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的工作职责是维护治安秩序、化解矛盾纠纷、管理实有人口、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等
网格员其实指的就是驻区的社区民警。而网格指的是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个网格都有七类人员,分别是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督导员、网格警员、网格党支部书记和网格司法力量和网格消防员。他们分别负责网格内不同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事务。
主城区网格员:采集录入人口、房屋、事件等各类基础信息;及时排查上报矛盾纠纷、不安定因素、不安全隐患等各类动态信息;开展法制和治安防范宣传;服务帮助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协助社区及相关部门救治、管控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协助公安、司法行政部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进行帮教和管控;为群众代办相关部门延伸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协助社区开展其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完成上级综治部门和网格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农村新社区(村)网格员:主动开展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及时排查上报跨两个以上社区(村)的较大矛盾纠纷、较大不安定因素和不安全隐患等各类动态信息;采集人口、房屋、事件等各类基础信息;定期开展法制和治安防范的宣传;服务帮助农村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协助社区(村)及相关部门救治、管控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协助、公安司法行政部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进行帮教和管控;为群众代办相关部门延伸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村庄环境整治、科技服务、农技咨询等服务工作;协助社区(村)开展其他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完成上级综治部门和网格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首先说明,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不值得干。
下面我简单解释下什么是社工和网格员以及他们的工作内容,重点说下为什么不值得干的原因。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在实际从事工作方面基本没有区别。
那到底什么是社工和网格员呢?简单点说,就是基层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招聘的到社区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
注意,是劳务派遣人员,劳务派遣,没有编制,这里要划重点。
一句话概括,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从事的工作,即所有与社区、村居有关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人口普查、环境卫生整治、人员信息摸排、问题调解、相关政策咨询等等……
另外,极大可能要参与乡镇政府与街道办事处的其他工作,比如安保维稳、防火防汛等等。
1.待遇很低。对于多数人来说,工作最重要一点就是赚取劳动报酬,而社工、网格员的工资待遇是非常低的。以我所在的地区为例,社工、网格员的工资待遇,不足事业编、公务员的一半,年总收入约事业编、公务员的三分之一。
比如,我们事业编的月到手收入为4500元,而社工的月到手收入仅为1950元;事业编每月公积金为950元(单位+自己共计),社工无公积金;其他绩效之类的收入,社工一律享受不到。如此低收入,甚至不如随便找个公司当个文员、不如去做个房产销售……
2.接触的人群、从事的工作,并不能对自身能力有多少锻炼。
社工、网格员接触的主要人群分为三类
①同事。了解情况的朋友基本都知道,现在从事社工、网格员的,主要分三类人,一是自己有副业或者其他收入;二是家里不差钱,随便找个工作干着,不在乎收入多少,交个保险就行;三是确实没有或者找不到其他好工作,要么骑驴找马,要么得过且过。作为社工、网格员,你接触的同事都是这些人,你会收获到什么呢?
②工作对象。社工、网格员的工作对象更不用说了,都是村居、社区群众,有空和你交流的群众,主要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时间多的大爷大妈,一种是有问题需要你协调解决的。
③基层政府、办事处工作人员。这些有编制的人,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对社工、网格员这种劳务派遣,心里是很轻视的。这条歧视链是一直存在的,公务员歧视事业编歧视劳务派遣。
至于从事的工作,上面已经说过了,就不重复。就接触的这些人、这些事,能提高什么能力?唯一的就是沟通协调吧,但是沟通协调,你找个什么工作不能提高呢?
