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证上的学号就是学籍号,其形式不同省份有所不同。
以广东为例,其形式为:G+身份证号。
拓展资料:
1、学籍号:
2015年1月21日,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了正式学籍号,目前,各地正在抓紧落实。该系统于2014年1月10日全国联网试运行。
学生正式学籍号的发放,标志着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入新的应用阶段,将在中小学招生入学、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高中毕业证书上学籍编号是10位数,全国高中证学籍编号位数都一样。 要求:每位学生的学籍号共10位数应填满,不能省略。 第一位表示毕业届数,第二、三位表示地、州、市代码,第四位表示各县、特区、区代码,第五、六位为学校代码,最后四位为学生序号。如2009届市一中第一个学生学籍号为:9601010001。
学历种类:
一.按教育形式划分
1、非学历证书
非学历证书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培训类毕业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另一类是未经教育部门备案,并无统一招生资格的民办学校所颁发的毕业证书(这类证书国家不予承认)。
2、学历证书
一般指国民教育系列毕业证书,是指通过电子注册学籍,国家承认的学历,是现有教育的主体。国民教育系列的高等学历毕业证主要分下面5类: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分为脱产、业余、函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电大远程教育;
百度百科_毕业证书
是学籍号,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1、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
2、教委定义省市位和校验位。
3、*省市位(2位):北京市为:01。
4、*学校类别(1位):0=小学;1=初中;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4=完中;5=普高;6=职高;7=职普高并存学校。
5、*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
6、*学生类别(1位):0=小学生,1=初中生,2=普高学生,3=职高学生,4=小学生(借读生),5=初中生(借读生),6=高中生(借读生),7=小学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8=初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9=高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
扩展资料
证书主要包含:学生(学员)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习时间、所学专业、毕业院校、毕业时间、证书编号等信息。
毕业证书有学校公章及校长签名方才真实有效,任何伪造、涂改证书信息的行为都属违法行为,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毕业证分类
1、按照学历层次分:分小学毕业证,初中毕业证、高中毕业证、大专毕业证,本科毕业证,硕士毕业证、博士毕业证等等。
2、按照教育类型分:
高中阶段可分为:普通高中毕业证、成人高中毕业证、职业高中毕业证、成人职业高中毕业证、成人职业中专毕业证、职业中专毕业 证、普通中专毕业证、技校毕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