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八路军一共多少人_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个连有多少人

内容导航:

  •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个营大约有多少人,一个团有多少营.
  • 八路军一个排,连,营,团各是多少人?
  • 抗日时期,八路军的一个团有多少人
  • 抗战时期八路军总共有多少人
  • 一、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个营大约有多少人,一个团有多少营.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编制是很混乱的,团一级就有“大团”、“标准团”、“小团”的差别

    一、标准团

    八路军主力部队一个团(大团和小团之间的比较标准的团)为例,三个步兵营,一个步兵营下设三个连,连三个排,排三个班,每班8-12人,一个团有1500人左右;

    主力团,排有轻机枪,有的班就有轻机枪,连有重机枪掷弹筒,营有迫击炮班;团有炮兵连,几门步兵炮;以这样的装备和人数规模,对付一个标准的日军甲级师团的1100人的大队,在枪炮配置上可能差别不大,但加上八路军弹药、训练和单兵素质等因素以及日寇的快速增援能力,肯定还是处于明显的劣势;但在华北的日军师团多为丙丁级师团或独立旅团,每个大队也就五六百人,如果地形有利,准备充足,用伏击战、围点打援等战术,劣势应该不是很大,再以集中优势兵力原则,以三个这样规模的团,与其作战,应该有胜面。

    二、大团

    典型的“大团”编制为3营12连(若含团直属连队和特殊兵种则可达到17、18个连),人数达到2000-3000人。这种大团主要是因为抗战初期为应对国 民 政 府压缩八路军编制而形成的办法。

    三、小团

    为适应敌后游击战需要而形成了“小团”的灵活编制,专为对付日军守备部队:

    即一团只有五个大连;一个大连有三个大排,每排除了三个步枪班之外,还有一个机炮班;机炮班有一挺轻机关枪,有一门小炮儿,这小炮儿就是掷弹筒。这一个连就有一百三十人,五个连再加上团一级的指挥员和少数的工作人员,总共有七百来人,把团的直属队和营一级的组织全都取消了。所以这就变成了小团大连。

    二、八路军一个排,连,营,团各是多少人?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国共合作的相关规定,在1937年中国共产党改编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而成。同年9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下辖三个师。改名后,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命令称第十八集团军外,中国共产党习惯上一律自称称八路军。

    八路军曾在抗日战争中参与平型关等战斗,同时在日本占领区内发动民众一同并设立根据地,进行游击战,打击日军和伪军,并和国民政府军及其他地方武装在合作的同时也不时发生摩擦、冲突。八路军参与的最大规模游击战是于1940年发动的百团大战。至1945年8月,八路军已发展到90多万人。
    194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八路军和其他共产党的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三、抗日时期,八路军的一个团有多少人

    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营具体人数不详,不过大概一个营有800人。

    抗战初期,国民革命军(包括八路军在内)一个满员营有800人以上,日军一个步兵营(大队)有1000人以上。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营级部队都是团级部队缩编的,所以营部有团部规模的编制,要比其他国军编制大。

    军队的营连编制有多种形式,包括三连制,四连制,五连制。三连制营下辖三个步兵连,四连制营包括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或机炮连,五连制营包括四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或机炮连。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实行四连制营,到蒋介石引进德国顾问后,国军实行五连制营。

    营长职责

    营长和政治教导员同为全营人员的首长,共同负责全营的工作。营长对全营的军事工作负主要责任,履行下列职责:

    (一)了解和掌握全营情况,根据上级军事工作的指示、计划和要求,制定落实的具体措施,领导部属贯彻执行;

    (二)领导全营的战备工作,落实战备措施,指挥全营完成战斗任务;

    (三)领导全营的军事训练,组织落实训练计划,保证训练任务的完成;

    (四)教育和带领全营贯彻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严格行政管理,遵纪守法,严守秘密,预防各种事故、案件;

    (五)掌握全营的军事实力,做好兵员和装备管理工作;

    (六)教育培养所属军官和班长,不断提高其军政素质和业务能力;

    (七)管理好伙食,关心部属的物质、文化生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八)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以上内容参考:

    四、抗战时期八路军总共有多少人

    八路军的编制随着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差异很大。仅说一下正常状态下的连级编制。
    前期八路军整编为115/120/129三个师,这段时期内采取正规军编制,每连人数大致在100-120人之间;
    后来115师挺进山东,获得山东地区丰富的人力补充,每连最多时达到了150-180人;而同时期的120/129师由于面对日军形式较为严酷,加之山西当地的特点,连级编制人数缩水,大致在80-100人左右;
    延安提出“精兵简政”之后,一线战斗部队进行过缩编,有些部队只保留50人左右的精干力量,但是可以很快进行扩编。这段时期相对特殊。
    五一大扫荡之后,为了应对日军频繁扫荡,大部队编制十分不便。因此八路军采取了“小团”编制,团人数约在600-800人之间,团下不设营,直辖几个连,此时每连的人数又恢复到100人以上,以连作为基本战斗单位。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