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部队文体骨干七大员(部队文体骨干集训)

部队中的士官有机会升为军官吗?

题主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部队中的军官来源主要有军官院校的毕业生、优秀大学生士兵提干和优秀士兵保送入学。作为部队中的士官,当然有机会成为军官,其途径主要有考入军官院校和优秀士兵保送入学。难度都很大,且竞争激烈,因为名额比较少。但每年仍然有很多优秀士兵考入军官院校或者被保送入学,他们都是战士中的佼佼者,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取得的成绩。如果题主想要由士官转为军官,我这里有几点建议供题主参考:

第一,通过优秀士兵保送入学的方式成为军官。优秀士兵保送入学的条件比较高,需要两个三等功或者一个二等功,还得有任职过骨干的经历,并且年龄和学历上有限制。优秀士兵保送入学的名额比较少,即使满足条件也不一定能选的上,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优秀士兵保送入学】

第二,士兵通过考入军官院校可成为军官。大部分的战士都有过军校梦,但真正能够实现的却寥寥无几,因为不仅招录的名额少,光一个文化考试就刷掉了一批人。况且现在的考学越来越公平和透明,真正具备实力或者学习确实很好的战士值得一试。同时要注意,考学不仅要考文化科目,还会对军事技能进行考核。
【喜圆军校梦】

第三,无论士官通过哪种途径成为军官,其发展都会因为年龄和学历受到限制。现在的年轻军官基本上都是通过高考进入的军校,毕业后到部队直接任副连职排长。这样的干部年轻化,高学历化,且思想和认知不同。相比之下,通过提干或部队考学的军官,就显得年龄大,学历不高,基本上到了副营就转业。但他们的优势是对部队比较了解,更容易走进兵的内心世界,更知道兵需要什么,更会带兵。
【军官以身作则带兵】

总结:想要成为军官是很难的事,要么你学习好,可以考军校。要么你在部队表现特别优秀,做出过突出贡献因功提干。但无论如何,都不要忘记"兵"才是最基本的。

注:文中图片均采集于网络。另本人在部队服役十二年,对部队有一定的了解,欢迎各位家长和战友关注咨询入伍当兵,考军校转士官和士官转业等问题。

我儿子,当兵第一年,学的开坦克,现在又去上骨干学校了,还有机会考军官学校吗?

我是岭南通途,我来回答!

小孩当兵第一年就学开坦克,现在又上骨干学校,是否还有机会考军校?从你小孩的经历来看,应该是属于部队想培养的种子选手,要不然一般人是没有机会在第一年就学坦克驾驶的,因为这个岗位技术性很强,干到三期四期问题不大!想考军校肯定是有机会的,只要自己在第二年和第三年报名就行!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一起交流一下!


一、能在当兵第一年学坦克驾驶很厉害

可以说这当兵的第一年就能够学坦克技术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头,坦克的驾驶员岗位可以说技术性技能性是非常强的,一个好的坦克驾驶员不仅仅要会开坦克,还要会修坦克底盘,还要会修理简单的发动机故障,还要会应急的抢修,可以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坦克驾驶员,最少需要5~6年的时间。


所以说能够在当兵的第一年就确定自己的岗位是坦克驾驶岗位,说明单位对这个人还是非常重视的,同时肯定是把它当做留队的种子选手来培养的,要不然一般的新兵是不会放到坦克驾驶这个位置上面去锻炼的。

如果能够到坦克驾驶员的岗位去工作,我建议还是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机会,好好的把驾驶员的技术技能学到位,好好的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可以说在坦克驾驶员的岗位上面,只要自己确确实实把本事学会了,把技术技能锻造过硬了,留队到四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二、去学校学习驾驶技术是难得的机会

坦克驾驶员,我前面也说了,技术技能性非常强,除了在单位对他进行传帮带以外,通常坦克驾驶员还会被选送到士官学校进行培训和学习,只有在士官学校或者是专门的基地才能够学到全面系统的坦克驾驶技术和坦克维修技术。

能够去士官学校或者是专门的训练基地进行坦克驾驶的学习,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在这里你能够认识到更多的坦克驾驶员,能够向更多的老班长请教,能够学习到更全面,更系统的知识。

