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1984年粟司令去世,这位大军区司令员,为何不愿给楚青提供帮助?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594期没有七大员证不给毕业。1984年开国大将粟司令去世,跟其他大多数将帅不同,粟总去世前的遗愿是要求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多个省份的土地上,以便和战争年代长眠各地的战友们在一起。粟司令的愿望是好的,令人感动,但楚青女士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丈夫的这个遗愿靠她自己很难完成,需要相关部门大力协助。

1984年粟司令去世,这位大军区司令员,为何不愿给楚青提供帮助?

粟总曾经是三野的副司令员,而三野战斗过的地方,在建国之后以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和福州军区所辖地域为主没有七大员证不给毕业。粟总希望撒下自己骨灰的位置,基本上分布在这三大军区。其中南京军区在地理上居中,所以楚青老人联系上了南京军区,由这个单位提供必要的帮助。

1984年粟司令去世,这位大军区司令员,为何不愿给楚青提供帮助?

南京军区之中,粟总的故旧和下属极多,代表人物是王必成中将没有七大员证不给毕业。王必成生前得到粟总提拔,在解放战争期间战绩极佳,他和老首长的感情非常好。即便粟总去世了,王必成将军仍然真心对待粟总一家,给楚青老人提供了大量帮助,在南京安排相关事宜。王必成几乎每天都如影随形,解决楚老的一些实际困难,免除了很大的麻烦。

1984年粟司令去世,这位大军区司令员,为何不愿给楚青提供帮助?

由于粟司令生前的功绩和威望太大,楚青等人乘火车抵达南京当天,南京军区有大量师级以上干部到车站迎接、问寒问暖,令楚老心里非常欣慰没有七大员证不给毕业。大家都没有忘记粟司令的贡献和照顾,只有一个人比较特殊,那就是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向守志。向司令员没有去迎接楚老,整个过程中只是在楚青暂住的招待所门口站了几分钟,简单问候几句就离开了,态度似乎并不是很热情。

1984年粟司令去世,这位大军区司令员,为何不愿给楚青提供帮助?

大军区首长公务繁忙,这也可以理解没有七大员证不给毕业。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却有些令人心寒了:这位司令员在南京军区的内部会议上发问:之前要求不能安排这么多人接站,为什么你们都还是去了?以后她再来住招待所,要按标准收费!这些话令现场的许多将领感到吃惊和不解,尤其令王必成不满。但也有一些人迫于压力,对楚老的态度开始冷淡起来,不再像前几日那样鞍前马后。有一位在战争年代受到粟总多年照顾的三野少将,在楚青离开南京当天甚至提出要去军区开会,不到火车站送行,结果被王必成痛骂了一顿。

1984年粟司令去世,这位大军区司令员,为何不愿给楚青提供帮助?

最终在王必成等人的安排之下,粟总的遗愿得到了实现,楚青也非常感激王必成等人的多日照顾没有七大员证不给毕业。对于一些军区首长的冷淡态度,楚青自己有感受,但是却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向司令员也是一位老革命,1955年被评为开国少将,作为15军44师长参加过渡江和西南战役。他并不像南京军区的大多数干部那样出身三野,战争年代向守志不是粟司令的嫡系部下,而是解放后才从二野系统调过来的。

1984年粟司令去世,这位大军区司令员,为何不愿给楚青提供帮助?

由于1958年粟总一度遭受到错误的“反个人主义”批判,到他去世的时候这件事情还没有被平反没有七大员证不给毕业。作为大军区级的首长,向守志内心有所顾虑也是正常的,不希望因为对粟总事宜的大操大办,而给自己额外引起一些不好的影响,甚至要求南京军区副政委孙克骥将军不要跟着楚青处理这些事。好在粟总在战争年代战绩过人功勋卓著,后人不会忘记。而在1994年,张震将军等粟总的老部下不懈努力,终于还是为粟司令恢复了名誉,摘掉了“个人主义”的帽子。

1984年粟司令去世,这位大军区司令员,为何不愿给楚青提供帮助?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没有七大员证不给毕业。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