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建筑八大员包括: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
其次,建筑八大员都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岗位,一个工程项目的开展,需要各个岗位的协作和配合,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然而,不同岗位确实在工作要求、工资待遇、发展方向上有些区别。综合来看,以下几个岗位比较吃香。
1.施工员
施工员刚入行工资不高、劳动强度大,但发展前景可观。
通过考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证,后期有望出任项目经理,拿到一万起步的月薪。
想要晋升项目经理、包工头等,对于社交能力和个人吃苦能力要求比较高,比较适合男孩子。
2.标准员
主要承担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组织、监督、效果评价等工作
整体工作较轻松,有时间来发展个人副业或考证。
基本工资工资5000到8000左右,偶有额外收入。
3.材料员
材料员负责对项目的材料进场数量的验收,出场的数量、品种记录。日常和甲方打交道的机会多,因为涉及很多基础物质的选择和把控,整体油水较大。正常工资在5000~10000之间。
4.造价员
造价员的工作环境多在室内,没有风吹日晒之苦,比较适合女孩子,就是各项计算工作需要细致操作,有点费脑力。不过造价工作的薪资待遇还是比较好的。正常工资也在5000~10000之间。
最后,建筑八大员考试难度不大,证书含金量一般。想要在行业内长久或向上发展的工程人,要尽快规划考取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高含金量的执业资格证。
关于江苏省考呢,亮点诸多!
首先关于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有三大亮点
亮点一:“百花齐放”的选材体现对人民宣之于口的爱
言语理解与表达不仅测查了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测查了其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以及对民生的关注度等。考查内容选材广泛,涵盖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等多方面,百花齐放的选材里满是对人民宣之于口的爱,选材如:民法典、经济法、阅读、书法样式演变、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科技创新与疫情防控、直播带货、视力保护、城中村、美食是否标准化、自媒体平台管理、公共文化服务升级、农产品销路等。这是一场“暖冬”大剧,充分体现了公务员考试全面考查考生各方面能力的特点,考生在平时不仅需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还需积累多方面的知识,充分关注民生百态,关注社会生活。
例: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源源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经济增长的新天地。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可避免地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创新驱动的价值更加凸显。从疫苗药物研发到“大数据”群防群控,从远程办公、在线课堂到无人售卖、非接触式服务,科技带来的改变,既为我们增添了战胜疫情的底气,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创新驱动蕴含无限潜力
B.创新驱动带来崭新科技天地
C.创新驱动影响社会生活
D.创新驱动助力又好又快发展
试题来源于考生回忆和网络,由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中公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创新能力和经济的重大影响,接着继续指出疫情到来之后,创新驱动的价值更加凸显,最后一句对此进行具体阐述。因此文段重在强调创新驱动对防疫、社会生产生活的价值所在,A项符合,当选。B、D两项未指出对疫情防控、社会产生生活的影响,排除。C项不够全面,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亮点二:主旨题中的“一往情深”
医疗领域的“知情同意原则”在2020年江苏省考的冬天首次露面,此后,时移世易世事变迁,这一话题在2021年省考再次露面。说千道万,看似是对此话题的“一往情深”,背后暗含的都是对民众现实生活的深刻体察和对民众美好生活的希冀。“但愿天下人无病,宁肯架上药生尘”,我们相信,在众志成城的不懈努力下,此番“一往情深”终归会被封存在历史深处。
亮点三:选词填空的“中规中矩”和“自我放飞”
本次考试所选词汇大部分是“中规中矩”的正统派,死守着严肃的语言规则,维持着“正统”的体面,静默地与少数的“自由派”横眉冷对。所谓“自由派”,是指一些语言环境中常常出来“抛头露面”,却鲜有机会登上公考这方舞台,与“正统派”相比属于“自我放飞”的词语。譬如今年考查到的独步天下、说千道万、硝烟四起、品质为王、脑洞大开。
亮点一:指数、贡献率携手初登场
指数与贡献率在资料分析众考点中可谓冷门中的冷门,但今年江苏试题中,指数与贡献率携手而来,初次登场就占据了整整一篇材料的篇幅,让不少考生晕头转向。虽然指数与贡献率作为考点非常陌生,但是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整篇材料难度其实并不大,只需要根据注释公式代入相关数据计算,题目就能迎刃而解。所以考生们千万不要被题目吓住,心平气和的应对陌生考点,区区指数和贡献率又怎能难倒我们?