所以有幸能够去学校或者基地去学习坦克驾驶技术的话,我认为还是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坦克驾驶是分等级的,从一开始打到最后的特特级,可以说每一个等级的考核都是非常严格的,并且等级越高,对于以后的长期留队帮助越大。


三、在部队考学需要哪些条件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在部队考学需要哪些条件,在部队考学,是在当兵的第二年和第三年,符合条件的人可以报名参加考试,部队的考学其实和地方的高考是类似的,只不过部队的考学只能报考军队的院校。

部队考学总地来说就这么几个简单的条件,第一个是拥有高中或者同等效力的学历,第二个就是年龄不能超过22周岁,如果是高校毕业生或者是少数民族的,可以放宽一岁,也就是说可以放宽到23周岁。

可以说考学的基本条件并不难,对于大多数现在入伍的士兵来说都是符合条件的。


四、部队考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想要在部队参加考学,同时想要能够考上军校,有这么几个问题还是要注意把握的。

首先第一个毫无疑问,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学习成绩。因为部队的考学和高考是类似的,最后你能考上什么样的学校,就是看你的考试成绩怎么样。

难度可以说并不比高考难多少,当然也就是不比高考简单多少,所以,想要考上好的学校,想要考上军校,就必须要好好学习,必须把自己的文化课不能落下,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在别人娱乐的时候,你必须有很强的自控力,用这些时间去学习,去复习,这样才有希望考上军校。


第二点要注意的就是考学可以报考军官学校和报考士官学校,当然这个能考上什么样的学校,最终决定于你考学的成绩怎么样。

有幸能够考到军官学校,那么毕业以后就是军官,考到士官学校以后毕业就是士官,对于以后长期留队非常有帮助,士官学校毕业的士官可以说留队到四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完全可以朝着五期的方向努力。

第三点就是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表现,自己在连队表现的怎么样,可以说决定了连队对你的印象,连队最后同不同意你去报考还是有很大的决定权的。如果你自己天天赖唧唧的,什么都不干,什么都干不好,那么你也就没有希望去考学了。


五、想要在部队长期发展要把握的几点

最后我还是想再讲一下,如果想要在部队长期留队常干需要注意什么问题,需要把握什么原则。我在前面的很多问答和文章当中也进行过专门的分析,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翻出来好好的看一下。

第一点就是要注意走技术技能岗位,这个我在前面也说了,坦克驾驶员这个岗位说实话还是很好的,只要你自己把这方面的技术学会了,那么留队到四期问题是不大的,因为坦克驾驶员培养起来真的很不容易,它的技术性很强。


第二点就是要注意把握住当兵第二年和第三年考学的机会,考学的机会可以说就相当于比别人多了两次参加高考的机会,只要你能把握住其中的一次,不管是考上军官学校还是士官学校,录取以后在部队长期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并且考试是最公平的,你能考的怎么样就是怎么样。

第三点就是要注意发挥自己的正面导向作用,在任何一个单位,不管你在哪里工作,你如果是一个负面的人,你迟早会被辞退,所以说在部队工作也是一样的,一定要注意发挥自己正面积极的作用。


第四点就是要注意自己的素质要全面过硬,也就是说所有的考核都必须合格,不能够有明显的短板和缺陷。

以上是本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想了解更多知识,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

如果大家有想问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问题进行专门发文回答。

在部队派去学习有前途吗?

我是岭南通途,我来回答!

部队很注重培养人才和骨干,各单位每年都会派出一部分人员到各个地方学习,这样可以更加系统掌握相关的技能!总体来说,单位能够派你去学习,说明单位还是想给你机会,重点把你培养成为骨干的。当然,培训也分为很多,不同的培训有不同的效果,有一些培训甚至对以后的发展很关键!下面我列举一些情况,希望能够帮到题主!

一、预任班长集训

预任班长集训,顾名思义,就是培养未来班长的培训,把各单位为来当班长培养的苗子集合到一起,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军事素质和指挥能力。

这个集训含金量还是可以的,毕竟在连队很少有机会全面系统的学习到那么多军事科目,在集训的时候可以好好提升自己的素养!

