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春运是国内的一大特色,乘客说自己累,那是回来的累,但心里很高兴,然而乘警,乘务员确实职责所累,我想尤其是春运时期,他们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应该为他们点赞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
谢邀,非常忙,安全问题抓的很严,平时闲着的部分老绿皮车也参与了春运,老车上的电,水,厕所,门,窗,热水炉等都要严格检查维修,完全没有问题了才能上客。各部门工作人员紧密配合,加班加点。
铁路公安是伴随着我国铁路事业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个警种。铁路公安的成长史就是铁路事业的编年史,梳理铁路公安变迁史,可以清晰了解铁路公安如何从职工变为公务员、铁路公安局如何从铁道部一个内设局到企业管理局再到公安局直管局演变的全过程。
以时间为线索,铁路公安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铁路公安成立初始时期
新中国出现铁路公安最早始于1949年。当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组建铁道部公安局,作为铁道部内设机构,铁路公安身影逐步走入大众视野。1953年,公安部成立交通保卫局(十局),铁路公安局被并入公安部交通保卫局。彼时,铁路公安人员多数以部队转地人员居多,融入部分退役军人、铁道部干部职工,没有所谓的公务员说法,都是吃公家饭的,身份只能算公家人。
2、交通部、铁道部频繁转隶时期
铁路公安成立后经过铁道部到公安部的转隶,运行了十七年,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70年,国家机构改革,铁道部、交通部合并为交通部,铁路公安又从公安部转到交通部,挂牌交通部公安局牌子。机构分分合合,1975年,国家又重设铁道部,铁路公安又从交通部转隶铁道部重新组建铁道部公安局,名义上挂公安部十局,实际上委托铁道部管理。铁道部随后在各铁路局设置铁路公安处,在各铁路分局设铁路分局公安分处,实行垂直管理。
随后十多年,铁道部频繁对铁路公安系统进行公安,先是将各铁路公安处升级为铁路公安局,随后将铁路公安局列入所在省市公安厅局序列。铁道部还尝试在各铁路工程局设立铁路工程公安处,后逐步改制从公司剥离全部纳入铁路公安局管理。
这一时期的铁路公安变化相对频繁,身份和成立初始阶段类似,同样不存在公务员的说法。
3、铁路公安局正式转公务员时期
2009年10月,铁路公安局迎来大变革。
经中央批准,铁路公安局、铁路公安处及铁路公安所(队)从铁路运输企业全部剥离,一次性纳入国家司法管理体系,人员编制纳入国家政法专项编制,经费由各级财政保障,民警转为国家公务员,独立于铁路企业,行使国家公权力。
从这一年开始,铁路公安正式纳入国家公务员序列,进入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此后,铁道部公安局逐步正规化,铁道部公安局按照正厅级设置,各铁路公安局设置副厅级,铁路公安局下设铁路公安处设置正处,铁路公安处下设铁路分处按副处级规格设置,车站派出所、车站公安段则按正科级规格设置。
2012年铁道部取消,行政职能收归机关成立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营运职责由新成立的铁路总公司承担,根据国务院授权、公安部委托代管铁路公安局。但其机构列入公安部内设机构序列,由公安部和铁路总公司双重领导,以公安部领导为主。
4、铁路公安局正式纳入公安部管理时期
2018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行业公安机关管理体制调整工作方案》,按照“警是警、政是政、企是企”的要求,将铁路公安、森林公安、交通公安由双重领导调整为公安部领导。2019年,公安部正式组建铁路公安局(公安部十局),撤销铁路公安局,铁路公安系统不再实行双重领导,改由公安部垂直管理。
2020年4月17日起,铁路公安统一更换“铁路”胸徽。铁路公安由原先的“铁道”变“铁路”,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
铁路公安的机构设置分四个层级。
第一层级:公安部铁路公安局(公安部十局),统筹全国铁路公安工作。
