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基础知识_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

内容导航:

  •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关于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有哪些?
  •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法律法规中隐藏什么数字奥秘啊
  •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2017包括哪些
  • 2017广东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常考点-想象的分类怎么写啊
  • 一、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关于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有哪些?

    2008年修订《教师职业规德规范》确定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蓝本:爱国手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记忆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
    “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准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忠诚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1:为学生的人梯;2:甘为新同事的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eg:有些人民教师在学校不认真教学,自己开课后辅导班)。
    (3)关爱学生-教师师德的灵魂
    关系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好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系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歧视学生,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内容要综合化: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情感体验等等)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坚持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言语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做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eg:有些老师总是让学生去自己规定的地方买相应的辅导书,这就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法当中的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崇尚科学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日趋多样化和灵活。考生们对如何快速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知识点、有效提高考试成绩非常关注!华图教育网从考生备考角度出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帮助考生快速突破记忆瓶颈,获取考试高分。

    二、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法律法规中隐藏什么数字奥秘啊

    考情解密: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想象的分类这个知识点在教资和教招考试中属于常考的知识点,考察的题型大多数以单选题为主,同样也会以材料分析题出现。选题题考察的形式主要是案例反选,通过呈现一个案例,考察我们对不同类型想象概念的区分,在平时的复习中,应该去理解这些知识点,而不是死记硬背。想象分类中重点掌握的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我们来看一下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经常在题目中也会混进表象这个概念,而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而形成新的形象。例如,我们想起母亲的笑容,这就不属于想象,而是表象。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想象的分类,我们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一、无意想象
    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不自觉产生地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比如,我们看到天空中的白云,我们会想象它是某个动物或者熟悉的事物。梦是无意想象中有个特殊形式,它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一种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奇异想象。
    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有一定的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它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同时离不开词语的组织作用。例如我们在阅读《红楼梦》,看到描写林黛玉出场那段文字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再造出一个林黛玉形象,这就属于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作品时,人脑所构成的新事物的形象都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它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人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例如,曹雪芹在写《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描写文字,他构思出的林黛玉形象就是属于创造想象。
    3.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的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当人们依据事物发生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这种想象叫理想。当人们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这种想象是空想。
    例题一:学生诵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的想象是再造想象,诗人王勃创作该诗句时的想象是( )。
    A.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答案】C。解析:诗人王勃是根据其所观所感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来的滕王阁景象,这个是属于创造想象;而再造想象是通过言语或者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这里并没有借助任何语言或图样进行想象。故答案选C。
    例题二:按照设计图想象自己未来家的样子,这属于(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答案】A。解析:再造想象是通过言语或者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此题中借助了设计图,从而想象自己未来的样子,并不是其自身独立创造出来。故答案选A。

    三、教育公共基础知识2017包括哪些

    一、记忆痕迹衰退说,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记忆痕迹衰退说主张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二、干扰抑制说,代表人物:詹金斯和达伦巴希

    干扰抑制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与回忆之间收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三、同化说,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我们学习完高级概念之后,低级概念产生遗忘。
    四、动机说(压抑说),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五、提取失败说

    这种理论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遗忘是由于缺少提前的线索,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记忆就会恢复。

    四、2017广东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常考点-想象的分类怎么写啊

    你好,榆树华图教育为你解答
    【2017年小学真题】【单选题】安徽省中小学行为规范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生不超过( )。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答案】A。解析:《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普通高中不超过8小时。此题考察的是对相关法条的识记,记忆难度不高,但往往容易被考生忽略。因此,在备考的时候,需要针对安徽省颁布的一些法条进行识记和掌握,从而保证在这部分知识点不丢分。
    【2017年中学真题】【单选题】“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属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内容“专业知识”中的( )。
    A.教育知识 B.学科知识 C.学科教学知识 D.通识性知识
    【答案】A。解析:《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规定,“专业知识”中的教育知识包括:“2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关于此题的考察,牵扯到《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于专业知识的范围的定义,对于这个知识点,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专业知识中的教育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考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016年中学真题】【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求( )。
    A.各级政府及时下达升学指标
    B.适当增加考试次数
    C.建立学业负担监测机制
    D.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的依据
    【答案】C。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这一项中提出,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16年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考察的频率较高,在中学试卷中出现2道单选,小学试卷中出现一道单选,因此需要重点备考。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