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新兵连集训时间。从2018年秋季入伍的这批新兵开始,除陆军部队的新训时间由以往的三个月调整为六个月以外,其他军种及武警部队仍维持以往不变。也就是说,陆军的新兵需经过6个月训练才可下连,而海军、空军、火箭军,以及武警的新兵集训时间仍然是3个月。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关于新兵连的训练内容。前三个月的训练内容属于全军一致的共同科目,陆、海、空、火箭军和武警的新兵都从立正、稍息、叠被子开始训起,到单兵战术、实弹射击结束。具体包括九项内容:队列、体能、刺杀、格斗、投弹、战场救护、战备基础、单兵战术、轻武器射击。此外,还有两项室内科目:政治教育和法规学习。
在这三个月的新兵共同科目训练期内,各军种部队都针对自身担负作战任务的实际特点,合理穿插一些战斗技能训练。比如,陆军的新兵会从第三个月起,开展单兵掩体构筑、野外生存、搜索与指示目标等科目的训练;海军的新兵会在体能训练中,侧重开展游泳技能训练;武警的新兵会适当安排擒拿格斗、巡逻警戒等科目训练。
由于陆军涵盖的兵种最多,每个兵种里面又都细分为许多专业兵岗位,专业训练的任务量极其繁重。仅仅经过三个月训练的新兵下到老兵连,难以跟上老兵的训练节奏。所以从今年开始,陆军的新兵开始实行“先训后补”训练模式,也就是说,前三个月训练共同科目,后三个月补充专业内容。这样一来,历经半年时间训练的新兵一旦分到老兵连,便可融入全连战术体系,迅速形成战斗力。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解开您的疑惑。
关注慕什塔戈,感悟军旅人生!
哨兵小虎第892条回答。
其实不然,小虎认为这个“猛”,主要体现在“变”上,因为改变带来了痛苦,因为改变的太快,所以太猛了!因为要改变的内容太多,所以“又猛又苦”。
小虎认为新兵连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以前在家里睡席梦思,一个人间卧室,有个人空间。当兵后就只能睡高低床,七八个一间宿舍,几乎没有私人空间!
以前饭点不吃饭,你妈还能给你热热,或者楼下点个外卖,现在饭点不吃饭,恐怕就不是等下顿那么简单了,你必须为不按时吃饭接受惩罚!
以前衣服脏了,脱下来,堆上一堆回家洗,现在能找个安静的时间自己洗衣服都觉得生活无比美好!
以前从很少想父母,想女朋友、兄弟了就视频、开黑,现在脑子里全是父母对自己的好!想视频、想开黑?恐怕连想的时间都没有吧!
……
生活环境突然从一个懒散、自由的环境,变为事事掣肘、时时受约束。有时甚至认为原来最基本的诉求都得不到满足了!这个改变的“猛”,才让你觉得最大的“不适应”!
以前晚起床半小时很正常,现在赖床一分钟你试试?你恨不得每天早起一小时来叠军被!晚上还想再玩半小时手机?恐怕熄灯号想的那一刻你已经沉睡了!
班长的命令要绝对服从,不要你以为,只要班长觉得,那就是命令!即使质疑、不服也必须要执行!
任何时候,只要想动就必须打报告,并得到授权才能动!就连上个厕所也要受到约束!
……
纪律上突然从以前可以想怎样就怎样变为任何事都必须得到许可!作风上说一不二,雷厉风行,再也不能散漫、自由!就仿佛进入了制度的牢笼,在有限的空间内磕磕碰碰!
军训时一两个小时纹丝不动,甚至还必须站出汗,再也不是痒了挠挠,湿了擦擦,虫子飞脸上了也不能动!练的就是新兵的毅力!
早上一个三公里,晚上一个五公里,刚跑完百米,又是鸭子步和蛙跳,每天累的那动哪疼,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这锻炼的是新兵的体能耐受!
