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的工作性质是编外型公职人员。辅警由政府出资,公安机关统一通过笔试、面试、政审、体检招录并与其建立劳动关系,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挥和监督下从事警务辅助工作的人员(区别于公职人员)。
辅警人员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挥和监督下,按照岗位要求履行下列职责:
(一)开展治安巡逻和安全防范宣传教育;
(二)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管理秩序;
(三)协助开展人口信息采集;
(四)协助开展治安检查和视频监控;
(五)协助维护大型活动现场秩序;
(六)协助盘查、堵控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
(七)参加抢险救灾;
(八)保护公共财产和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九)执行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布置的其他非执法性工作任务等。
扩展资料
辅警种类
根据岗位职责,全局辅警分为保安队员、专职保安联防队员、交通协管员、流动人口协管员、临时用工人员等五大序列。
招聘条件
辅警人员按岗位职责必须具备从事本岗位工作的专业技能。保安队员、专职保安联防人员、交通协管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政治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自愿从事保安联防工作;
2、年龄18至45周岁,有特殊技能、专长的人员或下岗、失业工人可放宽至50周岁;
3、身体健康、无残疾、无传染性疾病;
4、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
5、无违法犯罪记录,未有被公安机关解聘的经历;
6、退伍军人、共-产-党员以及有驾驶、电脑、文秘等专业技能的优先录用。
招聘辅警人员在局党委的领导下进行,由政治处与相关职能部门、单位组织实施,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1、公布报考人员的资格条件、基本程序和方法等;
2、报名与资格审查;
3、分岗位组织考试;
4、政治处与相关职能部门、单位研究提出录用方案报分管局领导审批、录用。
说到辅警和正式警察的区别,可能很多人都会表示唏嘘不已,在人们的印象里,辅警人员的基本工作总是很辛苦,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但不管是在编制、还是相关福利待遇等方面却都不如正式的警察,难道辅警真的就不如警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今天小编就简单和各位说下目前辅警人员和正式警察之间的基本情况,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辅警,顾名思义就是警务辅助人员,一般是公安机关在不使用编制的情况下面向社会额外招考的合同制或者劳动派遣制的人员,这些人进入到辅警队伍中大多从事的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辛苦程度确实不需要多说,工资待遇什么的确实也不是很好,至少和现在的正式警察还有很大的差距。而正式的人民警察则是直接享有的公务员行政编制,各项福利待遇相比较辅警确实要齐全很多。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觉得不太平衡,同样是辛苦工作,为什么辅警要比警察差那么多?
首先从工作强度上来看,虽然说现在的辅警人员比较辛苦,但正式的警察工作同样也不是很轻松,他们虽然不在基层从事工作,但是他们从事的一些工作要相比较辅警危险的多,并没有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和辅警的工作性质差不多。因此,关于两者的工作内容,小编觉得并没有什么可比性。
其次就是在相关福利待遇上。正式警察的相关福利待遇确实相比较辅警好得多,但是从客观上来说,现在的正式警察基本工资也不是很高,也就是一个普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而辅警的话从现实来说,工资确实有点低,目前阶段小编个人认为还是应该都增加辅警和正式警察的相关福利待遇。
最后就是辅警和警察的编制问题了,这个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最大的,基本上完全没有可比性。警察因为编制的问题,工作的稳定性要比辅警高得多,因此整体的工作认同感要大得多,而辅警的话因为只是临时工,很多人总感觉工作没有什么保障,因此工作认同感会比较小。对于很多辅警而言,想拥有一份编制其实是一件非常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只有通过报考公务员考试才有可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