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导游人员日常交往的礼仪原则_导游员服务态度的基本要求(也称八字方针)是什么

内容导航:

  • 导游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导游人员的服务态度?
  • 导游工作的基本条件
  •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有哪些基本内容?
  • 一、导游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在我国,从事导游职业的公民须具备相应条件才能进行导游活动,经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是从事导游职业的前提条件;依法取得导游证是进行导游活动的必备条件,没有取得导游证,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导游活动;陪同旅游者旅行、游览,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和其他旅游服务是导游人员职业的具体内容。
      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与导游证相分离,是经过我国管理导游队伍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也是颁布导游法的国家一般采用的做法。
      其意义表现为:第一,实践证明,实行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与导游证相分离的制度,可以为导游人员队伍的发展储备一大批具有导游人员资格、但未具体从事导游业务的人才,有利于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也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导游人员资格与导游证是可以分离的,导游资格是每一个有志于成为导游员的公民从事导游职业的前提条件,是衡量一个公民是否具备导游业务所应当具备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观念等基本素质、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游人员除需具备上述资格件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导游实践经验和技巧,独立工作的能力、热心为旅游者服务的态度,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导游人员资格与导游证相分离制度,是世界上一些颁布导游法国家的成功经验。
      三、从事导游职业应遵循的原则(务必记住)
      从事导游职业应遵循的原则,是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的基本原则,是规范导游人员职业的标准和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从事导游职业的保障。
      (一)导游人员依法进行导游活动受法律保护原则
      导游人员在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人身权和其他权利应受国家保护。导游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这是充分发挥导游人员作用的关键。没有取得导游证的人员,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导游活动,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二)导游人员应依法进行导游活动,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遵循职业道德原则。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应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其行为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珍惜国家荣誉,维护国家尊严,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既热情友好、谦虚谨慎、宾客至上,又保持中华民族的气节,做到自尊、自爱、端庄、稳重、不卑不亢、一视同仁。
      (三)从事导游职业不受地域限制原则
      每一位符合从事导游职业的导游人员都是中国的导游人员,其活动范围限定在中国境内,在境内不受身份、户籍、省份的限制,只要在旅行社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就可以在当地从事导游职业。
      四、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
      (一)导游人员资格
      资格,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条件、身份等。
      导游人员资格,是指从事导游职业,在导游活动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人员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导游人员资格是一个导游员从事导游工作生涯的起点,是从事导游职业的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取得导游人员资格的人,才能申请导游证,并以导游人员的身份进行导游活动。
      我国对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明确规定 。1987年颁布的《导游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确立了导游考试制度,之后又不断完善。

    二、导游人员的服务态度?

    一,自尊自强,敬业爱岗
    所谓自尊自强是指导游人员应当具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所谓敬业爱岗,对导游人员来说,敬业,就是敬重从事的旅游服务业;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从事导游职业的人都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热情友好,宾客至上
    热情友好,宾客至上是旅游工作最显著的一个职业特征,也是旅游工作者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不卑不亢,光明磊落
    不卑不亢就是导游人员要正确对待自己和自己的职业.我们导游人员的工作虽然是服务性工作,但是高尚的,我们的人格,地位与旅游者是平等的,切不可表现出自卑情绪,以至于低三下四,盲目崇洋;另一方面,切不可妄自尊大,贬低别人.当对方的言行有损于我们的国格时,导游人员应理直气壮,坚持有理,有礼,有节的原则,维护祖国的尊严.
    光明磊落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待旅游者要一视同仁,不因其国籍不同,地位不同,贫富不同,肤色各异等而厚此薄彼;二是不搞小动作,行事要落落大方,要给旅游者以"信任感".
    真诚公道,信誉第一
    真诚公道,信誉第一是正确处理旅游业与旅游者之间实际利益关系的一项行为准则.
    五,意志坚定,沉着冷静
    导游人员在旅游者面前应时时处处表现出充分的自信心和抗干扰能力,坚定
    不移地维护旅行社的信誉和旅游者的正当权益,坚决要求相关服务方面不折不扣地按事先达成的合同或合作协议提供各项服务.
    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导游人员应沉着,冷静地分析问题,果断,坚定地采取适当措施处理问题,使事件的影响或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既是行政和法律的要求,又是道德规范的要求.
    导游人员应自觉遵守下列禁止性规定:
    1,严禁嫖娼,赌博,吸毒;也不得索要,接受反动,黄色书刊画报及音像制品.
    2,不得套汇,炒汇;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海外游客兑换,索取外汇.
    3,不得向游客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游客的物品;不偷盗游客的财物.
    4,不能欺骗,胁迫游客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游客消费.
    5,不得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游客索要小费,不准因游客不给小费而拒绝提供服务.
    6,不得收受向游客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经营者的财物.
    7,不得营私舞弊,假公济私.
    廉洁奉公就是不贪,不占,不损公肥私,不化公为私,一心为公,秉公办事;
    就是处处为国家和集体利益着想,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抵制不正之风,维护旅游业的声誉.
    七,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旅游服务是关联性强的综合性服务,虽是旅游接待服务的重要环节,然而靠
    导游人员单方面难以完成旅游计划,必须与许多部门,单位,企业或个人进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一旦发生矛盾和冲突,导游人员应以大局为重;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导游人员要委曲求全,尽量做好耐心解释工作,力争各方的谅解和合作,这样才能确保旅游服务的质量.
    八,身心健康,积极向上
    导游工作是一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高度结合的工作,工作纷繁,量大面广,流动性强,体力消耗大,而且工作对象复杂,诱惑性大.因此,导游人员必须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否则很难胜任工作.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平衡,头脑冷静和思想健康四个方面.
    总之,一名合格的导游人员应精干,老练,沉着,果断,坚定,应时时处处显示出有能力领导旅游团,而且工作积极,耐心,会关心人,体谅人,富于幽默感,导游技能高超.
    九,文明礼貌,仪容端庄
    礼貌待客是导游员的职业内功."不学礼,无以立",礼貌待客是对导游员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的要求,更是对导游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导游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要求导游一定要注意穿着得体,离开了得体的穿着就谈不上导游员的文明礼貌.我国的导游员还没有统一的着装,然而每一个导游员都要认真把握自己的着装问题,把着装看成是关乎"德诚于中,礼行于外"的大事情.
    十,耐心细致,优质服务
    耐心细致是衡量服务人员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的一项重要标准.导游人员待客要虚心,耐心,关心要细致入微,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真情".
    所谓优质服务应该是规范化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是高效率,高附加值的服务.

    三、导游工作的基本条件

    导游的工作主要是:
    (一)根据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合同或约定,按照接待计划安排和组织游客参观、游览;
    (二)负责为游客导游、讲解,介绍中国(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
    (三)配合和督促有关单位安排游客的交通、食宿等,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物安全;
    (四)耐心解答游客的问询,协助处理旅途中遇到的问题;
    (五)反映游客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安排游客会见、会谈活动。

      职业道德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一般而言,导游人员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教育过程中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和总和。简而言之,就是指所有的导游人员在导游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主要由导游职业道德,导游职业责任,导游职业态度,导游职业纪律,导游职业技能,导游职业良心,导游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可以概括成以下几句话:遵纪守法,敬业爱岗;优质服务,宾客至上;真诚公道,信誉第一;不卑不亢,一视同仁;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好学上进,提高业务。
      素质要求
      导游人员良好素质的标准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导游人员。其素质要求基本可以将其归纳为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六个方面。

    四、导游人员职业道德有哪些基本内容?

    热情、周到、主动、耐心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