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如下的事例:
一、二00八年,我和兄弟杨老二,被劳务输出出国去巴基斯坦工地打工,工地的工人是中外混搭,即一个中国工人带动指导两、三个巴国民工。杨老二和另外五、六个中国人,来不来就动手打巴铁,造成的恶劣影响,弄得项目经理很是被动,命令劳务经理,把这几个惹祸根放回国去。
因为这几个人,在国内就和劳务经理关系很铁,所以,劳务经理就拖着不放人,并嘱咐这几个人改邪归正再不打人,以期望不再犯错误取得原谅。
项目经理每次来工地现场,都看见这几个人都还在,最后一次他直接去劳务办公室,对劳务经理说:你马上办交结,国内新劳务公司接手。
劳务经理慌了,马上联系国内劳务总公司,总经理费不尽的力,这个最挣钱的子项目,才没有被丢掉。
至于打人的杨老二他们几个,当下午就被订了机票,第二天一早就上飞机,回到了中国[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二、在重庆做某大工地,项目经理时不时来现场走一走,看一看,一般都是对班组工人一脸笑意表示友好。
那次,泥工班组某抹灰工人,有意把这句话说给项目经理听见:这个项目经理,狗屁不管一个,懂个锤子。
就这一句话,抹灰班组摊灾了:
中午,全体民工到现场开会,项目经理依照记录照本之谈,全部指出了抹灰工班组的缺点一二三四五,具体楼层具体部位的六七八九十,墙面空鼓该剔打的剔打,达不到垂二平三要求的,立马整改,特别是房间的空间尺寸不达标不行,返工整改的材料损失费,由老板承担,老板扣不扣班组,那是老板的事情。
一句话换来经理的撒气,弄得班组灰头土脸,把矛头一致对准那个乱发声的工人[打脸][打脸][打脸]。
虽说现在二建证书多,但是按照住建委的要求能持证上岗的并不太多,因为一、很多都是坐办公室或是跨行业考的证,大多数在现场施工的却没有精力去考证或是70年以前的老施工员跟本没去考证。二、是因为市场管理机制所导致一部分人在现场施工,证却挂靠在另一家公司所导致人证不相乎!如果是毫无现场施工经验的小白考了证想要去工地当项目经理,最少得在工地混个5一6年有相当的经验才能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