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奇涵(1897年-1981年),号圣涯,江西兴国县坝南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赣州府中学堂毕业后,投笔从戎,入护国第二军讲武堂学习。历任赣军排长、连长、代营长。期间,他追随孙中山,先后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和镇压商团叛乱的战斗。1925年初进入黄埔军校任教,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萧华(1916年1月21日-1985年8月12日),男,原名萧以僔,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肖屋村,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萧华军旅生涯中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辽东省委书记,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历任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务委员;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政治委员、甘肃省委书记、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3.赖传珠(1910年4月3日-1965年12月24日),江西省赣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党代表,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三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军团组织部副部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六科科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代部长,新四军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委员,第十五兵团政治委员。参加古田会议,参加长征,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解放海南岛、解放万山群岛等战役战斗。
建国后,历任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12月24日在沈阳逝世。
2019年7月3日,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挂出了2019年调整企事业机关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相关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起调整养老金,此次养老金人均增幅为5%左右,和2018年持平。通知明确指出,会尽快落实发放。7月底前都会到账的。
凡是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了退休手续,并领取养老金的企事业机关单位的退休人员,都可以参加调整。今年继续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形结合的原则进行。
那么江西2019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有哪些特点和变化呢?依笔者看,有一大特点,两个变化。
一大特点:和其他地区的调整方案相比,江西的调整特色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挂钩规则大不同。企业只和缴费年限挂钩,长缴多得。机关事业单位只和养老金水平挂钩,多缴多得。
两个变化:和本地2018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对比,有两处小变化,一个是定额调整部分,在去年36元的基础上增加了2元,今年按38元增加。另一个是知青等因历史遗留问题一次性补缴32500~1000元养老保险的超过退休年龄的人员,变更了计算规则,缴费年限一律按15年计算。其他部分没有变化。
下面,一起来看看2019年江西的养老金是怎样调整的吧。
所有参加调整人员,每人每月一律增加38元。
解读:不区分群体,体现社会公平。
缴费年限为15年及以下的部分,一律增加45元。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1年,增加3元。不足一年的部分,按一年计算。
解读:只与缴费年限挂钩,长缴多得。即缴费年限越长,涨得越多。且对超过15年的部分,加杠杆。
按本人2018年12月份的养老金水平作为基数,增加2.8%。
解读:只和养老金水平挂钩,多缴多得。即养老金水平越高,涨得越多。体现社会效率和激励。
70~79岁:额外增加30元。80岁及以上:额外增加40元。
(2)向企退军转干部倾斜调整后不低于本地当年人均养老金。
综上,江西的养老金整方案比较充分地贯彻了国家的调整要求,既兼顾公平和人文,又兼顾效率和激励。具体到个人,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增加幅度略高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江西的调整方案还有一个地方特色值得称赞,就是允许符合政策的知青等超龄人员,选择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用,并且可以按企业退休人员标准,参加每年的养老金调整。这就解决了不少老大难人员的老有所依的社会基本保障问题。点赞!
杨阿姨,企退人员,缴费年限30年,2018年12月养老金为2800元,年龄80岁。那么2019年可以增加多少养老金呢?经过计算,杨阿姨可以增加养老金168元,调整后月养老金为2968元。
南昌,顾名思义,就是南方的昌盛之地。赣江自南向北蜿蜒而过,东西两岸一马平川大气磅礴,其间湖泊翡翠画龙点晴,好一座水润华丽的城市。
每个住宅小区自成一体,就是一个个花园一个个景点,舒适宜居,自由悠闲。公路旁、街角处,湖畔、湿地公园、赣江两岸都是高标准的园林杰作,心旷神怡花园城市。南昌的城市建设迅猛,设施备套完善,正在进一步完美走向极致。
城市里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南昌本地人说着南昌话,各老乡群体讲着家乡话。混搭的时候,不经意间冒出半生不熟的南昌话,但社交主要还是讲普通话。特别是学校,本土外地的孩子都说普通话,基本上不会说各自的家乡话了,他们是南昌的未来。
城市不论大小,舒适就好,经济不论发达,繁华就行。不同阶层的人们,在这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工资虽然不高,但价廉物美;虽然不是遍地黄金,但基本上可以满足你的预期。
南昌,是一个包容的城市,人们在这里共享繁华;南昌,是一座充满潜力孕育希望的城市,正点点滴滴走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