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经发布了哈,9月7日笔试。
目前距离考试不到两个月的时候要如何备考呢?
就【申论】来讲,重点之首当选大作文。
大作文是很多同学的“死穴”,总觉得难度大,短期内提分似乎不可能。但提分其实是相对而言的。比如满分40分,要从30分提高到35分以上,那是很难的;而要从20分以下提分到20分以上,或者20分到30分,只要方法合适,认真对待,其实是可以实现的。
申论具体要如何高效学习呢?
1.针对不同题型,掌握对应的作答重点
概括归纳题:重点就在提炼正确的词。具体来说,一要明确概括对象(用通俗易懂的同义词替换,加深理解,有助于阅读过程中要点的准确提炼),二要提炼关键词、概括词,作简化加工。
综合分析题:重点在分析全面。即在材料中遇到与指定分析对象(词、句、现象观点)相关的要素,如问题、原因、影响、对策......及对其作出的解释说明,在作答中均要体现!(但是要保证与指定对象的相关性)
提出建议题:重点在找出问题,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作答要求,如“可操作、具体、针对性、全面”。以及对策的来源:材料中体现的和自己提出的,需要根据作答字数来权衡。
贯彻执行题:重点在主题+文种。这类题型由于作答字数多,所以很多同学只要明确了主题,按作答概括归纳题的方式去作答,也能拿到一些分数。但是要想拿高分,起码达到平均水平,仍要掌握这一题型包含的十几种公文、应用文的文种类型,在作答时才能找准方向和重点。
申发论述题(即大作文):虽然比较特殊,但从阅卷角度来讲,还是有重点可找的——标题、开头结尾;整篇布局;总分论点切题与否;论证是否充分;逻辑清晰与否。看起来似乎重点有点多,但大作文在申论试卷中所占分值将近一半,作答字数达到800-1200,因此重点多也属情理之事。
2.重复做真题(包括大作文)
对于真题,大部分同学都把它作为一种评测工具,看看自己能拿多少分,这段时间学习成果怎么样,有无进步,哪部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这样的做法当然是正确的,没有问题。
但极少有同学把做过的题拿出来做第二遍、第三遍。这样做的必要性在于:第一遍做完,你可能只知道自己遗漏了什么,正确答案是什么;第二遍做完,你会明确知道第一次错误的原因在哪里,并且知道正确答案的原因;通过做第三遍,你会发现对于给定材料的文段逻辑、材料中蕴含的素材等内容了然于心,这也是一种有效提高表达能力、积累素材的方法。
3.做到日积月累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大作文来讲。
就拿省考期间带过的两个学生来说,他们的作文水平,一开始是有明显差距的:C君的作文行文流畅,切合主题,没什么明显的过错,但是由于复习期间缺乏积累,整个作文没什么亮点,论据也较为单一,整体水平就在20分左右。D君的作文,给我第一印象是“语文功底很差”:基本上每一段都有几处病句,还有个别错别字,以及标点符号不会使用、断句错误等问题,也就是说当时的作文都很难读通顺。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人同时间参加了为期两周的作文答疑培训。在课程结束时,通过批改他们的作文发现,虽然两位学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D君的进步跨度明显,已经接近“较优作文”的行列。而C君的进步,大概在5-6分之间,也就是说,跨度并不大。
究其原因,D君虽然底子差,但是看得出他平日里积累了很多素材,每次不同的作文主题,他都能联系到新的政策或时事热点,也经常引用一些古诗名言,特殊的结构句式等,进而增加文章亮点和深度,之前的错误得以纠改,进步是显著的;而C君在短期之内,能积累到的素材是极其有限的,并且没有养成习惯,对于素材的运用也不够灵活,因而短期提升相对困难。所以说,无论当前状态如何,只要你决定了参加考试,要进行备考,素材的积累工作就应该一日一日坚持下去,最后的收获一定是可观的。
【行测】考试内容包括五个专项,分别是常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题量大概120--135道,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各个题型的知识点,加快做题速度。那么对于上班族来说,系统的培训班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行测考察的内容繁杂,各个专项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言语理解与表达包括逻辑填词,片段阅读,语句表达这三大方面,这块大家不能凭借自己的语感,要学会运用方法,比如一些关键词,逻辑词,行文脉络等,学会略读和跳读,大家做题时可以每道题都分析一下,提升自己的能力。
判断推理包括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以及图形推理,这块考察大家对各类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要记住一些常考的点,发散思维。
数量关系主要考察数学运算,题型可以大致分为九种,分别是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概率问题、利润问题、极限问题、容斥问题、几何问题、数列这九模块,针对这块大家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不能乱选,其实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一个做题技巧,大家只要记好公式,识别好题型,再进行专项的练习,有针对性的突破,相信大家都能掌握好。这部分每道题分数都比较高,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再者是资料分析,这块比较简单,解题思路并不复杂,大家主要把握好一些阅读技巧,针对复杂算式掌握好一些巧算方法就可以很快突破这一大专项。最后是常识,常识部分需要大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大家平时要注意积累,多关注时政热点,记一些比较重要的笔记。
总之,行测的学习还是要找好方法,多刷题,提高自己做题的敏感度,刷完题之后要注意总结分析。
上班族除去每天工作的8小时之外,就只有早上和晚上这点空余时间,所以大家要尽量学习效率。建议大家可以分三轮来学习和复习~
首先第一轮大家要分专项学习,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掌握好基础知识,把握好题型的特点以及对应的做题方法和技巧,然后进行专项的练习巩固,学会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搞清楚,做好错题本。