齐步、跑步、正步,踢腿要定位,摆臂要定位,又得射箭又得闪电!而且还必须整个排面统一协调,练的新兵的标准和统一意识!
……
再也不像健身时随便跑跑,累了休息,渴了喝水。新兵的训练练的就是耐力、韧性、标准、统一、协调。
我特别能理解你的感受。我给你的建议是:好好干好部队的工作。
我给这个建议的原因,并非说部队待遇好,部队很辛苦,身体苦,心里更苦,只有体验过的人才懂!
我是基于你的问题,为了你以后能走更好的发展,才建议你踏实干工作,如果受了委屈,也要打掉牙往肚子里吞,找领导谈谈心。
因为,如果你对未来有信心,就不会提出这个问题。
你的处境,应该是,想离开,却害怕未来没有出路。我想说,人生无处不憋屈!部队,相对来说要公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要纯洁很多。
因为你对未来没有信心,没有清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计划,我建议你继续干几年。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档期,利用这几年好好学点适应社会的知识。
比如,考个证,消防工程师,司法,一级建造师,注册会计师,等等,都可以。
我相信你,能考上军校,就一定能重新学一口流利的英语,成功考一个有含金量的证书。
说到底,还是要先强大自己,只有自己有了能力,你才有更多选择。
当你有一天,不会发出离开部队,能做什么的疑问时,你就可以大胆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如果你还在头条发问,想要网友给你提建议,那还是认真工作,利用有稳定收入的机会,加强学习,提升自己!加油,祝你前程似锦,早日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天天训练呀。
部队每天都要训练,我当兵的时候就是这样,训练专业,训练体能。
早上起来一个轻装5公里,早饭,专业训练,5公里,午饭,专业训练,5公里/体能,晚饭,夜训,5公里,睡觉。在我的部队整天就是这么过的。当兵不训练怎么能行。只是每天训练的内容不一样罢了。但周周都差不多一样。
希望能帮到你。
如果能选的话,首先看自己的性格特点。如果是交际能力比较强,有一定的带领团队能力的人,可以选择去基层。基层一开始很辛苦,兵头将尾谁都能指挥你,有的老班长也会欺负新下连的学员。但如果素质基础好,慢慢适应后按自己的思路开展工作,手下人在你的带领下有所成长,那真是很有成就感,也能收获很多珍贵的战友情谊。如果是思维缜密,善于分析判断,愿意下功夫在文字写作上,就去机关型单位。指挥型机关加班是常态,经常白加黑五加二,很多人熬白了头发,熬出了过劳肥,但能学到很多东西,思维眼界也会变得开阔。
其次要考虑今后生活。毕业去哪个单位,可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那里生活,如果当地找了媳妇,可能一辈子就那边了。所以选择单位也要考虑今后自己的生活,离父母远不远,当地经济水平如何,教育水平如何,分不分经适房。部队就跟社会一样,各个地区差别太大了,一个地方的经验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完全不适用,所以提前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很重要。这个部队驻地周边情况怎么样,往年干部发展情况如何,是独立单位还是分支机构,了解这些以后再结合自身情况思考一下。学校里有研究生、博士生学长,很多从各个地区单位过来的,打听打听会找到自己想了解的信息。
最后说一下军种区别也很大。老陆比较传统,技术装备少,人闲了怕出事就折腾,很多单位去了可能失落感很大,能用到的最难的技术可能就是脱卸个水印。海上比较适合技术型干部,近几年下饺子一样出新装备,需要学的东西很多,也就没功夫瞎折腾其他的。院校都开始实行打分排名制度,学员根据排名选择毕业去向。毕业前提前了解有哪些单位可供选择,再根据自己排名考虑能选择的范围。最后祝好运,一切如意!
