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五老”人员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作出贡献的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包括参加红军后因伤残回乡的同志)、老接头户、老交通员、老苏区区乡干部(包括老赤卫队员):
1、老地下党员是指当地解放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至今仍具有党籍或党籍已得到恢复的同志。
2、老游击队员(包括失散红军人员)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并参加战斗的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并战斗到当地解放的同志;在1937年7月6日以前加入红军部队,后因伤、因病、因残与部队失去联系而返回地方的同志称为失散红军人员。
3、老接头户是指当地解放以前,在敌占区或游击区长期、经常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武装力量担任接头、联系、筹粮、掩护等工作的同志。
4、老交通员是指当地解放以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交通站工作,长期、经常为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武装力量运送武器弹药、粮食残物、情报信件等的同志。
5、老苏区区乡干部(包括老赤卫队员)是指1937年以前建立的各级苏维埃政权及党团农工青妇等党群组织中担任某种职务的工作干部;当时参加了赤卫队,并有执行过任务的同志。
现在的主流含义应该是下面五个: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
为发挥“五老”队伍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特作如下通知:
1、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五老”队伍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2、要根据“五老”的特点和身体健康情况,就近就地组织他们参加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来。
3、要加强“五老”队伍的建设,组织“五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8号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4、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系统工程,要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什么是“革命”五老人员?五老人员和遗偶优抚定期生活补助是多少
教辅人员全称教学辅助人员。
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的区别:
区别在于是否与教学有关。教辅人员是协助主讲教师工作,工勤人员则是负责食堂、保洁和保安。
教学辅导人员是高等学校专业工作人员之一。一般指系、科实验室的实验员,资料室的资料员、教学科研秘书等。教学辅导人员他们主要任务是协助主讲教师工作,起辅助教学科研的作用。
工勤人员负责安保,用餐等当面,二者并不是一种职业。
扩展资料:
工勤人员占用编制,为工人身份,但现在各地执行政策有所不同,有些地方招收的是临时工勤人员,所以待遇会有很大差别.而我这里指的是有正式编制的工勤人员,一般分为行政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前者服务于公务员系统,但不能转任为公务员;后者服务于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竞争上岗获取干部身份。
学校当中的工勤人员指安保食堂等方面的人员,并不是编制上的工勤人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