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中铁四局全称是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是具有综合施工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骨干成员、标杆企业。在中铁四局工作,尽管是劳务派遣,但是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途。
中铁四局是国有企业,自身实力雄厚,拥有业内最强的综合施工能力资质,可以从事公路、市政、房建、机电安装等工程项目。中铁四局业务范围很广,不仅在国内有诸多的业务。在国际市场上,也拥有很大的市场,在20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或正在施工铁路、公路、房建、水利等工程百余项。
中铁四局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优质的项目质量,取得了很多珍贵荣誉,包括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国家"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等,拥有国家专利25项。
在这种大型国有企业工作,不愁工作没成绩,前途非常的好。
中铁四局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中铁四局现有员工 23000 余名,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100余人,各类技术工人7400余人,享受国家、部、省特殊津贴的有55名,享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有53名。
作为普通的职工,技术员的平均工资在3700元左右,施工员的平均工资在4700元左右,工程师的工资在6200元左右。在工资之外,他的福利待遇也很好,法定节假日的工会福利很多,有带薪休假,在外施工人员,有探亲假,并报销往返的路费。出差有一定的补助。
当然,作为劳务派遣,工资可能要比正式的员工工资低一些,但是福利待遇是一样的。
中铁四局是国有企业,也是上市公司,它的员工招聘不像公务员、事业编这类招聘那么严谨。企业有权自行招聘员工。
中铁四局招聘人才,在常规的校园招聘和社会人才招聘以外,还针对内部员工进行内部招聘。
当然,中铁四局内部招聘虽然是针对内部员工的,但是招聘也是相当的正规和严格。应聘者必须是内部职工,具有基层工作经验,并具备招聘需要的各种条件。
这种内部招聘是对员工的一个大福利。但是并不代表人人都可以转为正式职工。要想转正,你必须加倍的努力工作,不但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加快创新,能创造出骄人的业绩。成绩才是自己转正的最有利条件。
这就为劳务派遣人员转为正式员工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对于劳务派遣人员来说,这是最大的福利,也是在中铁四局继续工作的最大期盼。
在中铁四局,虽然是劳务派遣,但是工资待遇、企业环境等各方面条件都非常的好,跟关键的是具备转正的机会。
好久没做头条回答了,看到跟自己本职业有关的话题,进来聊聊。
我们家,到我这,算是第四代铁路职工,我老爷爷那时候是在建国前,没有什么铁路工人身份啥的,那个年代,活着就挺好了,铁路职工基本就是一农民工!
我爷爷是1950年就业铁路,在机务段的外勤车间,那时的铁路职工收入很低的,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缘故,铁路的微薄收入却能够养活一大家子人。在1978年,我父亲顶替我爷爷入职铁路,也是在机务段,干了一辈子机车检修,今年65了,退休工资大概四千多一个月,我妈也是机务段检修车间退休,也是在1978年顶替我姥爷就业铁路的,由于工龄并不长(1978年就业,2006年退休),现在的退休工资也就三千多一个月左右。
我呢,受父辈的影响,于1996年考入铁路技校,1999年毕业后入职车辆系统,到现在工龄20年了,工资收入平均下来大概一个月六千左右吧,我对象也是铁路职工,工资收入跟我基本上差不多!
个人情况就简单介绍到这,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1,工作稳定。入职铁路,最起码一个铁饭碗算是基本到手。只要在工作上别犯致命的错误(例如4.28大事故)之类的,基本都能平稳退休。
2,收入稳定。铁路职工每个月十七八号开工资,不用担心工资拖欠。收入虽然不高,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温饱还是没任何问题的。
3,医疗保障。铁路在职职工的医疗补贴很完善,医保目录内的费用,路局的二次报销和段的三次报销,基本覆盖了医疗花费,最终个人承担的,也就2%-5%之间。当然,视各路局情况不同。
4,五险一金。铁路的公积金是按年收取的12%缴纳的,养老也是按照实际收入缴纳的。济南局1999年以后就业的,由于没能享受福利分房,所以有房租补贴。在此基础上,还有企业年金的储备,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种福利。
总的来说,铁路职工的保障挺全面的,最基础的五险一金+补充医疗+直系亲属补充医疗+大病补充医疗+房租补贴+企业年金。
再来说说缺点
1,晋升难度较大。铁路内部的人脉环境比较复杂,有关系的晋升会比较顺利,其他的,除了能力还要看你会不会做人!
2,基层职工工作压力太大。在工作期间会面对各种监控设备、录音笔、行车设备、GSM手机等,各种学习、考试、培训、检查等等数不胜数、应接不暇!
3,管理相对落后。在铁路,领导基本靠说、管理基本靠罚。其实,检查组的压力也很大,因为他们有扣款任务。所有的规章制度基本都是对应处理等级和罚款金额的!
4,工作时间不好。在铁路上班的,估计大多数都是倒班,有上24休24、有三班倒、有四班倒、有上三天休三天、或是上几天就休几天。大多数工种(特别是行车口)都面对熬夜的情况。
5,劣币驱逐良币的国企通病现象比较普遍且难以改善!
可能会有很多人说铁路这不好那不好的,其实,每个单位、每个工作,都有各自的利弊,适合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