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对《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以下简称修订草案修改稿)进行立法听证山东省七大员延期。通过立法听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群众、专家学者、行政管理部门等方面的意见,对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进行深入论证,使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更加符合我省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7月19日上午山东省七大员延期,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对《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举行立法听证会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良在会上强调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山东省共有未成年人2223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1.9%,他们的成长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山东省七大员延期。海报新闻记者在立法听证会上了解到,此次立法听证会主要聚焦加强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惩戒校园欺凌、规范校园周边环境、防范沉迷网络、规定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推动残疾未成年人接受教育七方面内容,听取立法意见。
看点一:对未成年人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山东省七大员延期。如何通过立法推动和保障未成年人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修订草案修改稿中明确了,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应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等内容。
济南汇才学校(小学部)大队辅导员宋晓晓认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场域,可以通过用好课程、活动、阵地、网络四大载体推动这一规定的落实山东省七大员延期。第一,学校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开发校本课程,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校本化。第二,通过依托“烈士纪念日”“国庆节”“雷锋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第三,进行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文化墙和宣传栏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渲染作用。第四,关注网络育人赋能的作用,例如通过网络思政课、云班会等多种形式,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以可视化、互动化、个性化的方式找到新时代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流量密码”。
山东省关工委办公室四级调研员曹晶晶建议:“在用好山东红色资源上下功夫山东省七大员延期。注重用好沂蒙精神、胶东红色文化等红色资源。依托基地开展青少年“学党史、游基地”网上答题等活动,并借助3D影像、网络虚拟等技术,让红色文物、红色历史‘活起来’‘走出去’。”
看点二:学校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系着孩子自身的未来、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山东省七大员延期。修订草案修改稿第十八条、第十九条对学校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规定,例如学校应当建立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学校应当完善未成年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和早期干预机制等内容。
“总体上说,条例修订草案进一步优化明确了学校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对当前日益严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七大员延期。”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张景焕认为,特别是条例第十八、十九条对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中的义务做了明确规定,贴近实际,反映出条例制定调研充分,可行性较强。同时她也建议,学校应设立“班主任发现——心理健康教师介入干预——责任校长处置与向上级报告”的心理健康三级干预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危机干预体系,及时发现,早期恰当处置。还要进行班主任有心理健康意识的普遍培训和针对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培训,从而了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发展特点以及主流的治疗和干预方法,设计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遏制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恶化趋势。
看点三:对实施校园欺凌的未成年学生的具体惩戒措施
近年来,校园欺凌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针对这一社会现象,修订草案修改稿中新增了惩戒校园欺凌的相关内容: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采取训导、要求遵守特定行为规范、参加特定专题教育、参加特定校内服务活动、接受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等适当的管理教育和惩戒措施,并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处分山东省七大员延期。
山东国曜琴岛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王海波认为,该规定内容依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并参照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教育部令第49号),于法有据山东省七大员延期。以立法的形式对校园暴力实施者的具体惩戒措施进行明确规定具有必要性,将最大程度上遏制校园欺凌实施者的行为,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在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同时也为家长、学校和相关部门提供具体的行为指引。同时,条例规定的具体惩戒措施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学校及家长全面了解实施校园欺凌的未成年人的心理模式及行为方式,这不仅是对于施暴者的惩戒,更有利于帮助施暴者及时改正自身行为。他积极展望道:“该条例的规定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相信该条例颁布实施后,将会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济南第五十六中学校长潘宁则建议,要对条例中“要求遵守特定行为规范、参加特定专题教育、参加特定校内服务活动”中的“特定”二字作出更为明确的界定,以便学校更好地执行和落实条例内容山东省七大员延期。
看点四:对学校、幼儿园周边环境优化以及向未成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安全要求
