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新疆军区新八大员战士小赵_新疆军区新八大员战士小赵

士兵荣立一等功对前途有什么帮助?

荣立一等功这对士兵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对于整个军旅生涯将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话说获得一等功对一个士兵来说比登天还难,军队中流传这一句话: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这样领,一等功家属领。虽然一等功说得比较残酷,但对于此等荣誉的获得,国家给予的奖励还是挺至高无上的。不仅是对于个人,对于部队以及家人都是极大的认可。

相关文件对一二三等功的规定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十三条对个人和单位的奖励项目:(一)嘉奖;(二)三等功;(三)二等功;(四)一等功;(五)荣誉称号。

第十四条对获得三、二、一等功奖励的个人,分别授予三、二、一等功奖章。对获得荣誉称号奖励的个人,由军区级单位批准的,授予二级英雄模范奖章;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的,授予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第十五条对获得三等功以上奖励的义务兵,可以提前晋衔;对获得二等功以上奖励的士官,可以提前提高衔级工资档次;对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军官,可以提前晋衔或者提高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档次;对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文职干部,可以提前晋级别等级或者提高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档次。

提前晋衔适用于列兵和上校以下军官(不得超过其职务等级的最高编制军衔);提前晋级别等级适用于四级以下的文职干部(不得超过其职务等级规定的最高级别);提前提高衔级工资档次适用于低于本衔级工资最高档次的各级士官;提前提高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档次适用于各级低于最高档次的军官、文职干部。提前晋衔、晋级别等级、提高工资档次,通常分别只晋一衔、晋一级、提高一档。

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九条 立功和获得荣誉称号的现役军人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分别按下列比例增发: (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或者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百分之三十五; (二)被军区(方面军)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百分之三十; (三)立一等功的,增发百分之二十五; (四)立二等功的,增发百分之十五; (五)立三等功的,增发百分之五。

可以看出军队对于各荣誉都有相应的奖励制度,对于军人的付出,国家不会让他们白白流血、牺牲。这也提现了国家对军人的高度重视、负责,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军人保障体系,才能让这些“最可爱的人”安心保家卫国!

一二三等功的划分

如果按照文件相关规定,一、二、三等功的划分为:有较大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可以记一等功。可以看出具体划分不是很明确,具体立功表现还要看事情的影响力。

对于部队士兵来说三等功应该不难获得,基本上在部队有良好表现且无重大违纪违规的现象,都有机会获得三等功的奖励。至于二等功那就需要个人努力了,至少在个人整体技能上是十分突出的,而且需要在军队重要的技术竞赛中或者代表国家在国际竞赛中获得比较突出的成绩,这种情况下荣立二等功应该问题不大。最难的一等功可以说很少见,这是要对国家和名族有巨大贡献的,是舍命贡献的功绩。一般能够获得这种奖励的人大部分都牺牲了,没有牺牲的就是重残疾,或者有着需要保密的不公开,所以现实中我们很难见到获得一等功的英雄。

一等功对仕途的影响

我们说过国家不会让士兵白白流血、牺牲,尤其是这几年国家对于军人的发展更为重视。连续出台了多个文件,提高现役军人的待遇,保障退伍军人的权益,让军队更加专业化。所以可想而知如果某一位士兵荣立一等功,对他的仕途发展肯定是帮助很大的。我们就来简单罗列下有哪些帮助:

1、可以增加军衔和职务工资档次。这个上面的文件已经有具体的说明了,增加军衔和提升工资的确是最实实在在的奖励,也十分对得起军人的付出。

2、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的,符合优秀士兵保送入学条件,有机会成为军官。送往军校学习,这是对士兵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帮助。军校学习的履历,让士兵成为将军变得可能。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一等功对士兵的发展帮助显而易见!

