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
在隋末的起义队伍中,李密和他率领的瓦岗军一度主导天下局势,曾占据了隋朝大部分地区,甚至兵至洛阳城下,差点代隋自立,但仅仅在一年后,瓦岗军便彻底灭亡,李密也被斩于熊耳山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李密佣兵数十万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麾下更是有秦琼、程咬金等名将,为什么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走向灭亡?
从"流浪汉"到"皇帝要探寻李密和瓦岗覆灭的原因,得从瓦岗军的起势说起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今瓦岗寨的纪念碑
因不满隋炀帝的暴政,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在这其中,翟让在瓦岗寨领导的一支起义队伍就是瓦岗军的前身,此时刚刚创立的瓦岗军只有不到万人,根本无法和其他势力抗衡,但是李密的到来,让瓦岗军迅速壮大,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李密在被赶出宫后,一直流浪在社会各界,直到被他的好友王全伯介绍到瓦岗寨,才有了一个安身之所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初来乍到的李密很快以熟读兵书,有胆识而被翟让赏识,进而被奉为军师。成为军师的李密很快便指挥起义队伍取得了数次小型战事的胜利,渐渐地在瓦岗内部站稳了脚跟并有了自己的追随者。
隋炀帝杨广
此时的李密,在经历了隋炀帝的冷眼相待后,在瓦岗寨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归宿,他决定将心血都倾注于瓦岗军,立志要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瓦岗首领翟让是一个心存仁厚的人,这样的人不适合带兵,更适合做一个文官,而他也有自知之明,在看到了李密的才能后,便决定退位让贤,由李密接管瓦岗军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今滑县的瓦岗军点将台遗址
于是,李密便成为了瓦岗军的首领,在他的带领下,瓦岗军一路所向披靡,先后攻下了濮阳、汤阴等地,每行军之一处,当地百姓纷纷响应,使瓦岗军的规模迅速的扩张开来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看着起义队伍逐渐壮大,李密觉得一个瓦岗军的名头已经不足以形容庞大的队伍,于是在公元617年,登基称"魏公",封翟让为上柱国,并改年号为"永平",还有模有样的设立了三司六卫,颇有一种小朝廷的模样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程咬金
这件事使得李密的名声变得愈发响亮,河南大部分州县望风而降,纷纷加入瓦岗军,自此瓦岗军的规模已经从当初的不过万人扩张到了十万以上,一举成为中原地区最强的起义队伍,并且吸收了诸如秦琼、程咬金这样声名显赫的将领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按理来说,这样的瓦岗军必将势如破竹,一举攻入隋大都,然后灭掉其他起义力量,一统天下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然而,仅仅在辉煌了不到两年的时间,瓦岗军便彻底的覆灭了,这又是为何?
瓦岗军点将台遗址
忘恩负义不得人心
当我们站在后世的角度上来分析,就会看到,其实在导致李密和瓦岗军灭亡的原因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并不在于外部原因,而在于李密个人的决策失误,以及军队内部的四分五裂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李密虽然熟读兵书,掌握十万兵马,但是在权术方面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愚笨之人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在翟让将代表着权利的权杖交给李密时,就引起了军内元老和翟让兄弟的不满,特别是在李密"登基"后。于是他们便密谋除掉李密这个外来户,把大权把持住在自己手中。
隋朝末年群雄割据示意图
但李密得知后决定先发制人,便设计杀害了翟让和一众元老级人物,独掌大权,但是此举却把本就不合的瓦岗军内部彻底地分为了两派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而且,在将士们的眼中,李密杀翟让的举动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奸邪小人,再加上李密是一个外来户,因此瓦岗军内部的分裂趋势愈演愈烈。
此后,虽然李密取得了绝对的统治权,但是却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祸根,而且后来李密在走投无路时,几乎没有人敢接纳他,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李密既然能杀了翟让,那就有可能杀了他们,事实证明,一个忘恩负义之人不管到了哪里都是被人鄙弃的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瓦岗军作战形势示意图