题目:2019年我国网络经济指数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
A.68.6% B.72.6% C.75.2% D.80.5%
试题来源于网络,由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亮点二:十字交叉法依旧大热
利用十字交叉法,求解增长、比重、平均数等的混合问题,在江苏省考中一直备受青睐。而在今年江苏试题中可以使用十字交叉法快速解题的题目更是足有4道之多,应用环境也多种多样,利用十字交叉法求增长率范围或基期值差值,可以减小计算难度,大大提高我们的做题速度,所以熟练使用十字交叉法解题对于资料分析大有帮助。(其他省份可针对此类型的题目多多准备)
2021江苏公务员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以下是本次行测考试判断推理题型的解析,供考生参考:
亮点一:图形推理空间折叠形式创新,展开图点相连首次亮相
今年江苏省考图形推理试题中,立体图形依然以六面体和四面体空间折叠为主,不同的是今年的考查形式比较新颖。往年考查的展开图均为面与面之间以线相连,今年考查的展开图出现了面与面之间只有点相连的情况,需要多一步转换为以线相接的步骤,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难度。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考生形成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掌握空间折叠题目的解题方法,解这类题目还是游刃有余的。
亮点二:题目选材体现“xxxx思想”,紧扣时代热点
今年江苏省考逻辑判断试题中,题目材料出现了“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奋勇向前。”,出自xxx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体现了xxxx思想,与大纲变化契合。定义判断中,考查定义出现了“共享用工”、“网络社交消费”、“凡尔赛文学”等时代热词,题目选材与时俱进,考生平日里要养成关注社会热点的习惯。
例:1、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奋勇向前。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人有精神则立,国有精神则强
B.一个民族如果精神上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就没有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
C.一个民族若在历史的洪流中奋勇向前,则精神上已达到一定的高度
D.一个民族如果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在历史的洪流中奋勇向前
试题来源于考生回忆和网络,由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2、粮食安全:国家安全
A.传统文化:中国文化
B.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C.主流媒体:纸质媒体
D.地摊经济:马路经济
一、紧跟国考趋势,主题一脉相承
国考是省考的“风向标”。据考生回忆,2021年江苏省考三类试卷考察的相关题目所涉及的话题与2021年国考主题是一脉相承的。2021年国考(副省)申论第一题考察了“有形”与“无形”,让考生谈谈对“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有形的会老去,无形的却能从此改变小谷村”这句话理解;2021年江苏省考C卷第二题考察对“有形的老杨会老会变,无形的老杨却因此扎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题型均为解释型综合分析题目,涉及的话题也非常相似——乡村振兴。2021年国考(市地)考察的“社会治理”主题,在2021年江苏省考中均有所体现:A卷第二题要求对比分析一些地方在应对社会发展变化新情况时所采用的两种“绣花功夫”;B卷第三题要求评析交通违法执法方式从“累进式执法”到“现场直接执法”的变化,体现了交通执法的治理现代化。
二、坚持人民至上,青年大有可为
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做“人民至上”的践行者。2021年江苏省考三类试卷均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A类作文话题为“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意即少搞花架子,多做实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唯有实干为民,才能梦想成真;B类也是话题作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C类第四题要求为第一书记小吕在“助农富农网络行,生态水果出深山”直播中写一份直播代言稿,村干部化身“主播”,直播带货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广大青年考生在材料中感受精神的洗礼,心系民生冷暖,胸怀万家忧乐,投身伟大建设,奉献青春力量。
除此之外,还有这些亮点,具体在关注后私信“江苏”获取。
机械员考试
1、年龄18-65岁,每人每期限报一个岗位(两地报名无效),成绩一年内有效。2、学历:1、建筑类中专及以上毕业证复印件;2、具有非相关类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一年级以上从事本岗位相关工作经历;3、具有非相关专业中专学历或高中学历,三年及以上从事相关工作经历;4、没有学历的,需15年从事相关工作的经历。3、报名材料:1.身份证复印件1张;2.1寸红底或蓝底证件照3张及电子档照片;3.毕业证复印件4.报名表。
好多人都说江苏好,确实江苏经济发达、教育先进、名人辈出、历史悠久、鱼米之乡,十三个地级市全部是全国百强市,号称十三太保,外省人对江苏省羡慕之情难以言表。但是作为一个江苏人、作为一个在外省生活过的人,我觉得江苏人的生活质量或叫幸福指数与她的地位并不匹配。有以下原因:
一是工作特别累。江苏人特别勤劳,一年365天几乎无休,不管是农民还是工人,天天起草贪黑,辛勤劳动,无法像四川人一样动不动就打个麻将,也无法像宁夏人和东北人一样,一年一季农作物,一年有一半时间在休假中度过(部分人)。
二是气候不适宜。江苏地处长江中下游,四季分明,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是夏季能热死人,潮湿闷热,离开空调就不能活,桑拿天能蒸死人。到了冬季又能冻死人,且除了徐州其他城市冬季都没有暖气,夏季不如北方的清爽,冬季不如南方的温柔,不如北方的暖气。
三是竞争特别激烈。就拿教育来说,江苏的教育真的是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各种辅导班、学区房、竞赛没完没了,江苏学生命运不是在高考中决定的,而是中考甚至小升初就已经决定,因为江苏的高中入学率只有50%多点,江苏的学生竞争特别残酷。其他行业也一样,竞争都比较激烈。
除了以上,江苏人的整体社会福利不如外省人,江苏的物价水平尤其是房价那也是全国数一数二,地级市基本没有低于1万每平方米的。
所以我认为江苏固然有很多优点,尤其对于国家来说更为重要,但是对于个人来说牺牲很大,总体生活水平尤其是农村不如外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