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保密沟通。员工选择辞职,必然有其原因。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员工因为什么辞职,辞职的目的是什么,以便对症下药。通常,在与员工沟通前,应进行充分准备。
1、首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人。
2、其次,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这两点的选择以保密为首要原则,这样能给员工改变主意的余地。
3、最后,要推断出员工辞职的几种可能,并且要针对推断的结果制定不同的谈话策略,以增强谈话的成功率。
在与员工沟通时,要推心置腹。初次沟通时,应侧重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以咨询为主,尽可能全面的掌握员工辞职的真实原因。
前几天我们说了“他人”,今天我们说说“格局”。
“格局”可能听起来有点“虚”,我们先从一个具体的问题着手:
你很重视的下属来找你辞职,怎么办?
一般来说,做为管理者的你听到这个消息,可能会先有点震惊,接着可能会愤怒:
白瞎我这些年这么培养你,你丫怎么能说走就走?
宁向东先生讲了一个他朋友的真实的例子:
据说他朋友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一肚子的见识和想法,觉得回国以后应该可以施展一番。
但是,回国半年,没有任何领导和他谈过话,领导们完全把出国当成了一次奖励,而忽视了他自我实现的动机。
所以,半年之后,他提出辞职。领导很不高兴,大家闹得也不是很愉快。
后来,本来有些歉意的他,渐渐地,连歉意也没了,他和原来的单位渐行渐远...
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的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面对类似的情况,他会怎么做?
据说有一次,王永庆的一个重要下属为了更高的收入,答应了另外一个企业的邀请去做老大。
他向王永庆两次提出了辞职,王永庆都表示不同意。
第三次,他再次向王永庆当面请辞。中国人讲“再一再二不再三”,再三请辞,那就是去意已定。
于是王永庆和他进行了很长时间的面谈,然后追问了详细原因。
这个人说:“那边的收入让我无法拒绝。”而且他还怕自己犹豫走不掉,已经签了工作合同,拿了人家的钱,用我们的话说就是覆水难收。
所以,如果他现在反悔,将在业界身败名裂。
如果换做你,是不是有点想让他身败名裂?
的确,这大多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想法,但“经营之神”王永庆是这么做的:
他很平静地和这位辞职者坐下来,就他要去的那家新企业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历数这家企业经营上的利弊和解决之道,帮助这位下属出了很多主意,几乎是倾囊相授。
在分析了两个小时之后,王永庆对那位辞职者说:“你如果这样做,应该可以把那家企业搞好,你是台塑的人,不要给台塑丢脸。”
王永庆又说,“两年的合同期过了,你如果愿意,就回来”。
谈话结束以后,中午饭时间已经过了,离晚饭的时间又还早。王永庆怕他饿肚子,特意让人给他准备了吃的,吃完了才送他离开。
这,就是“格局”。
中国文字里面的“格”,是一个动词,是“认识”的意思。
“格物致知”,就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的意思。
“局”,就是人和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以,“ 格局”,就是把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都看透。
把事情看透,就不会为一些细节所困扰,这也叫做“想开了”。
想开了,自然就有了大器量,有了宽广的胸怀。
当一个你一门心思想重用的爱将,跑过来提出辞职,无论原因如何,你肯定会心生不满。
如果对方是经过深思熟虑作出决策的人,你的愤怒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坏了关系,伤了友情。
如果你能跳出这个情境,像局外人一样,帮助这个辞职者分析前途,就会把处理辞职,变成一次关系经营。
据说所有从台塑出去的这些人,不管后来在台塑之外取得多大成就,还是会以“台塑人”自居。
本质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互惠合作的关系。
社会中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某种形式的社会交换,都要遵循互惠原则。
一个人之所以在一个组织中就业,就是因为这个组织有助于实现自己某个阶段的愿望。
一个员工只有感受到他和所在的组织存在着社会交换的时候,他才会强化跟这个组织的纽带关系,提升自己对组织的情感、履行对组织的承诺,努力提高业绩,并且帮助组织中的其他成员。
否则,他就会选择离开,这就是辞职的本质。
因此,辞职可能是辞职者本身满足自己愿望的一个起点。
有一份研究报告说:对于职场的新生代,他们一生中所从事的工作将会越来越多,转换工作的频率也会越来越频繁。
离职将会成为一个职场中的常态。
在咨询行业里面,越往上,晋升越难,位子越少。
与此同时,在咨询的过程中,被客户看中并且挖走的机会非常多。
所以,咨询行业的离职率和流动比例是非常大的。
麦肯锡、埃森哲都有一个人数众多的离职员工交流平台。
埃森哲的平台现在已经有了超过30000人的离职员工,这些员工通过这个平台关注自己的老东家。
同时,他们还根据网站上的招聘信息为公司推荐新人。
在未来竞争中,企业能不能胜出,其实不仅取决于内部有多少资源,还要看企业在外部能够利用多少资源。
离职员工,是企业重要的外部资源。如果你真正懂得了社会交往的互惠原则,就可以用另外一种心态与他们建立新型的关系。
因此,当员工提出离职后,可以像招聘新人一样进行离职面谈。
最好根据他们的能力、在职表现和未来发展路向,决定是由哪一级进行谈话。
谈话的目的是:留不下人,就留下“心”。
若可能的话,可以在公司的支持下,由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与离职员工的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的本质是互惠合作,公司要切实为离职的这些人员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收益,要有吸引力。
同时,时刻注意保持这一平台有一个好的的情绪状态,防止它成为瓦解公司队伍的一个通道。
总结一下:格局影响观念,观念决定招法,而招法会决定结果。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
接下来,我们继续说:公平。
往期文章:
80后、90后到底要怎么管?
一切管理,都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
人,一切管理工作的中心
管理学是一种“ 破局” 的智慧
本文核心观点内容出自
得到APP《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我曾经所说的,可能都是错的
小鑫说点事儿
2018.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