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员和造价员的区别有:
1、含义不一样:预算员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对一项目所完成的最基本的人工、材料、机械等开支,包括税收,利润等等所做的细致或粗略的统计。二是也有称建筑预算员或土建预算员。造价员则是指通过造价员资格考试,取得《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并经登记注册取得从业印章,从事工程造价活动的专业人员。
2、政策不一样:2016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此前分四批取消211项职业资格的基础上,再取消6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位列其中之一。预算员没有取消。
3、岗位职责不一样:预算员主要是负责审查施工图纸,参加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依据其记录进行预算调整。协助领导做好工程项目的立项申报,组织招投标,开工前的报批及竣工后的验收工作。全面掌握施工合同条款,深入现场了解施工情况,为决算复核工作打好基础等。
造价员的职责是能够熟悉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工程造价的管理规定,精通本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工程图纸,掌握工程预算定额及有关政策规定,为正确编制和审核预算奠定基础。负责审查施工图纸,参加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依据其记录进行预算调整等。
参考资料:
不一样。
区别:预算员是在工程施工前对工程的投资进行预算工作,造价员是工程完工以后对工程的实际产生的费用进行预算。
以下是造价员的相关介绍:
造价员是指通过造价员资格考试,取得《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并经登记注册取得从业印章,从事工程造价活动的专业人员。原指概预算人员。
最主要的是专业过关,能熟悉图纸,对现行的价目表、综合及各种定额、建材的价格必须熟悉,另外对工程量的计算公式、工程的结构做法、隐蔽工程、变更等专业要熟悉运用,分析材料及计算工程材料;对定额中的子目,套项熟悉,能够与甲方、监理、审计等部门进行沟通。
投标时能够综合的对工程的概算及投标的规则掌握;决算不漏项,如何的在工程量、取费、子目等方面的控制最为关键。并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像审计、会计、材料、设计等方面 ;即是要求能力比较全面。
2016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此前分四批取消211项职业资格的基础上,再取消6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位列其中之一。
以上资料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