二、专业骨干到院校学习

这个主要是把单位要培养的技术骨干选送到院校进行学习培训,一般都是连队考虑适合长期留队的人员才派去,这种培训机会难得,连队也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现在基层单位装备更新换代快,对专业骨干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懂技术很难玩的转,所以培养技术骨干始终是关系连队长远建设的大事,一个专业的技术骨干,能够带出一批人才来,这个培训含金量想当高,基本上连队能够派去学这个,就是考虑让你长期留队了,甚至一些单位要求这些骨干参加培训前还要先写留队申请书,毕竟这么好的机会要留给愿意长干的人!

三、比武集训

每年部队都会举行各种大比武,各单位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会将整个单位的精英骨干集合到一起搞集训,集训完进行考核,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去参加上级的大比武!

这个集训对个人能力素质要求非常高,参加就是为了拿名次的,训练对个人的提升和成长进步也会很明显!在集训队会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各种专业科目的学习,虽然很累压力很大,但是也绝对是进步最快的时候,并且代表单位去比武,拿到名次年底立功的板上钉钉的事!对于以后的成长发展进步很关键!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和理解,外出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宝贵的,也会对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打基础作用,如果有机会外出学习,一定要好好珍惜!

谢谢阅读!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

什么是甲类集团军和乙类集团军?

原则上其实并没有“甲类集团军”的称谓,它是对之前“甲种军”番号的沿袭和俗称,并非军方正式编制名词。而在军史上首次正式出现甲种军的编制,要追溯到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1945年,随着美援武器装备大批到来,重庆军事委员会决定编组“三十四年式甲种军”,用以作为对日反攻的主要突击力量。



当时所谓的“甲种军”,就是借鉴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的新一军和新六军之成功经验,选择一批战斗力较强的嫡系部队进行升级改造,首批入选的有六个军:第5军、第13军、第18军、第73军、第74军和第94军,也俗称为“全美械军”。可以发现,这六个军中有两个隶属于王耀武第四方面军,可见老王当时的如日中天。


甲种军倒不是增加多少兵员(但确实很充实),而是以新一军和新六军的编制、配置为参照(毕竟这两个军战果辉煌),重点加强军直属部队的建设和作战单位火力配置。其中军直部队加强到:一个105mm榴弹炮营、一个工兵营、一个通信营、一个兽力输送营,以及军部特务连、搜索连、辎重团等杂七杂八的单位。



如此加强下来的军直属部队兵力即已高达5390人,军辖三师,各师也重点强化了直属部队,包括一个75mm山炮营、一个工兵营以及搜索连、通信连等等,使每师编制人数达到10793人(在抗战末期这已经是很高的数字了)。因此,三十四年式甲种军的全军兵力接近38000人,普遍配备了美式冲锋枪、轻机枪和步兵伴随火器。


之所以命名为“甲种军”,还意味着这些部队可以优先得到武器弹药、军需物资和补充兵员,从而维系其战斗力的强力存在。不过后来因为美援武器不足,以及狼多肉少,第二批入选的六个“全美械军”就差点意思了,后来干脆出现了“半美械军”,根本达不到初定的甲种军标准。



当然,此时也就不存在什么更高一级建制的甲种集团军,因为按照惯例,甲种军的名额或者美械武器数量的分配,肯定是各战区各派系“雨露均沾”,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现兵团级的优先编制。而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都是不那么正规的,所以也谈不上什么分类,唯一的区别 ,那就是战斗力和战斗作风了。


直到建国以后,经过正规化建设和不断的演变,到了七大军区和18个步兵军时期,才正式出现了“甲种军”的内部称谓编制,即遴选曾经战绩辉煌和作风优良的部队,承担着作为精锐战略机动力量的任务。当时入选的有七个军,每军各辖三个师(甚至更多)以及若干直属旅,比如第27军、第38军、第54军等等。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还是沿袭军改之前的番号为好,其实在那个时代出现“甲种军”编制更多是一种无奈,即在经费和新式装备数量不充足的情况下,优先满足若干战备值班部队。比如这七个甲种军中,就包括全军仅有的三个重装军。既然这七个军被定位甲种军,那么其它就是乙种军了,在我军推进合成化的进程中,这些军再升格为诸兵种合成的“集团军”。


但是在完成集团军的改制以后,甲种军的称谓其实已经不复存在,军迷们只是习惯上将由原来甲种军升格而来的集团军再沿称为“甲类集团军”,并不是很准确很专业。尤其是军改以后,原18个集团军再被整合为13个,作战序列已经有了很大的调整和变化,再加之经费和新装备的大为充足,集团军之间的实力区别不再那么明显,也就没什么甲、乙之分了。


当兵七年,部队说要签三期是航母兵,怎么样?

