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扶贫开发宣传平台)
编者按
日前,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在《人民论坛》(2023年4月下)发表署名文章《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脱贫攻坚的七大员。文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 “三大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的 “六大实效”,把握新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体思路的 “四大措施”,为下一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采取的 “五聚焦”逐一进行阐述。 为加深理解,提高认识,《中国乡村振兴》特精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一文,逐一刊登,以飨读者。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狠抓责任、政策、工作落实脱贫攻坚的七大员。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同比增长14.3%,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11元、同比增长7.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个和1.2个百分点,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更加健全
国家乡村振兴局制定印发《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指南》,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因灾返贫长效机制,推动防止返贫监测数据与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共用脱贫攻坚的七大员。出台应对疫情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4项举措,推动各地落实落细针对性措施,把疫情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降到最低。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建立监测标准年度调整机制,开展两轮防止返贫集中排查,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实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截至2022年底,65.3%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可逐步消除返贫风险。脱贫群众“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保障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
就业和产业帮扶举措更加有效
就业帮扶方面,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支持帮扶车间发展,规范管理公益性岗位,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脱贫攻坚的七大员。2022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到3278万人,比2021年底增加133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59万人;脱贫人口人均工资性收入9710元、同比增长13.9%,占人均纯收入比重达到67.7%。产业帮扶方面,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行动,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5%以上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深入开展产业技术服务,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实施消费帮扶行动。东部省份引导2633家企业到协作地区投资,共建产业园区701个,实际投资1354.2亿元,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落户脱贫地区。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经营性净收入2098元,同比增长22.5%,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14.6%。
对重点区域的倾斜支持更加有力
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国家乡村振兴局制定印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谋划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脱贫攻坚的七大员。配合有关部门,选派科技特派团,开展教育、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深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搬迁脱贫群众实现务工就业407万人,比2021年底多3.5万人,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协作帮扶进一步深化,东部省份向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30.9亿元,互派干部3146人、专业技术人员2.3万人。305家中央单位向592个定点帮扶县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689亿元。3740家民营企业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帮扶关系。
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更加深入
国家乡村振兴局认真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乡村建设项目库,建设乡村建设信息监测平台,实行乡村建设任务清单管理,完善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程序和办法,启动“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和乡村工匠培育工程脱贫攻坚的七大员。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9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95%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配合有关部门指导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累计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99个、示范村1992个。大力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开展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有效衔接政策措施更加完善
国家乡村振兴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细化过渡期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开展衔接政策效果评估脱贫攻坚的七大员。协调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650亿元、同比增加85亿元。2022年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945.4亿元、同比多增192.8亿元。积极推动面向所有农户的“富民贷”,新增贷款115亿元。项目库建设和管理更加规范,项目库储备项目61.1万个,储备项目资金规模约1万亿元,纳入年度计划项目开工率100%。驻村帮扶派出单位联村帮扶机制不断强化,18.6万驻村第一书记和56.3万名工作队员充分发挥作用。一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的影音书籍、成就展览等面向社会推出,一系列机制性国际论坛成功举办,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考核评估“指挥棒”作用更加凸显
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工作圆满完成,对综合评价“好”的中西部省份给予衔接资金奖励,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对排名靠后的省份组织进行约谈,并逐省开展调研督导,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难度大的县实行挂牌督办;中西部22个省份对照查摆问题全面完成整改,挂牌督办县全部摘牌脱贫攻坚的七大员。开展2022年考核评估工作,优化指标体系和工作流程,树牢实效导向。各地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责任进一步落实。
来源:《人民论坛》
责任编辑:赵慧阳 陈媛
统筹终审:高凤义
扫码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