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虽然是三四线小城市,城市总体比不上大城市,但说到美食,那一点也不少,有很多有特色的地方美食。
1.豆丹
这个算是连云港比较有代表性的美食了,在很多本地酒店那可都是招牌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也很丰富。
2.沙光鱼
连云港毕竟也是海滨城市,海鲜当然是少不了的,而沙光鱼就是众多海鱼中比较有名的,它肉细,味美,无论烧还是炖都让你流口水。
3.虾婆婆
这个可能各地方的叫法不一样,但是连云港的虾婆婆那可真是体大肉多,不仅可以做成虾婆饼,而且还有很多吃法,到连云港可以一尝。
4.对虾
连云港的对虾号称东方对虾,个头大,白色透亮,肥美肉嫩,乃是虾中珍品。
5.梭子蟹
虽说没有大闸蟹那么大的名气,但梭子蟹品质也很优良,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风味特佳。
6.风鹅
据说花果山风鹅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相传为中华美食鼻祖-——商朝宰相尹隐居花果山下所秘制。选用江苏省最大的万顷天然无公害牧场沂河淌肉鹅为原料,浸入三十余味促进人体健康的天然中草药,结合现代高科技精制而成,低脂肪、高蛋白、皮薄肉嫩、腊香可口,不仅是保健佐餐食品,亦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7.凉粉
用各种豆类制成,有绿豆粉、豌豆粉、小豆粉、蚕豆粉,各有特色。外加佐料香油、酱油、醋、蒜糊、椒酱,吃起来爽口,酸香咸辣各味俱全,随意添加。营养丰富,夏季有消暑的作用。冬季油炕粉,别有风味。连云港的凉粉不仅能做小吃,还能当菜来炒,煎凉粉就是连云港一道特别有名气的菜。
怎么样?连云港美食不少吧,还有很多民间的特色小吃,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也欢迎连云港的小伙伴的继续补充!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侯勇演技扎实,对角色刻画以深刻著称。侯勇最近让人印象较为深刻的角色,就是2017年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赵德汉一角,那走心的演技,真心让人佩服。
另一位从连云港走出的影视圈著名人士,是来自连云港东海县的导演张元。张元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是内地实力派导演,他曾经执导过许多经典电影,包括《看上去很美》《我爱你》《我和爸爸》《过年回家》等。
除了侯勇和张元,著名表演艺术家和话剧演员朱琳老师,也是连云港人。
朱琳在自己漫长又有精彩的话剧生涯中,成功地塑造过50多个优质的舞台人物形象,被称为北京人艺舞台上的“一代大青衣”。
本人在中建某公司的分公司下属项目,一般来说施工员工资在6000~8000,项目部门经理在7000~9000,项目副职在9000~10000,大概就是这样,据我所知,中建系统各公司之间的同岗位差距在1000~2000之间,如果在偏远地区,补助会多一点,在这个基础上再加2000左右
连云港市历史文化名人众多,推荐几位,共同欣赏!
——惠浴宇——
惠欲宇(1909—1989),连云港市灌南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
建国后,历任中共苏州市委书记,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市长。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文革”后,任江苏省革委会副主任,省政协主席,又任省长。中共十二届、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周惠——
周惠(1918—2004),原名惠珏,惠浴宇弟弟,连云港市灌南县人。
1938年奔赴延安,同年参加共产党。1941年任中共北方局群委书记,中共江厦地委书记,益阳地委书记。1952年起,任湖南省委书记。“文革”后,任交通部副部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中共十二届中央委员。
——齐世荣——
齐世荣(1926—2015),连云港市人。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
历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近现史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分组成员。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
——彦涵——
彦涵(1916—2011),原名刘宝森,连云港市人。著名艺术教育家、版画家。
建国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人民英雄纪念碑美术组副组长。
——陈吉余——
陈吉余(1921—2017),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河口海岸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成员。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历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河口海岸研究院院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