题主你好,对于新兵如何分配兵种,这个问题,退伍老兵来回答下。参军入伍,新兵分配可分如下几个步骤:
一是征兵选兵种。在报名参军时,当地负责征兵部门-武装部,也就是现在的军人事务局,已对所在区、或乡(镇)兵种及名额进行了公布。例:我当时参军时,我们镇一共是14个名额,其中武警7人,野战军7人。因此,无论是陆军、海军、空军和武警等相关兵种,在入伍前已定。
二是入伍分专业。在入伍后,到达每个省或集团军集结地时,会进行初步挑兵,如武警部队会选拔身高1.85cm—190cm、体型匀称的新兵,进入纠察队。在新兵连三个月训练期,会针对训练尖子,有专业特长和才艺的新兵进行前期摸排。在下连分兵时,把训练尖子分到机动中队或特战连;把形象好、气质佳的分配到警卫排或勤务中队;其余的按比例分配到各个连队。
三是下连定岗位。下到连队后,还要进行最后一定岗,因为一个连队,有不同岗位组成,如有的干文书、有的当通迅员、有的进战斗班,还有的参加技术培训,如驾驶员、卫生员、军械员、炊事员和修理工等专业培训,培训后到驾驶、卫生和炊事等专业岗位上工作。因此,虽然在同一个连队,但工作岗位不同,分工不同,大部分都是在某一个岗位上直到退伍。
综上所述,参军入伍只有以上三种改变兵种和岗位的机会,也就是说,你要有意向去哪个岗位,就要提前准备,让自身在这方面展现出来。以上是一名16年老兵的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您一切顺利。
兔哥回答:其实按照我军对编制的称呼习惯并不对营连级别赋予具有区别连队性质的称呼;如,摩步连/营,机械化步兵连/营等等。凡是被赋予性质称呼的都不会是普通的连/营,如,侦察营,警卫连,汽车连等。但即便是带有性质称谓(如上述三个例子)也不会在称呼中带有能判断出机动能力的字眼,如,机械化步兵连/营,摩托化步兵连/营,没有这样的称呼,通常是按编号称一连,一营;而带性质的称呼,如重装旅,摩步师,机械化步兵师这样的字眼也都是对内不对外的称呼,即便是军队内部也不会赋予“机械”,“摩托”,“重装”,“轻装”等等字眼。
心里都知道,不用说出来。通常只称呼xx师,xx旅,数字编号。这些带性质字眼的称呼怎么来的,一是网络上,觉得时髦,加上外军是这么称呼的。而真实情况是我们这么称呼外军编制的,什么机械化步兵连,甚至班,便于区别性质。人家外军也只称编号,A连B连C连。谁告诉你外军这么称呼了,以讹传讹。第二个原因,电视,有些报道中为了突出主题,把部队性质突出出来,彰显军队建造的发展成果,但也只称XX坦克营,XX步兵旅等等。我军除了军级编号不对外保密,其以下是保密的。
回到正题,即然“机步连”在名称中加带了“机步”两个字,那么可以确定它不是普通的连队,更不会是机械化步兵连这个连队,因为没有这样的编制,也没有这样的称呼。“机步连”其实是机动步兵单位的意思更多点,如果是这样,又是海军陆战队中,那么它的性质和侦察连是一样的。海军陆战队的侦察连通常是搞“生产”工作的。兔哥只能点到为止了,每个公民必须有保密的思想,自己想去吧!补充一点,后者去搞“生产”,坐船去捕鱼捉蟹,捞捞海蜇什么的,再干点“别的”活,后一个要么去“生产”,要么准备帮个忙什么的,机动步队吗。
当兵都必须要受苦受累,不然怎么去搞生产,没有一个强装的体魄怎么和大海打交道。这两个连队都是特种部队,训练是非常刻苦严格的,我们都知道特种兵训练的艰苦,这一点不用说的太细也都明白。而侦察连就是现在称呼的特种兵,通常的叫法是特种侦察连。海军陆战队除了海上作战同时也要陆上训练,因此,非常的辛苦。只有肯负辛苦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陆战队员。所以才被称为“陆上猛虎,海上蛟龙”,个个是好男儿。怎么来的,锤练出来的。
