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施工员证由各省组织考试,考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机考,一种是常规卷子考试。一共考两个科目:《施工员专业基础知识》,《施工员专业管理实务》。
施工员证曾经被取消过,后来通过整改以后,又慢慢复活了过来,变成了全国通用的一个证书。施工员考试两科的总分一共200分,一般情况下每科考到55分以上就有通过的希望了,及格分数线通常是试卷的60%。也就是说总分考到120分以上基本上是通过的。
施工员的考试就不能拿通过率衡量了,因为由省的建委组织每年多次进行考试,所以机会很多。基本上参考的人员只要认真的复习考题都能通过考试。所以我认为是施工员的考试是很容易通过的。
施工员证是一个基础岗位的证书,备考的方法简单粗暴,直接背考题就行了。
通常情况下,考试的考题会从题库中出。在2018年后半年,经过整合施工员考试内容以后,每门课的题库的题量大约1500道,考题90%就是从这个题库里边抽出来的。所以只要你把这个题库的题刷两到三遍,基本上就是高分飘过了。
通过进一步规范管理以后,施工员证的考试基本上都在一个统一的大纲里边进行,考题更加规范和统一。复习的资料也比较容易获得和掌握。
采取机考的同学一定要注意答题的时间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有的同学,平时用手机刷题,用电脑机考的时候,会不适应,点的比较慢。不管有没有答完,考试时记得提前几分钟点提交。
本人应届小硕,从国考到选调到省考一共考了3次,国考没怎么复习,也不知道如何考公务员考试,分数不高,尤其是申论完全不得要领,不懂复习和答题技巧,惨败。选调分数很高但在中部地区一个小镇上,过去面试的时候发现连的士都没有,实在太偏,再加上女朋友死活也不让我去,于是放弃了投身基层的想法。于是一边找工作,一边备战省考,最终申论77行测80,省考报考的是某地级市的税务部门,笔试第一名,面试也挺顺利。看着许多朋友完全不知如何复习考公务员考试,对于申论答题技巧和行测复习要点也懵然不知,一头往前冲,所以也决定在考完之后抽空写一份公考心得,希望帮助大家。
1.平时练习加快阅题速度。
考试时间不允许对题干“细嚼慢咽”,这点只能靠平时训练。而在考场上,对题干特别长的题目,就优先看选项,再根据选项有选择性地看题干。
2.控制做题速度。
每道题的做题时间不超过2分钟,一般控制在1分钟以内,部分题目30秒内要得出答案。一旦2分钟内没有思路,就跳过。这点非常挑战考生的心理——每丢一题,就会感觉分数在流逝,焦虑随之而来。但不要担心,因为不能为了芝麻丢了西瓜,速度是保证你总体的分数,而不是每一道题的分数。一旦超过2分钟,就凭第一感觉挑一个顺眼的选项,并在题目序号上做个标记,完成答卷后还有时间再回来思考。对于有疑问或没把握的题目,也照此方法处理。
3.有选择地放弃一部分题。
有点像围棋中的弃子战术,丢小保大。一般放弃的是分值低、把握小、提高幅度有限的题目。最典型就是“数量关系题”和“判断推理”中的“图形推理”。这部分题的题目少,耗时长,分数较低,没有必要死磕,能做就做,不会做就跳过,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只要做到“保本”,不必“冲优”。
4.充分利用阅卷时间。
正式考试前有5分钟阅卷时间,首先当然要检查一下考卷有没有问题,这个过程一般1分钟就足够了,剩下的就是你可以利用来答卷的时间。从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开始做题,由于这时不能动笔,就用手指甲在要选的选项上划个痕(当然得提前留那么一点指甲啦),可以动笔后,马上用笔写下答案。
5.优化答题顺序。
最后一道题是资料分析。很多同学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也没能完成。但这部分其实没有什么含金量,不怎么花脑子,丢分实在可惜。所以我建议,在做完第一部分的常识判断题后,直接做最后的资料分析。做题技巧是:先看选项,再从题干中找答案!