前期打好基础之后,第二轮开始强化练习,也就是刷题,通过不断地做题,总结归纳,发现自己的薄弱项,再进行针对性练习,要学会把握出题人的思路,掌握更多的做题技巧、方法和规律,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量变引起质变,其实行测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刷题的过程。
第三轮考前冲刺阶段,建议大家刷套题为主,多做一些真题,注意时间做题,周末有机会还可以叫朋友帮你看好时间,因为别人掐时间更有一种紧张的氛围。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大家集中精神,更好地适应正式考试。
想看更多公考技巧、申论范文等,记得关注“申论一点通”微信公众号(ID:shenlun1dt)
看了这么多的回答,作为刚备考的小白来讲,是不是有种官方定义的感觉,还是不知道公务员考什么。还记得小航宝第一次接触公考的时候,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然而并不懂官方这些定义考的内容到底是啥!直到有一天,我碰到了二瑞老师(头条号:笔航公考刘二瑞),一句话就让我明白了复习的方向是什么。
“你去找几套真题做做!”二瑞老师发了一段语音消息给我。(这波广告怎么样?)
言归正传,其实小航宝今天要说的就是,公务员考试测评内容,你从真题里就可以很清楚的明白,再去理解考试大纲里的这句话就更加透彻了。
笔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申论》。其中在行测科目的题型设置上主要包括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而《申论》试卷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满分100分。
面试一般就是结构化面试。什么是结构化面试,看下面这张图,各位考官正视的方向就是你的座位,后面还架了个摄像机(假装在抖音系列~尽情释放自己)
严肃的翻译上图:正对面的是考官,左右两侧,分别是记分员、计时员,和监督员。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或者留下你的问题,让我知道你来过。
你的转发,我的1w+。
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和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笔航公考 (bihanggk )你好,华图在线作为专业的公考教育培训机构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公务员考试的笔试部分主要包括行测和申论两个科目,其中行测由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个版块组成。行测为客观题,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申论为主观题,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公务员考试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考核的知识面上至天文下到地理,对考生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很多同学在备考之前就买了一大堆参考资料,认为买的越多越有用。但其实书不在买的多,在于买的巧,“书海”政策有时候会无形增加你的复习压力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时候要学会科学购买参考资料,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当然有些资料是必须买的,包括各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点、历年真题、刷题集等,例如华图在线的《公务员考试5100题》、《申论新时代》等等,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报一个系统的课程,里面包含全套参考图书和资料,就不用为买哪些书发愁而占用太多备考时间啦!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更多公考资讯和备考干货,欢迎关注头条号华图在线!
考试科目公共科目:行政能力测验 、申论
加试科目:
①外语水平考试: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教育部、商务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全国友协、中国贸促会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
②专业知识: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
③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单选、多选),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考察方面包括职业素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相对于省考较难
果然,数学一直都是关注点,关注度超过了所有的学科。今天晚上我已经看了很多的回答了,今年的高考难吗?
其实不难。
大家可以看下网上的试卷。
纵观全卷,总体和往年差不多,难易适中,刚开始的几题都是送分题,当然,每个题型的压轴题确确实实有难度,但压轴题也有分几小题,你做对了前一两个,照样可以得大部分的分数。
为什么每年高考数学都说难,但分数出来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低呢?因为大部分的学生把目光都投入到压轴题上面去了,又是高考,本来就紧张,一题不会,两题又想不出来,出来后就说难了,还有好几题不会做。
其实不必紧张,高考试题是有区分度的,易中难比例是7:2:1,把握住容易题和中档题,那么你的分数可以到110分左右,对于一般考生来讲,压轴题确实不好做,思维和计算量都比较大,在短时间想不出来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放松心态,制定好高考得分计划,容易题一题不漏,中档题不放过,压轴题随缘,心态好了,思维就打开了,做题就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