校园周边环境关系着学生学习、交通、饮食等方面的安全,是许多家长关心关注的地方,此次修订草案修改稿中也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规定山东省七大员延期。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分别规定了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的场所类型,以及对剧本娱乐等新型娱乐经营场所的经营要求。
济南市历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郭德芳认为,根据条件修订草案,进一步优化明确了学校幼儿园周边场所设置的限制,针对近来新涌现的娱乐业如剧本杀等做出了规定,对于医美、文身、电子烟等有向未成年人蔓延趋势的现象也做出了明确限制,贴近实际,反映出条例制定调研充分,可行性较强山东省七大员延期。
她也建议,应明确规定中所指的“周边”范围,以及发现学校、幼儿园周边设置法律、法规规定的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或者销售网点时,所应“采取应对措施”的主体和应对方式,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新型娱乐场所的监管措施,以及对未成年人吸烟、饮酒现象的督查山东省七大员延期。
看点五:就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山东省七大员延期,规定了政府有关部门的保护职责、强化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
互联网时代,人们都习惯于从网络获取信息、了解世界,未成年人网民群体日益庞大,同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现象也日渐凸显,对此,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第五章,共用了六条内容,明确了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网信部门、公安、教育、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卫生健康等部门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职责,以及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行为进行的预防和干预手段山东省七大员延期。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相关要求。
听证会上,未成年人代表郭世奥认为,怎样帮助青少年适时适度、合理安全地使用网络成为当务之急山东省七大员延期。
未成年人家长代表郭继辉也坦言家长也需要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在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时,帮助他们识别网络陷阱和防范网络攻击等风险,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和道德自律山东省七大员延期。
临沂市罗庄区网信中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室主任王咏歌说,据他们的现场调研,仅在10到13岁(3—6年级)的未成年人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主要娱乐方式是手机网游,甚至这是唯一的娱乐方式山东省七大员延期。对于游戏的防沉迷模式,孩子们也都有规避的办法,“这意味着规避、破解网络游戏的人脸识别程序和防沉迷系统、向未成年游戏玩家租售游戏账号牟取利益等新型网络违法犯罪依旧存在。”他认为,除了家庭、学校、网络平台、监管部门等依法履行主体责任外,应继续完善公安机关等相关执法部门加大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力度的法律规范,在法律层面有效震慑不法分子,切断影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渠道。
看点六:总结山东省七大员延期了公、检、法、司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工作联动经验
修订草案修改稿用了第七章一章的篇幅,对公、检、法、司部门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联动,联合法律援助机构对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发挥各自职能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内容作出明确山东省七大员延期。并规定了社区矫正机构、专门学校、有关社会组织的功能职责。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罗莹介绍了实践中好的经验方法:一是,对因遭受犯罪侵害、监护缺失等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综合运用心理疏导、民政救助、社会关护等手段提供司法救助;二是,关注有不良行为或者苗头倾向的未成年群体,及时委托社会服务机构对有苗头倾向的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跟踪帮教,从源头预防和减少“问题少年”的出现;三是,公检法在执法办案中对于社会监管方面的漏洞,通过制发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公安提示函等方式,及时堵塞监管漏洞山东省七大员延期。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中规定的公检法等部门工作职责,建立了未成年人联动保护机制。另外,还有司法救助、校园安全先议等都是比较好的制度。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董亮建议,增加“拘留所、看守所等羁押场所,对被拘留、逮捕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的内容,防止未成年人在羁押场所与成年人混管混押,从而“交叉感染”上不良习惯山东省七大员延期。他还建议增加“探索建立包括临界预防、保护处分、家庭教育在内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等内容,对具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行为、涉罪等罪错行为的未成年人区分不同情况,分别由不同职能单位进行处置,建立具有我省特色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机制。
看点七:推动残疾未成年人、孤独症未成年人入学接受教育
为保障残疾人权益,助力残疾未成年、孤独症未成年健康成长,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修订草案修改稿第六十四条至六十六条,对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残疾未成年人、孤独症未成年人接受教育进行规定山东省七大员延期。
天桥区妇联副主席王巍认为,本次修订草案修改稿就推动残疾未成年人、孤独症未成年人入学接受教育进行的相关规定,是地方法规对特殊未成年人教育的支持保障,是《宪法》中“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权”的具体体现山东省七大员延期。
在实践中,由于孤独症儿童除智力外,还存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情绪表达等情感、认知障碍,对于孤独症儿童“入学能力”“适应校园”环境的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还需尽快明确完善山东省七大员延期。王巍建议,采用科学明确的评估标准是保障有能力的孤独症儿童上学的前提,也是执法司法的参照依据。
济南市天桥区鹤琴硬化幼儿园教师张乐建议补充,“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应当支持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开展学前教育山东省七大员延期。”以此在幼儿园统筹规划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加强师资建设的同时,鼓励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担任资源教师,具有特教资格证的专业教师担任随班就读指导教师,为其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
来源:易瞰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