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江苏近现代涌现出了众多女性名人,书写几位,共同欣赏。她们是:
——顾秀莲——
顾秀莲,1936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共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二届至十五届中央委员。
1956年加入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1982年至1989年,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
1989年至1998年,任化学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98年至2002年,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全国妇联主席。
——吳贻芳——
吳贻芳(1893—1985),江苏泰兴人。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中国第二位大学女校长,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校长。
1945年,出席了联合国成立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197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为世界杰出女性专设的“智慧女神”奖。
1949年,以特邀身份参加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出席了开国大典。
建国后,历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副省长。1981年,以88岁高龄再度当选为江苏省副省长。
——苏灵扬——
苏灵扬(1914—1989),江苏常熟人,原名苏美玉。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
1932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教育系,加入了左联组织,后投奔延安,参加了革命活动,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扬妻子。
建国后,任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副局长,国家教育部巡视员。
——罗琼——
罗琼(1911—2006),江苏江阴人,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夫人。杰出的妇女社会活动家。
建国后,历任全国妇女联合会书记处书记、第一书记。全国妇联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中共七大、八大和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
乡镇下辖事业单位统称“三中心两平台” ,其中就包括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是2013年开始探索建立的新型社会基层治理部门,属事业编制。
其功能是将乡镇所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都设置网格员,专职发现、处置自己所负责网格内的各种事务,类似联产责任承包制。
而网格员也并非单打独斗,而是由乡镇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民警、城管、消防、工商、食药监、村居等共同组成团队,各司其职的同时又协同配合。
网格化管理最大的好处是:过去遇到复杂矛盾、复杂问题,动不动就需要领导召集各方部门负责人出面协调,费时费力。而现在遇到问题,则只要在网格员之间互相协调即可,极大节省了协调时间,提高了问题处置的效率。
但由于网格化管理至今仍在探索中,没有国家标准,因此全国各地虽大多设置了类似部门,但从部门名称到工作职责、内部分工都各有不同,很难一一说明。
其中上海走在最前列,已经跨过了“网格化管理”的初期阶段,进入了“城市智能化运行”、“数字城市”的新高度。所有网格已经由高科技节点连成一片,各种感知传感器、信息传输点位遍布城市大街小巷,发现分析问题几乎不用靠人力完成,即“物联网”已实际开始应用。
打个比方,某大楼禁止吸烟,某人躲在某层吸烟后,烟雾传感器、热源传感器等均会即时报警至城市运行中心。网格员随身智能终端接到运行中心发送的警告后,可立即在智能终端上调取监控录像,如本人来不及立即前往,甚至可派出该楼层值守无人机查看,第一时间制止上述行为,整个过程十分科幻。据说以后大部分工作还将由人工智能直接完成,甚至根本不需要网格员这一岗位。
本人也是直到此时,才真正理解了我国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的深层次原因,不禁概慨万千。
而您所说的“社会治理岗位”在不同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均有不同工作职责。如在上海,您可能要做的就是大数据分析或风险监控工作,也可能是风险发现处置、问题派单、甚至无人机操作等。而在其他地方则可能要做的是网格巡查上报、问题分析汇总工作,具体还是要咨询您所报考的单位。
但无论如何,“网格化管理”及其进化形态“数字化城市运行”均是大势所趋,只要做的好,不断加深探索创新的脚步,无论任何岗位都有出彩的机会,愿您能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