以上是兔哥个人看法,欢迎指正,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当兵时,你可能会因部队的艰苦、枯燥感到厌倦,但当你离开了部队,却发现那是你人生大海里最美的一朵浪花。
经常看到评论区有一些人在讽刺老兵吹牛大王、头条兵王等等,对那些老兵津津乐道自己当兵时的过人体质感到不耐烦。其实,我想说的是,他们并没有吹牛,以前部队军事装备差的时候,强化体能训练是提升士兵军事素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许多体能训练标准的确要比现在严格一些高一些。不妨以我们武警为例说一说。
我参军的时候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那时候部队条件很艰苦,我们还是基层武警第一批早餐能吃上鸡蛋的士兵。训练器械除了单双杠、警棍盾牌外基本没有,场地要到几公里外的体育场训练。
对许多部队来说,入伍后三个月的基本军事训练便是很重要的基础,比如汽车兵,三个月后下连队便要开始学习开车,空军便要开始学习飞机日常保养知识,消防兵便要放下钢枪拿起水枪。而对我们内卫武警来说,下连后才是军事训练的开始,每年四月下连队,之后长达六个月的狂训期,便几乎是每一个新兵又苦又乐的经历,俗称“扒皮行动”。
每天早上5:50起床,6点钟集合训练,先是一趟5公里,6:30开始一轮半小时的单双杠训练,都是简单的拉臂、杠端臂屈伸、卷腹上等体能训练。7:10开始把单双杠下面的沙坑翻一翻,7:20开始洗漱。7:30开始吃饭。
上午8:10,先是一趟三公里,之后是擒敌拳,也就是散打格斗训练,也有时是警棍盾牌术,这些训练其实还好。比较苦的是倒功训练,我们曾经排着队在四百多米的体育场草坪上,从这头开始,前倒,起立,再前倒,直至打个来回,对新兵来说,基本上一轮下来胳膊要疼几天,有的胳膊摔肿的穿不上衣服也是常事。
中午11:40收操,12点吃饭,吃完饭午休。下午两点开始新一轮训练。先是一趟5公里,之后主要是擒敌拳和单双杠联系。单双杠套路有八个动作,我们要求练习五套,这个是很容易受伤的。我曾在练单杠转杠时没抓好飞出去好几米,也曾把手上的伤口拉撕裂掉下来半个巴掌大的皮肉,血刺啦胡的。下午的训练一直要到6点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天的训练结束了,更艰苦的还在后面。
晚上吃完饭要统一看新闻。7:30看完新闻,先是一趟5公里,然后又是一个多小时体能训练。一般是马步推砖、俯卧撑以一百个为一轮,鸭子步两百米一轮,一直练到九点半。之后洗漱上床,开始最后的冲刺。这个的标准是俯卧撑、仰卧起坐各五百个,最低一百个一轮。后来为了早点睡觉,我都是一次性把五百个仰卧起坐做完,那个酸爽啊。
除此之外,武警还担负大量的执勤任务,比如每天四到六小时岗哨,也就是说每天睡觉时间也就五六小时。
这六个月下来,何止是扒皮,简直是掉骨。收获是巨大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身高182的我入伍前是146斤,新兵第一年只剩108斤。但我们都没有叫苦叫累,反而是体育场看门大爷差点哭了,因为他把足球场借给我们训练,结果一个夏天过去足球场草坪……秃了。直到第二年我的体重才又恢复到140,那时候可真有八块腹肌啊。可惜离开部队十年后,在修炼第九块腹肌时走火入魔,现在只剩下一团太极混元之气。
嗯,这就是以前老兵老武警的日常生活,虽苦犹乐。再说一次,我不是头条兵王,我是老兵赵子晟。要是觉得我没吹牛,那就点个赞吧。要是觉得我吹牛,那也点个赞吧。哈哈。
上一篇:八大员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