3.负能量多。负能量来源有二:一是群众,大量问题需要你协调解决,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很多负面情绪,甚至有可能被部分不讲理的谩骂;二是乡镇政府、街道办压下来的工作,当面对他们源源不断压下来的工作,部分节假日、周末的往下安排,很难有人没有负面情绪。
4.工作辛苦。
往前几年追溯,社工工作还是不错的,虽然赚钱不多,但是比较轻松,工作没多少,也好处理。
但是现在和以前的情况大不相同了。随着社会网格化治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各项工作也接踵而来,比如创建卫生城,基本都压给社区了;再比如这两年的疫情工作,摸排人员信息全部由社工、网格员负责,村居、社区值守同样是社工、网格员冲到一线;再比如第七次人口普查,同样是社工、网格员去统计……太多太多这种工作了。
有的年轻朋友可能觉得,先干着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然后在职备考公务员、事业编,考上就辞职走人。想法是好的,但是,复习时间难保证,遇到个好领导,可能上班时间能复习复习,遇到不好的领导不让上班时间看书,那想考走就更难了。
我一个朋友是社区工作者,跟我吐槽过他们的工作,基本是顾不上家,经常加班,这是他和我的聊天内容。
5.体制机制不完善,或者说技术手段不到位。网格员原本是基于大数据,协助城市管理的,但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大数据系统仍停留在初级阶段,跟不实习不了全覆盖。而一旦实现不了全覆盖,就意味着工作会有漏洞、有盲点,就需要网格员们用人力去填补漏洞,但是又做不到精确查找漏洞,只能大而化之进行重复性的全面摸排、统计等工作,需要网格员做大量的重复性工作。
6.毫无发展前景。社工和网格员是没有编制的,意味着永远不能提拔进步,工资待遇基本只会随着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另外,现在很多地区社区书记都是由组织部门选派的镇街干部担任的,想当社区书记都没有机会。顶多,个别省份对社工考编有点政策,比如提供个别岗位(目前了解的仅辽宁有此政策)。
1.组织结构:
网格员的组织结构是这样的:网格中队属于街道,一个街道下面分为N个社区,每个社区一个网格中队,每个网格中队分为N个网格,每个网格原则上配一位网格员(有时候人员不够一个网格员会管理多个格)。
一个网格中队可以分为多个小组,五到六个网格员组成一个小组,其中一人是组长(组长一般是男性),组长上面是副中队长,副中队长上面是中队长,中队长上面是网格站长。每个中队还配一名督察员,工作是督查网格员工作是否做到位。还有几名电脑员(一般是女性,可以理解为内勤,工作内容和企业中的行政相似)。
每个网格大概涵盖了几十栋楼房和几百到上千人再加上一些商铺和企业。
2.工作内容、流程、时间、薪资待遇和福利
本职工作内容是人口登记和房屋登记,再加上领导接过来的别的工作,比如发宣传单,比如检查消防安全等等。变相分担了一部分居委会、派出所、社区的工作,这个职业有点像万金油。
网格员要联系所有楼房的房东、租客、企业老板、商铺老板的微信,时不时沟通工作。
(ps:疫情期间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镜给人量体温,做记录,写台账也是网格员干的活儿。)
一天的工作流程是:按时到办公室,打完卡,换上制服(制服和警察制服有九成相似,衣服颜色也是蓝色,除了手臂的徽章写着“网格员”),坐在座位上整理资料,大概半小时后,每个人听自己组长的召唤,戴上工作证,出外勤。
出外勤方式:走路、开自己的车、乘坐公车(单位公用的四面透风的电动巡逻车)。
要求出外勤走访必须两个同事一起,不能单独一人,一般是男➕女、男➕男,为了网格员的人身安全着想,基本没有女➕女的组合,到达自己负责的网格后,拿出单位发的安卓工作机,开始上楼(或者走访商铺、或者走访企业,看自己安排),一户一户敲开门,基本术语是“你好,我是负责房屋登记的网格员,来核查人口,请开门”、“打扰了,谢谢配合,再见”等等,顺便帮住户把防盗门关上。一般上午就这样出外勤到11点,打道回府。
工作时间:
