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建筑市政工程包括哪些_市政工程包括哪些

内容导航:

  • 市政工程包括哪些?
  • 市政公用工程包括哪些工程
  • 市政工程包括哪些
  • 市政工程的范围包括哪些?
  • 一、市政工程包括哪些?

    市政是指城市道路、桥梁、给排水、污水处理、城市防洪、园林、道路绿化、路灯、环境卫生等城市公用事业工程;

    包括:

    1、 道路交通工程。如道路、立交、广场、交通设施、铁路及地铁等轨道交通设施。

    2、 河湖水系工程。如河道、桥梁、引(排)水渠、排灌泵站、闸桥等水工构筑物。

    3、 地下管线工程。为常见的供水、排水(包括排雨、污水)供电、通信、供煤气、供热的管线部分及特殊用途的地下管线和人防通道等。

    4、 架空杆线工程。不同电压等级的供电杆线、通信杆线、无轨杆线及架空管线。

    5、街道绿化工程。行道树、灌木、草坪、绿化小品(如街道绿化中的假山石、游廊、画架、水池、喷泉等) 建筑物、构筑物占主要部分的各市政专业工程场(厂)、站、点。

    扩展资料:

    全国市政工程施工工期定额管理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北京、上海、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各计划单列市建委:为便于执行已颁发的《市政工程施工工期定额》,现将《全国市政工程施工工期定额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全国市政工程施工工期定额管理规定

    《全国市政工程施工工期定额》(以下简称“工期定额”)第一本为市政工程,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管道、泵站和驳岸五类工程;

    第二本为公用管道工程,包括给水、热力、燃气、电信和电力五类工程;

    第三本为市政公用厂、站工程,包括给水、污水、燃气和热力四类工程。这三本定额已先后于1989年4月1日、1991年5月1日和1993年6月1日发布试行。为了切实执行工期定额,

    参考资料:

    二、市政公用工程包括哪些工程

    1、 道路交通工程。如道路、立交、广场、交通设施、铁路及地铁等轨道交通设施。

    2、 河湖水系工程。如河道、桥梁、引(排)水渠、排灌泵站、闸桥等水工构筑物。

    3、 地下管线工程。为常见的供水、排水(包括排雨、污水)供电、通信、供煤气、供热的管线部分及特殊用途的地下管线和人防通道等。

    4、 架空杆线工程。不同电压等级的供电杆线、通信杆线、无轨杆线及架空管线。

    5、街道绿化工程。行道树、灌木、草坪、绿化小品(如街道绿化中的假山石、游廊、画架、水池、喷泉等) 建筑物、构筑物占主要部分的各市政专业工程场(厂)、站、点。

    扩展资料

    市政工程的社会背景: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双重转型的新阶段,预计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8-1.0个百分点,到2015年达到52%左右,到2030年达到65%左右。

    城市经济发展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是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这一时间大约在“十二五”中期,届时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都将是6.8亿人。由于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化,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更为强化。

    值得注意的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城乡和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中心区极度繁华,大都市边缘城镇及乡村停滞和衰落。

    百度百科-市政工程

    三、市政工程包括哪些

    市政工程主要包括城市范围内的道路桥梁给排水设施。公路工程主要是联系不同城市之间的道路桥梁工程。

    四、市政工程的范围包括哪些?

    市政是指城市道路、桥梁、给排水、污水处理、城市防洪、园林、道路绿化、路灯、环境卫生等城市公用事业工程:

    1、 道路交通工程。如道路、立交、广场、交通设施、铁路及地铁等轨道交通设施。

    2、 河湖水系工程。如河道、桥梁、引(排)水渠、排灌泵站、闸桥等水工构筑物。

    3、 地下管线工程。为常见的供水、排水(包括排雨、污水)供电、通信、供煤气、供热的管线部分及特殊用途的地下管线和人防通道等。

    4、 架空杆线工程。不同电压等级的供电杆线、通信杆线、无轨杆线及架空管线。

    5、街道绿化工程。行道树、灌木、草坪、绿化小品(如街道绿化中的假山石、游廊、画架、水池、喷泉等) 建筑物、构筑物占主要部分的各市政专业工程场(厂)、站、点。

    扩展资料:

    一、市政工程研究和教学内容

    工程流体力学,给排水理论、技术和设施,城市废水处理和回用,污泥资源化技术,污水厂管理与运行,城市垃圾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城市生态理论,饮用水水源微污染净化处理技术,地下水污染综合整治等,给排水设计优化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城市供气供热。

    二、相关发展

    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已达6.66亿,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亿,占50.32%,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亿,乡村人口减少1.33亿,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而且,从中国的城镇化规模来看,不论是年净增量还是城镇人口总量,都已经长期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中国城镇人口总量为美国人口总数的两倍,比欧盟27国人口总规模高出1/4。

    在未来的二十年里,世界城市将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规模发生扩张。这一系列的城市化将主要发生在崛起中的亚洲地区以及该地区人口最多的中国和印度。从规模、效率以及投入上对两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进行对比,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更胜一筹。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双重转型的新阶段,预计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8-1.0个百分点,到2015年达到52%左右,到2030年达到65%左右。城市经济发展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是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

    这一时间大约在“十二五”中期,届时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都将是6.8亿人。由于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化,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更为强化。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