现实。
但也需要明白一点的是,和外国相比,我国对疫情处理的力度是最大的,这才是如今我国的确诊病例在全球最少之一的重要背景。
只要按照可防可控的相关原则来推动重启经济,同时作好必要的个人防护,就不用担心疫情会像半年前那样影响我国的生产和生活。
目前经济活动已经重启,经济出现恢复和反弹,个别的新冠病毒确诊病例,不会耽误整体上的生产生活。
因此老百姓也不用特别担心。
应该客观看待,以及坦然面对疫情存在的现实。
另外做好防护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过度紧张。
说说我们山东烟台的中考情况。
前不久去参加了家长会,老师分享了今年中考的录取情况,大概只有42%的同学能够进入高中。
我们当地非常好的一所高中,去年招收1100多名学生,今年只招收不到900名学生了。据说,这所高中以后还会逐年缩招100人。
因为重点高中的缩招,现在稍差一点的高中以及民办高中也因此成为家长学生的重要选择。
所以,现在很多学校中考完排队也就可以理解了。
中考可以说是孩子人生当中第1次面临的重要的“分流”性质的考试。而且,中考不允许复读。
所以,其意义确实不亚于高考。毕竟能够上高中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能够上大学的。
当然对于这件事,我们也需要更理性地看待。
现在很多企业都缺少高级技工,但大学生有很多干不了高级技术的活,又无法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工作。造成了人力的很大浪费。
同时,高级技工的薪资以及社会认可度也在不断地提升。我们的一些传统观念也需要随之改变。
这是发展大形势的需要。
如果孩子是读书的料,适合走研究深造的路线,那么好好鼓励孩子,培养孩子,去上高中。
但如果孩子并不适合走读书的路,那么,学习一项技能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以上是豆妈的看法,希望对您有帮助,也欢迎网友们评论留言。
2月27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保障专题新闻通气会上说,国外预测中国疫情控制最早在5月底,而我们因为有国家强力干预和群防群控意识,预测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而且不只是基本控制,而是恢复工作。
钟老的话应该是权威专家的科学预计。恢复工作应当包括恢复学校教学工作。
按理说,学校开学工作应该放在最后一批,待其他行业、工种都有序复工复产之后,没有出现风险的情况下,才来开学。
因为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区,学生又是最活跃的群体,很难像工人、单位员工那样循规蹈矩,服从命令听指挥。
戴口罩上课,老师能做到,学生却不见得做到;几十人在一个教室里,彼此间距离挨得很近,本身就是集聚;学生当中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太多,比如不爱洗手,比如共饮一杯水,同吃一份零食,关系好的吃水果都是你一口我一口!厕所卫生也不好防控,那么多人都要上厕所,总不能持续消毒吧?依靠晨午两次体温检测能排查出潜伏期病患吗?
还有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口罩不够用,买不到。上面要求学校备齐口罩,学校要求家长备足,家长又从哪里去弄这么多口罩呢?
不说一天两个吧,一天一个也消费不起啊,近3亿师生!
目前,只有贵州省宣布3月16日高三初三正式开学,网上反对声还高过赞同声。毕竟,生命安全面前,学习成绩应当往后站!
还是应该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后才开学,人命关天,不能冒险。学生不开学,影响的不止是成绩,还有地方经济,因为学生是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但这不能成为贸然开学的潜在原因。除了高三初三毕业班家长,线下教育机构也是心急如焚,天天吵着要开学,很多天没有进账,他们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