第二层级:各铁路公安局,负责辖区铁路公安事务。
第三层级:各铁路公安局下属铁路公安处,负责片区铁路公安工作。
第四层级:车站派出所,负责各站所治安管理。
级别从大到小依次是正厅、副厅、正处(副处)、正科。目前,全国18个铁路公安局现有72个铁路公安处若干个铁路派出所。
铁路公安毫无疑问是公务员,其各项经费由地方财政承担,业务由公安部统筹。由于是公安部垂直管理单位,要进入铁路公安必须参加国考,而非省考。因工作需要,铁路公安可以与地方公安交流使用,但受交流渠道等因素影响,现实中铁路公安与地方公安的干部交流并不多。这也是铁路公安目前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
感谢邀请,这个怎么说呢?我先就谈谈我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吧!据我了解火车司机应该和其他时间强度相当吧,因为铁路也算是半军事化管理,所有司机应该最不行也得保证休息时间充足,其他相关人员劳动强度会大,我感觉最大的还是列车员和车站的一系列工作人员,比如售票检票,人流密度加大势必会增加工作量的啊,还有我们工务电务供电等一线工人,拿工务来说,高铁基本天天有点 ,都是检查设备状态,必须确保设备不出半点差错!真的很辛苦,在此机会我也向所有奋战在铁路一线的各位同伴说声辛苦了,如果对铁路服务有不满意的地方也希望广大旅客朋友能多多理解我们,谢谢
好久没做头条回答了,看到跟自己本职业有关的话题,进来聊聊。
我们家,到我这,算是第四代铁路职工,我老爷爷那时候是在建国前,没有什么铁路工人身份啥的,那个年代,活着就挺好了,铁路职工基本就是一农民工!
我爷爷是1950年就业铁路,在机务段的外勤车间,那时的铁路职工收入很低的,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缘故,铁路的微薄收入却能够养活一大家子人。在1978年,我父亲顶替我爷爷入职铁路,也是在机务段,干了一辈子机车检修,今年65了,退休工资大概四千多一个月,我妈也是机务段检修车间退休,也是在1978年顶替我姥爷就业铁路的,由于工龄并不长(1978年就业,2006年退休),现在的退休工资也就三千多一个月左右。
我呢,受父辈的影响,于1996年考入铁路技校,1999年毕业后入职车辆系统,到现在工龄20年了,工资收入平均下来大概一个月六千左右吧,我对象也是铁路职工,工资收入跟我基本上差不多!
个人情况就简单介绍到这,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1,工作稳定。入职铁路,最起码一个铁饭碗算是基本到手。只要在工作上别犯致命的错误(例如4.28大事故)之类的,基本都能平稳退休。
2,收入稳定。铁路职工每个月十七八号开工资,不用担心工资拖欠。收入虽然不高,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温饱还是没任何问题的。
3,医疗保障。铁路在职职工的医疗补贴很完善,医保目录内的费用,路局的二次报销和段的三次报销,基本覆盖了医疗花费,最终个人承担的,也就2%-5%之间。当然,视各路局情况不同。
4,五险一金。铁路的公积金是按年收取的12%缴纳的,养老也是按照实际收入缴纳的。济南局1999年以后就业的,由于没能享受福利分房,所以有房租补贴。在此基础上,还有企业年金的储备,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种福利。
总的来说,铁路职工的保障挺全面的,最基础的五险一金+补充医疗+直系亲属补充医疗+大病补充医疗+房租补贴+企业年金。
再来说说缺点
1,晋升难度较大。铁路内部的人脉环境比较复杂,有关系的晋升会比较顺利,其他的,除了能力还要看你会不会做人!
2,基层职工工作压力太大。在工作期间会面对各种监控设备、录音笔、行车设备、GSM手机等,各种学习、考试、培训、检查等等数不胜数、应接不暇!
3,管理相对落后。在铁路,领导基本靠说、管理基本靠罚。其实,检查组的压力也很大,因为他们有扣款任务。所有的规章制度基本都是对应处理等级和罚款金额的!
4,工作时间不好。在铁路上班的,估计大多数都是倒班,有上24休24、有三班倒、有四班倒、有上三天休三天、或是上几天就休几天。大多数工种(特别是行车口)都面对熬夜的情况。
5,劣币驱逐良币的国企通病现象比较普遍且难以改善!
可能会有很多人说铁路这不好那不好的,其实,每个单位、每个工作,都有各自的利弊,适合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