3、转业、复员回家,地方政府负责安置工作,并且优先安排。这是士兵融入社会的帮助,士兵离开军队他们的后路保障十分重要。对于荣立过重大功绩的士兵来说,他们转业后的安排也是从优的,毕竟不能亏待功臣嘛。进入公务员系统或者一些国家事业单位应该没问题。这种优先安排也是对英雄的肯定,让他们有个更好的平台,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4、如果考军校,在其文化统考成绩的基础上,按文化科目考试原始成绩的 10%加分录取。这个也是对士兵未来发展的帮助,考上军校再回到部队,级别基本上不一样了。军官和士兵还是有点区别的,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将会更重。

5、伤亡抚恤,国家会有一定的补助。这点其实个人并不是十分想提及,毕竟国家给予这方面的补助,说明我们的英雄不是牺牲就是身体遭受重大伤害了。对于生前立过一等功的军人,在身故后可以按照所在地的年均城镇居民收入由家属领取数年的抚恤金,一般在当地省军区系统领取。

结语

军人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守卫者,他们的付出、流血甚至牺牲我们可能体会得不是很深刻。只有经历过患难与共的战友,才深知活下来的不易。对于军人的荣誉,我们做的只有尊敬,这些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荣耀,是保卫祖国最好的见证,我们无权诋毁!所以致敬我们最可爱的人,有你们才有国家的安全!

请问去当兵的人和没当兵之前比有什么变化?

军旅是铁块,军营是熔炉,军纪是铁锤,军令是旗帜。当兵的人经炉火纯青,由铁块锤炼成特殊钢,因为“特殊”,是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和平的保障,是祖国的脊梁,是可敬的儿郎。

因为当兵的人学会了奉献、吃苦、服从、勇敢、敬业、勤劳、忍耐、执着、自信、思考、沉默、务实、体贴、积极、合作、珍惜、自律、从容、孝道、细心、较量、风度、求知、节俭、自立、负责、忠诚,如何爱国爱党,舍小家顾大局,肩负的使命不同,所以说当兵的人和没当兵的人截然不同。

在战争中司令参谋长政委意见决策不同时,最后会听谁的怎么处理?

当然要按照司令的决定办。

在执行中,政委、参谋长也要全力保证实现司令员的意图。

在战场上战友阵亡是什么感觉?

我一位朋友也参加了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他亲口说的,看到身边的战友牺牲了,当时就火了,怒了!端着枪就往前冲,什么战术动作都不顾了,射击动作和反应速度都比训练时快的多,等战斗结束后,就是无法抑制的哭嚎。

维吾尔族都有哪些名人?他们有多厉害?

写出两位维吾尔族名人如下:

——赛福鼎——

赛福鼎(1915—2003),全称为赛福鼎.艾则孜,新疆阿图什人,维吾尔人民优秀的儿子。开国中将。


1935年,为追求真理,赴苏联留学。1949年,出席了第一届政协会议,选为政协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1949年12月,加入共产党。

赛福鼎,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曾任第十届、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翦伯赞——

翦伯赞(1898—1968),维吾尔族,湖南常德人。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著名的教育家。


早年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

山西吕梁近代有哪些名人?

吕梁自古就是出名人的地方,后来又是革命老区,吕梁人为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与牺牲,中学时代就读过《吕梁英雄传》,知道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华国锋(1921—2008),吕梁交城人,原名苏铸。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1938年参加革命,参加抗战和解放战争,曾任县大队政委等职。1949年随军南下到湖南工作,在湖南工作20余年,为湖南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1971年初调中央工作,曾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职务。他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和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张子明(1918—1991),吕梁离石人,开国少将。

在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政委,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10旅28团政委,第二野战军14军42师政委。1937年入山西太原军政训练班。参加过百团大战和上党、淮海、渡江、滇南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科教部副部长,教育长,副政委,昆明军区副政委,铁道兵副政委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

史景班(1918—2001),吕梁汾阳人,开国少将。

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人武部副部长,分区司令部作战股股长,军分区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8旅参谋长,第二野战军11军32师副师长、军副参谋长等职。参加过百团大战、林南战役、上党战役、平汉战役、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和进军大西南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昆明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

图:史景班

许志奋(1918—2008),吕梁汾阳人,开国少将。

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太谷游击队分队长,太行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部科长,抗大第七分校三大队政治处组织股长,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野战军3兵团15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过百团大战、淮海、渡江、广东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区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组织部部长,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

梁中玉(1918—1980),吕梁岚县人,开国少将。

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总队第3区队排长,第25团教导队队长,第25团司令部作战参谋,太岳军区决1旅25团司令部作战股股长,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11旅31团参谋长,第二野战军14军40师参谋长,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副师长,师长等职。他英勇战斗,不怕牺牲,曾荣获“战斗英雄”和“模范干部”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

图: 梁中玉

王展(1920—2011),吕梁汾阳人,开国少将。

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山西牺盟会区队长,游击纵队三支队中队政治指导员,西北野战军第3军9师26团政委等职。在坚苦条件下,坚持八年敌后抗战,参加过山西朔县、神池、宁武、洛川、富平、荔北、兰州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炮兵第15师政委,南京军区炮兵政委,南京军区副政委,武汉军区副政委等职。1964年晋升少将。

还有哪些吕梁名人请补充。

大家有在部队医院就医的经历吗?有什么深刻印象?