分为白班和晚班,每天上午工作3小时不变,下午工作3.5小时或者晚上工作3.5小时,全天工作时长6.5小时,双休。加班有调休,加一天可以调休一天,三天以内的假期领导很快批准。
薪资和待遇:
员工基本是和派遣公司签订合约,即作为第三方派遣,一份合约为3年。合约到期视情况而定。
工资分为基本工资+绩效1500元+住房补贴+伙食补贴(绩效就是每个月督查员和你一起出外勤一次,看你有没有漏登记人或者登记信息错误,督查后给你打分,分数太低扣钱),工资按学历划分,大学本科学历的基本工资比大学专科学历高1000元。五险一金都是按照最高标准缴纳的。一般每个月扣掉五险一金和伙食补贴,工资到手不定额,大概4000-6000多的范围。
福利:过节会发500的过节费,和工资一起发,结婚怀孕有假期有奖金,平时不定期发东西,小到杯子、口罩、中性笔、米、油、牛奶,大到u盘、雨衣、雨鞋、雨伞、防晒衣等。
哦,对了,没有食堂。
3.工作氛围和上升渠道
没有上升渠道,大家本质上只是工具人。没有竞争,只有合作。
同事们都嘴里骂着这工作太操蛋了,成天帮别的机构比如警察局社区干活,要离职要离职,一边兢兢业业干好活。很矛盾吧?不过一般口口声声说要离职的人,不会真的走。
人在其中,注意不能被影响心态。
这份工作适合:
一、未婚的、刚毕业的年轻人,作为刚进入社会职业规划的缓冲和跳板
二、已婚的有了孩子需要照顾孩子的母亲
三、住在附近、家里拆迁、有房租收、不愁吃喝,只想找一个朝九晚五工作赚点零用钱的拆二代
四、不缺钱只想留在家附近的的本地三十多岁的青年人
4.如何获得网格员招聘消息?报考资格?流程?
招聘信息渠道:深圳政府网站、各类招聘公众号、遇到网格员顺嘴问一问最近招不招人、你在街道办有熟悉的人等等,你绝对不可能在boss直聘、猎聘网等社会招聘网站上看到这类招聘信息。
报考资格:大专及以上学历,35岁以下(退伍军人可以放低到高中毕业)
考试时间:不固定,什么时候缺人了,领导一拍脑门,那就招人吧。可能一年有两三次机会,也可能两年也不招聘一次。
考试内容是:笔试➕面试,笔试时间一个半小时,考试内容是《行测》,100道选择题
流程:网上报名-参加笔试-笔试通过,参加面试-全部通过,和派遣机构签署合同-正式上班 ,走完全程可能需要一两个月。
上班后的新人会被分配到各个网格中队下的各个小组,让小组里的老网格员带着熟悉业务(一般是被组长带着)。
之后就是发工作手机、拍摄证件照,发工作牌,发制服,发黑色皮鞋,发办公用具等等。对了,除了电脑员,其他人都是没有电脑的。工作机器里有专用的工作app,只能内部下载,内部登录。工作机器千万不能丢。
网格指的是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网格内有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督导员、网格警员、网格党支部书记和网格司法力量和网格消防员七类人员,分工承担网格内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各项事务。
网格员就是驻区的社区民警。只不过公安分局根据区域内的人员情况、社会治安复杂程度将区域划分成网格。平均每个社区划分成3到5个网格。 网格内有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督导员、网格警员、网格党支部书记和网格司法力量六类人员,分工承担网格内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各项事务。民警主要承担治安秩序维护、矛盾纠纷化解、实有人口管理、便民利民服务等任务。
有区别!首先给你理下关系,社区工作的分为:社区“两委”(也就是居民选举出来的一般为5-11人)、社区工作者(就是通过社区上级统一招聘的,我们这面一般都是区社保局统一招聘,下放到社区使用)、网格员(所属政法委统一招聘,属于综治)。社区日常一般社区“两委”和社区工作者但决定性工作,比如社区建设所需经费、社区社会组织成立人员推荐,社区“两委”人员具有决定权和表决权,社区工作者不具有。网格员就是万金油,一般300-2000户为一个单位,主要是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简单纠纷。
下一篇:七大员一次能挂靠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