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位从宁夏回族自治区走出的名人,他们是:
△王正伟,回族,宁夏同心人,历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马思忠,回族,1931年2月生于宁夏西吉县沙沟村。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宁夏固原地委副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政协主席。
△马启智,回族,宁夏泾源人,历任宁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政府代主席、政府主席等职务,曾任十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
△吴岩峻,宁夏盐池人,1961年11月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海南省三亚市委副书记、市长,现任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杨桓,宁夏银川贺兰县人,解放军中将。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参军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第二炮兵技术装备部部长、副司令员等职。 1990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2月21日,宁夏大学研究生院再度回应外界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文学》科目评卷工作的质疑,称已申请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考试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复查。
21日晚,宁夏大学官方微博刊发该校研究生院声明称,“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成绩昨日公布以来,部分考生和网友对《中国文学》的评卷工作提出质疑,学校第一时间组成校内核查组,针对大家关注的焦点进行了核查,并于2月20日晚在学校官方微博进行了公开说明。目前,部分考生和网友仍存有异议,为回应广大考生关切,学校已申请自治区教育考试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对该科目的评卷情况进行复查,复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其中,宁夏大学研究院在上述“2月20日晚发布的公开说明”曾强调不存在压低第一志愿考生成绩,以及个别考试成绩为0分等情况属实。
20日晚,宁夏大学官方微博刊发的该校研究生院声明称,“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成绩自公布以来,有考生发布微博称‘宁夏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故意给低分’。学校对此情况高度重视并立即进行了调查。经核查:1.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文学》科目的命题未超出考试大纲范围,评卷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宁夏教育考试院及我校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试卷评阅组遵守规定、按程序阅卷,不存在压低第一志愿考生成绩接受调剂考生的情况;2.部分考生该科目成绩为个位数以及个别考生成绩为0分的情况属实,试卷评阅组评分、核分无误”
宁夏大学研究院2月20日声明强调,“对《中国文学》科目考试成绩存在异议的考生,可参照宁夏大学研究生院官网2020年2月13日发布的通知,按程序提出成绩复核申请。”
此前报道 转发周知!受疫情影响,最新考研初试成绩公布时间汇总
受疫情影响,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日前发布通知称,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将与湖北省高校开学日期同步。截至目前,全国多省推迟考研成绩公布时间,具体以各省研究生招生网为准。
延伸阅读 考研考博复试时间会顺延吗?这些高校提前透露动向
延迟开学后,高校考研考博复试会受影响吗?近期,在京多所高校已提前发布通知,透露今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可能出现的动向,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表示,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安排部署,安排考研考博相关招生工作,后续安排另行通知。中国农业大学将制定工作应急预案,如需顺延或调整考研考博复试,将灵活组织。中国政法大学已确定考博复试延期。
按照此前的计划,2月起各大高校陆续公布考研成绩,34所自主划线院校陆续公布考研复试分数线,复试时间为三四月份;在考博上,很多高校二三月份也将启动申请审核制的材料审核和复试。
应对疫情,今年考研考博是否有变化,也成为很多大学生当前关注的话题。
近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校均表示,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安排部署,在保证考生健康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安排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以及博士研究生相关招生工作。后续具体时间、形式和要求,考生可及时关注学校研招网站或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业大学也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有序启动研考初试成绩公布、复查、复试分数线公布等项工作,制定复试工作应急预案,并灵活组织安排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复试工作。该校研招办还表示,相关工作的时间、方式可能会因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而顺延或调整,会在学校主页、研究生招生网、研招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提前发出通知。
中国政法大学已明确表示,学校博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延期进行,具体时间和方案视疫情情况再行决定,另行通知。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透露,学校博士研究生初试、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时间暂时不变,如上级主管部门有明确指示和最新要求,将根据学校具体开学时间再行调整,如有变动,研究生院会及时发布相应通知。
宁夏事业单位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下一步将全面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分类分步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
按照中央要求,今年5月底前要全面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宁夏将坚持“政事分开”这一核心,对权力清单中保留、目前由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许可、行政裁决等行政职权,回归机关、不留尾巴。对试点中所需行政编制要综合考虑职责任务、工作对象、剥离回归的工作量等因素从严从紧核定,确保事业单位编制按要求核减到位。
对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将分类分步推进改革。宁夏将在今年上半年出台实施意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坚持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改革,2017年底基本完成经济效益较好的经营类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对经济效益一般的,积极创造条件,2018年底前完成;对人员、资产规模较小或资不抵债、基本不具备转企条件的,
逐步压缩规模、核减编制,减少财政供给,2020年底前逐步退出事业单位序列。经营类事业单位现有空编全部收回,人员“只出不进”,编制“空一收一”。
公益类占事业单位的大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头戏。宁夏将进一步清理、撤并一些职能萎缩、职责相近、规模较小、业务不饱满的公益类事业单位,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同时,聚焦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编制难以满足城镇化需求,编制管理如何更好适应高等院校和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等关键问题集中攻关,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实施管理服务标准化,推进“全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
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增强一线力量,改变一些部门、行业“头重脚轻”的不协调格局。严禁编外用人、编外进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和“吃空饷”行为,加大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查处力度,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更多事业单位资讯可以关注海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http://www.zgsydw.com/ha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