2009年,我老母亲83岁,摔了一跤,造成股骨胫骨折。我们当地医院做不了手术,大夫也认为没必要手术,他的建议是卧床静养,但老母亲痛的睡不着觉,我们就把她送到了解放军205医院。

给老妈看病的是一位骨科主任医生,姓刘。医生检查了以后,说必须手术。如果不手术,老人不仅要忍受极大痛苦,还会因为无法动弹得褥疮,或者引发其他并发症,极有可能因此丧命。做手术会有两种后果,乐观的是骨折的地方愈合,还有可能自己走路。不乐观的是手术后也不能走路,但起码可以减轻痛苦,听了大夫的分析,我们决定手术。

因为骨折部位在胯骨,稍微动一下老妈都受不了。手术那天,把老妈从病床上挪到四轮床上得需要五六个人,家里没有那么多人,医生就找来其他病房住院的几个军人,帮助把老妈送到手术室。术后几天,主刀的医生每天都来看看,为了表示感谢,我哥包了个红包送给医生,他没有收。

两周后,我老妈出院了,也是好几个住院的战士帮助把老妈抬上了救护车。

到家后我们按照医生的嘱咐,精心护理,老妈手术不到三个月就可以下床拄着拐棍走路了。

后来看电视,才知道老人一旦摔跤,造成股骨胫骨折,死亡率挺高的。我老妈遇到了好医生,才能重新走路。

我感觉在部队医院就诊,医生的医术高,医院的风气正,真的不错,值得点赞。

《士兵突击》中史进班隐蔽因两个鸡蛋被发现,现实中鸡蛋的热辐射量真的那么大吗?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不是说鸡蛋的热辐射量比较大,这个热辐射量是根据事物的温度去决定的,一切热的事物的热辐射量都是很大的,因为它的温度会散发热能,而《士兵突击》里的两个鸡蛋是热的,刚从炊事班煮熟就被三多同志给揣进兜里,肯定是散发热辐射量的,这同时也说明三多同志的战场意识淡薄,班长没有及时的做战前动员。

一般来说热鸡蛋有60度,而滚烫的鸡蛋差不多有80左右度 而人体表皮的温度只有30多度,加上伪装等隔热层,衣服表面也就20多度。 60度vs20度,就像煎饼果子加肠加肉和煎饼果子加辣条一样的区别,虽然都是加但是价格差太多,而且这个反差在人家红外线接受器上就像一个太阳一样刺眼,不用说在直升机上,就算在战斗机上也能检测到。

说一个趣闻小知识。幸亏只有两个鸡蛋,两个鸡蛋也就能表明是一个班兵力,可以打两炮再派人去看看, 如果是几个热水壶10个鸡蛋,就能表明至少有一个排,先火箭炮轰炸一遍再说。

作为常识,在过去的红热成像战争中,一般士兵在伪装时都不敢喝一点热水,更不用说热鸡蛋了,这个热鸡蛋在战场上就是一个定时小闹铃,说炸就会炸,除非一口吃到肚子里,然后经过时间的酝酿让它彻底的消化掉,但是消化掉的东西在战场上也是要慎重处理,否则也容易被暴露目标。

最后一句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饭去喽。”谢谢

算是顶尖211在读大学生,大一结束想去当兵,想问问当过兵或者正在当兵的学长,累不累,这两年是怎么度过?

我算是老兵了,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的确很苦很累。但部队的气氛不同,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一起训练和生活,坚持一个月也就不觉得苦和累了。开始主要是不习惯作息时间和部队纪律。好多人还不想离开部队呢,即使立开后,一直也念念不忘那段经历。军旅生活能锻炼意志,塑造思想,增强体质,会终身受益。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