当兵7年,是否签三期,给你的建议是签三期接着干。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一期到二期基本顺签,但是二期到三期就有点难度,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涉及到退役后是否由国家安置的问题。《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规定服现役满12年复合国家安排工作条件,而三期士官服役期满正好是12年,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时可以选择由政府安排工作,相比之下的二期和一期因为服役年限不够12年就不符合这个条件,不能由政府安排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在部队由二期转三期比较难的原因之一。


建议签三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服役的兵种是海军。海军里的技术兵种相对较多,中高级士官的名额也比较多,干满三期后转四期甚至五期六期的机会都比较多。此外,又是在海军里的航母上服役,想想这是比较自豪的,因为我国目前的航母也就两艘,能在航母上服役肯定是部队对你能力的肯定。对个人来说,在航母上也会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对个人的人生规划都有一定的帮助。


既然部队说要签三期了,肯定是部队需要这样的人才,部队想留住人才。并且在航母服役,从待遇和发展来说都很好,所以建议继续签三期。

“刺头”为什么在部队如此受欢迎?

有本事是基础。正事儿办得漂亮,刺儿头还可以。光刺头不行。我们那以前有个山东兵,人高马大像老外。就是个典型的刺头。可人家单双杠干到8练习。专业比武包冠军。体力超人。干活通宵干趴所有人。就是时不时犯毛病,伙食不好把炊事班长给揍了。跟别人口角,把人扔到水沟里。干完立刻去领导处检讨错误。领导啊还一个劲的劝,唉呀,别往心里去,你揍了谁?我来跟他谈淡。[灵光一闪]

初到部队怎么当好排长?

这个主要分两种情况来看,第一种就是高考的时候考上军校,然后四年后毕业分配到连队;第二种就是士兵提干上去,然后培训完成之后回来担任排长。这两种情况差别非常大。

高考上军校,毕业之后分配下连如何当好排长!

1、虚心向老兵学习,不能摆架子,军校四年下连,虽然下连是排长中尉,享受副连长待遇。但是兵龄才四年,在很多老兵面前,排长就是一个新兵蛋子,而且刚下连,你对这个排的情况一点都不清楚,很多问题最好是要请教老兵,特别是在排里面有威望的老班长,这样你能少走很多弯路。

2、能力提升,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手底下的兵服你,你必须要拿出真本事,军事素质必须要强,不然这个排你带不好,也带不动。当时我在部队的时候,我们排长这能力跟一个新兵差不多(军事能力),五公里刚合格、百米不合格,引体向上勉强及格,武装五公里需要别人给拉着跑,不然就全连倒数,拖后腿。在排里基本没有一个老兵听排长的话,所以当时给我感觉是,在排里不是排长说了算,而是一个三期老班长说了算。

3、走进士兵的生活,虽然排长是跟士兵住在一个班,但是没有融为一体,这就需要排长多了解底下的兵。自己事情要自己做好,不要指派新兵帮你做这干那,你刚下连,你级别还不到,没有跟兄弟们同甘共苦,谁能信任你,所以要多参加士兵的活动,哪怕是周末的时候一起打打篮球,或者是挖战壕的时候,主动帮助手底下的兵,关心自己的兵。

士兵提干培训完之后,回来担任排长

注意管理的方式方法,不能过于简单粗暴,这样的排长能力都是非常强,不然也是不可能被提干,而且更了解官兵的生活,毕竟自己是过来人,知道每一个阶段的兵,都有什么样的问题,能够更好的带领和管理好本排的士兵,但是管理方面基本都是,不行就练,很少跟你讲道理,开长时间的会议。当兵的时候就有一个士兵提干,后来下连一直从排长到连长,他个人能力非常强,十几年的老兵都非常服他。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