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一个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宗教,信奉道教的人被称为道士,他们是修行人,在世间依据大道而行七大员的意思。道士们为了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好的修炼,提出了七报七伤的概念。那么,什么是七报七伤呢?
顾名思义,七报指的是人在世间的各种行为的因果报应,即因果、承负,这种思想也是有依据的七大员的意思。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明了因果链的存在,他认为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无论是福报还是灾祸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不会凭空出现,因此,道教中的因果论颇受重视。
七报就是根据《道德经》中的因果关系进而完善的理论,根据《道经》的记载,前世与今世所有的布施积德,得到了福报,超脱八难,是第一报;凡是以神仙的品行严格要求自己,改掉恶习,得上升玉晨,是第二报;凡是尊师重道,得师承,然后游历四方,得飞游五岳,是第三报七大员的意思。
其余四报大都是修身养性之学,凡是贞洁执道,一心向道,超脱三涂五苦,为第四报;凡博施普济,得礼补上仙,为第五报;凡是忠孝礼敬,做到忠孝两全,以礼待人,尊重老者,可超三涂八难,为第六报;凡怀恶抱奸,口是心非,诋师毁圣,则遭三涂五苦,万劫不复,为第七报七大员的意思。这就是七报。
七伤指的是修道者的七种禁忌,道教认为,学道要比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要难,它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七大员的意思。修道的目的便是与道合真,若要做到这点,首先要达到清静无为,与世无争,尊崇自然,才有接近大道的机会。道士们为了监督自己的行为,提出了七伤的概念,如果犯了七伤,不仅难以登仙,甚至功亏一篑。
根据《云笈七签》卷九十一《回天九霄经》的记载,七伤分别是:一、带真行伪,淫色丧神;二、外形在道,心包阴贼,嫉能妒贤,毁慢同学,攻伐师友;三、饮酒昏醉,损气丧灵;四、心忿口诤,嗔喜失节,五、不依科盟,漏泄天真;六、身履掩秽,气扰精混;七、啖食畜肉,臭气充于脏腑七大员的意思。
在道教中,与七伤类似的规矩有很多,比如道门十规,这些规矩都是前人为了约束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欲望所提出的,现今的修道者更要遵守这些规矩,潜心修道七大员的意思。
得道成仙主要靠的是自己,没有捷径可走,七报七伤是前人总结的修道经验,虽然不是大道本身,但它们是修道的不二法门,祝愿各位道友严于律己,砥砺前行,福生无量天尊七大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