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人民公社八大员指哪些_人民公社时期的八大员

生产队时,“公社八大员”是指哪些人?待遇如何?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如今农村的赤脚医生、接生员、民办和代课教师都有定界补助,农村防役员又如何?

87年后进校的代课老师最惨,刚进校时84年以前为在编民办,中间又放宽到86年,大家都鼓足干劲好好干,等政策再放宽也就有转正的希望了。谁知道99年被一刀切辞退了。没有下放金更没有养老保险,身子也荒了。唉可悲啊。更气人的是后来又招了代课教师,最近人家都又签合同了,工资养老保险都有,真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生产队时期,“记工员”属于什么角色?记工员不用干活吗?

希望大家不要把集体化时的生产队长,会计及计工员等来污蔑丑化,认为他们是个什么官儿,或者像现在的包工头儿一样。他们都是通过社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出来的,并不是上级指派。他们是绝大多数群众所信得过的人。有歪风邪气,品德低下的只是极少数。

当然,由于他们的职责所在,必须大公无私,对那些劳动不迈力、偷懒耍滑头的,对那些干活技能差的,或者说对有损害集体利益的人和事,难免在现场以及会上提出批评,甚至是斗了个别人的硬,所以有些人从于私心出发,就认为所有的队干部都有些讨嫌,甚至是做事过恶。

其实无论是队长会计以及记工员都是和社员们一起劳动,并还处处带头才服众。比社员出工早,比社员收工晚,对那些工作不到位特别是边边角角的地还要进行清理,他们的责任心比起一般社员要强。

由于他们的工作和责任,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有一定的务工补贴工分,除队长去开会,会计注账,记工员给社员上工分手删等以外,他们都是参加劳动记工分的。

记工员除劳动外,每天进行考勤记录,包括出工的迟到与早退。记下的考勤情况再经过队长定期主持的队委会包括社员代表等进行评议,确定每个人的工分应该得多少,少了的增,多了的降,然后由记工员上到每一个人的劳动手删上,参加农产品个配。

总而言之,不论是队长会计,还是记工员都是为社员服务的,除了自己的另外职责,都是和社员一样的劳动者,靠劳动挣工分吃饭。

哪些人属于干部?

一开始,我国的公职人员统称为国家干部。不过,随着公务员法、劳动法等法律的不断完善,干部一词渐渐被公务员、事业人员等取代。

目前,干部一般是指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军队中从事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按照所在单位的不同实行分类管理制度,具体可分为以下6类:

一、公务员

毫无疑问,公务员都是国家干部。

但是,很多人不了解哪些属于公务员,往往将公务员自范围进行扩大化。

目前,公务员仅指编制、人事关系在下面9类机关中的工作人员:

1、党的机关

2、人大机关

3、行政机关

人民公社八大员指哪些_人民公社时期的八大员

4、政协机关

5、监察机关(监察委)

6、审判机关(法院)

7、检察机关(检察院)

8、民主党派机关

9、工商联机关

并且,这9类机关中的工勤人员也不属于公务员,不属于干部

二、参公人员

参公人员是指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包括群团机关(工商联除外)和参公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工勤人员除外)。

例如,总工会、妇联、气象局、银保监的正式在编人员都是参公人员。

参公人员也通过公务员考试进行招录,日常管理模式也与公务员一模一样,也属于干部的一员。

目前,公务员和参公人员都由各级组织部门进行管理。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目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管理,分为管理岗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

其中,管理岗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属于国家干部,但工勤技能人员并不是。

目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由各级人社部门进行管理。

四、军官

军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组成部分,理所当然也属于国家干部。

五、文职人员

此次改革,文职干部、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职工制度向统一的“文职人员”制度并轨。

目前,文职人员是指在军民通用、为直接参与作战且社会化保障不宜承担的军队编制岗位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非现役人员,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

根据文职人员条例,文职人员也是国家干部的一部分,跟公务员、事业编一样,缴纳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

六、国企管理人员

目前,各级国企的高管都是由党委进行任免,由组织部门进行管理,也属于国家干部。

在市、县一级,国企的正、副职都是国家干部。

而在省级国企、央企之中,一般认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相当于处级以上)都属于国家干部。

并且,国企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调任手续直接转成公务员,到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另外,有些人员比较特殊,像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行员,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但也属于国家干部。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生产队时期,负责“看青”的都是什么人?有什么待遇?

谢邀:对于“看青”的都是什么人,各有所言,也许地域不同。

在生产队时期,“看青"在我们当地,有大队民兵夜间巡逻,生产队也会指派放心,可靠的人看护。当然每晚睡在田间看护,队上给记工分的。

记得有一次,队长派了二个人看护庄稼(成熟期农作物),轮留在田间巡逻,以防被人偷。其中有一个年青人罗召,拿了一台手音机,人睡着了,收音机还在响。结果被大队巡逻的民兵发现收走了。同时民兵连长对罗召训斥了一顿。而且第二天大队喇叭上,村长就对罗召提出批评,从此,“看青”也被队长取销了,另派了一名看青社员……。

所以,“看青"也不是只是睡在田间做样子,而是轮留睡觉,民兵巡逻,生产队队长也会到田间转一转,看护青人是不是睡大觉。

优其在小麦,谷子,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成熟收获的时侯,生产队都会派专人看护。而且街道墙上也写有“严励打击偷盗行为"等标语。

因此,我这儿从不选派,懒人,傻子,或者说六亲不的二球货。大队每年都要求生产队选派社员拥护,靠得住的人员“看青",从不马虎。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