成为世家门阀的"弃子此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李密得不到关陇贵族集团的支持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关陇贵族集团在隋朝时期可谓是叱咤风云,隋朝的前身北周,其建立者便是出自该集团,而且隋文帝杨坚和后来的唐高祖李渊也是出自关陇集团,可以说,关陇集团影响中国历史长达三百余年之久。
而李密,虽然也出自关陇集团,但是却得不到支持,是因为在隋炀帝即位后,对关陇集团内部的利益划分进行了重新分配,李密的家族就是在这次分配中衰落了,自然也就不被支持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瓦岗军开仓济民
但是李密并不是没有机会重新回到关陇贵族的视线中,因为起初他参加了杨玄感的起义军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这个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功臣杨素的儿子,受到关陇贵族的支持,李密若一直跟着他征战,未尝不会得到大力支持。
但可惜的是,这个杨玄感,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莽夫,只知道冲锋陷阵,而对用兵之术一窍不通,虽然他有背后门阀的支持,但也经不住他这样胡折腾,渐渐地,杨玄感便从起义主力军中被剔除了出去,李密也只得另寻高就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瓦岗寨遗址
致命失误致使元气大伤
纵然李密熟读兵书,也打过不少胜仗,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李密也有失误的时候,但是他没想到,这一次决策失误让瓦岗军元气大伤,此后更是接连战败,这一决策便是和宇文化及的起义军交战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并杀死隋炀帝,隋朝宣布灭亡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此时李密已经把兵临洛阳城下,准备一举攻下洛阳,但是却听到了隋文帝被宇文化及杀掉的消息,于是便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宇文化及
在宇文化及率军出城后,便攻打黎阳仓,让李密以为宇文化及是来和自己争天下的,顿时将自己所有的精锐部队都投入到与宇文化及的斗争中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但是他错了,因为宇文化及一行人之所以谋反是因为他们思乡心切,急于回到关中地区但无奈隋炀帝不准,才起兵造反。
隋朝末年粮仓位置示意图
虽然李密不知道这些,但是他也完全有机会避免这场战争,因为跟随宇文化及的这些士兵,其心思全都不在打仗上,而且在数量上也和瓦岗军相差甚远,完全不能对李密造成威胁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以李密在军事上的才能,他不可能看不出这些将士们都无心战事,但他还是下达了进攻的命令,这此决策将会使李密后悔莫及。
宇文化及麾下的将士在面对瓦岗军的紧紧相逼,奋勇血战,但无奈数量差距太大以及粮草不足,终于抵挡不住溃不成军,但李密也损失惨重,他本人更是差点死于刀剑之下,幸有秦琼冒死相救才保住一命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秦琼
而后又与洛阳城内的王世充展开了激烈的火拼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在这次战事中,李密再一次失误了,面对王世充提出的用布帛换取粮草的方法,李密居然答应了。这样一来城内的百姓和士兵有了粮食,更不愿投靠李密,气的李密马上出兵要与王世充决一死战。
于是双方在邙山进行了一场大战,在此战中,瓦岗军一败涂地,被俘虏10万余人,单雄信等将领无奈投降,李密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余部队仓促而逃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此战过后,辉煌一时的瓦岗军彻底覆灭,李密也在不久之后被唐军斩于熊耳山。
命中注定的失败者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
但是除了这些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被后世史学家所忽视,那就是地理环境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瓦岗军地处中原,且绝大部分营地均驻扎在河南境内。众所周知,中原地区一片平坦,几乎没有特别高的山峰作为天堑。这样一来,瓦岗军相当于四门大开,随时都有可能面对周围势力的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李密不得不在周围安排重兵把守,以防其他势力突袭。
瓦岗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可以说,地理环境的因素限制了瓦岗军的发展,而洛阳的久攻不下,也严重妨碍了瓦岗军的征战步伐,因为洛阳在地理环境上南连江淮,北接关中,对瓦岗军的进军路线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此外,瓦岗军面临着左有杜伏威右有窦建德的局面,再加上隋朝的军队驻扎在扬州,随时可以支援洛阳。在这样的步步紧逼下,瓦岗军若攻下洛阳,则还有一战之力,若攻不下洛阳,便没有了丝毫退路。
瓦岗军虽然是在邙山之战中覆灭的,但也是在两年中的各种因素的叠加结果预算员在八大员之内吗。李密杀死翟让不得人心,决策失误导致元气大伤,再加上地理环境的限制,似乎在一开始,就注定了李密和瓦岗军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