6.答题时写“ABCD”,不要在选项前打勾。
原因非常简单,方便你涂答题卡和完卷后检查,看着打完的勾再涂答题卡效率很低,还容易错,写个字母也花不到一秒,这笔账很好算。
7.每做30-40道题或一类大题后,就涂一次答题卡。
正常情况下,行测卷做不到一半脑子就累了,我们要学会休息。如何在紧张的考试中有效休息?答案就是:在疲劳之前休息。脑子休息时我们当然也不能闲着,涂答题卡是最好的选择。这么做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你不用担心做完题后来不及涂答案,甚至连事后检查答题卡是否涂写正确这个环节都可以省了。世界上最悲催的事莫过于题目做完了,答题卡却没涂完,多少考生因此泪洒考场。
8.答题优先使用“排除法”。
行测题目全是选择题,排除错误选项、缩小选择范围能大大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所以,一旦看到明显错误的选项,立即划掉,这方面有很多方法,在此就不重复了。
9.平时训练有重点。
重点就是“语言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行测分数高的人,一般逻辑思维能力也强(反之不亦然),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文字表达时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以上两道题中。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这两大题型分数最高,最需要理解和分析,当然要花最多的时间、精力来训练。
完整笔记已经上传到公务员考试吧:gwyksb公 众微 信,需要的同学关注微 信,回复:笔记,就可以下载了。笔记记录了很多值得参考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心得。但是,笔记是一种个性化的整理,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不能盲目依赖。每个人的学习程度不同,如果机械地照搬“学霸笔记”,容易丧失自我的归纳概括能力。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情况,再借鉴“学霸”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心得,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笔记可以复印,学霸无法复制”。
1.写好字是申论成功的关键
看过我之前写过的考公经历,你就应该知道,这个心得是我用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虽然,申论的考试大纲上并没有把字迹作为考察的重点,但是在评卷的过程中,字迹的好坏可以决定你申论的生死。据说,评卷只有2分钟,每天看过几百篇文章,思维都有些麻木了,想让评卷老师每篇作文都去用心去评判不可能,那么只有字迹漂亮的文章才能让老师多看两眼,而他看与不看的区别就是你申论分数的差距。字迹不好,直接四类卷,至少要丢掉十分以上。字迹好,但是内容一般,至少不会低于平均分。
2.小题才是高分的关键
按照申论的分数布局,小题六十分,大作文四十分。大作文除了字迹过于潦草的,分数都在平均分左右晃荡,5分差距顶天了。那么高分和低分主要决定于前面的小题。而答小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答点得分,与文笔无关。前面几道题都是有采分点的,你的答案中分点越多,越容易命中采分点,这里边关键词的运用十分重要,同时,不要使用长句子,十多个字就OK。二,思路要清晰。一些问题往往都是按照问题的表现,问题的根源,问题的性质,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一个写作思路。哪方面作为写作重点,要看具体的题目。三,据说国考会考察概括的能力,也就是把原因分成几个维度,如国家,社会,个人或者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再或者,外部和内部,反正条理清晰就好。
3.卷面整洁
在平时的练习中可以多使用申论模板纸,打印也行。要把字写得成行成趟,如果这方面写的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把字尽量与方格四边有些距离,这样,你的字变小了,也就都跑到格子中央了,既减少了笔尖行进的距离,又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如果写作中出现了错别字,不要涂抹,放在那里不碍事。
4.公文要多看
申论有一个出题的趋势,就是应用文体越来越受到重视,平时多看一点,就会让你不纠结与如何下笔,按部就班,照猫画虎,就能节省时间。
5.策论和政论
很多同学在大作文写作中不比想的太多,策论和政论主要是写作的重点不同而已,策论重点在“策”,政论的重点在“政”。一个需要把笔墨着力于对策的完整和实效。一个是把重点放在中间的问题分析。只要能写得出彩,都能得高分。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1.toutiaoimg.com/origin/tos-cn-p-0000/f2551bf20c41496096b56d5d6fa47a79", "thumb_width": 1440, "vid": "v02016210000brdsagfibktknqh5l5og", "vu": "v02016210000brdsagfibktknqh5l5og", "duration": 91.567, "thumb_url": "tos-cn-p-0000/f2551bf20c41496096b56d5d6fa47a79", "thumb_uri": "tos-cn-p-0000/f2551bf20c41496096b56d5d6fa47a79",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91.567, "h": 808, "w": 1440}, "ultra": {"duration": 91.567, "h": 808, "w": 1440}, "normal": {"duration": 91.567, "h": 808, "w": 1440}}} --}
嗨你好,我是小酒,很高兴能看到你的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些帮助,因为我本人参加了去年2020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所以我在如何学习政治方面还是有些经验可以去谈。
那首先我希望你不要把政治开始的太晚,因为复习到后面会有太多太多的,专业课要让你去准备。
如果你前期没有把握好时间的话,那你的后期的心理压力和你的工作量是非常非常的大的。
其次呢,政治的学习其实比较的机械化就是刷题整理错题在刷题到11十月份,十月份的时候就开始背大题。
其次呢,政治的学习其实比较的机械化就是刷题整理错题在刷题导师十月份十月份的时候就开始背大题。
好啦,我的回答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你可以去考的分数成功上岸
个人考研信息:初试385分,备战南京某985院校,未进初试。
好多知友,都以他们成功经历,告诫学弟学妹们考研经验。
那我,只能以我385分的失败经历,告诫学弟学妹们哪些坑不要踩。
不多说,直接上考研路途中容易踩到的雷。
懒人框架:
1.考研信息的不对称,可能导致你考研失利(亲身经历)
2.不要报考研机构的课,不要报,千万别报!
3.弱院校强专业与强院校弱专业间的选择
4.院校选择与备考时间不匹配
5.不要陷入备考时间越长越好的误区
6.备考要有自己的节奏与计划,不要被他人干扰
正文开始:
之所以,把这条放到首位,就是因为,我吃了它的亏,才没进面试。
先上考研初试各科成绩:数一141;英一69;政治69;专业课106。
我报考985院校的这个专业,专业课二选一:工程经济学与运筹学。
坑爹的来了,笔试成绩出来后,才知道,工程经济学平均分110分左右,运筹学平均分130分左右,直接拉跨,总分没上400分,没进面。
考研是没有硝烟的战斗,更是一场信息战,院校报录比、真题、各科复习规划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提前了解的。
在此,推荐新东方在线的“新手攻克22考研入门障碍指南”课程。
考研党福利!大咖指路22考研备考规划,助你成功上岸
这条建议只针对,自律性强的同学
不是说考研机构的课没有用
而是他们的课程安排和进度,有时并不合理,而且可能冗长。
当然,你可以买他们的正版网课,跟着名师学习,你的薄弱之处
网课的强大之处在于,你可以倍速播放,可以自己选择时间上课,按着自己的学习时间习惯,安排课程。
这样,更加贴合自己的备考习惯。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尽量还是找个强院校(985、211)弱专业吧
找工作时,你会发现,名校光环真好使,从最近的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就能看出。
同样,有些企业校园招聘,门槛就是985、211。
而且,考研备考前期,将目标定的高一些,可以更加鞭策自己更加努力。
待正式考研报名时,再视自己的努力程度,调整自己的目标院校。
在此之前,专业课并不着急复习。
每位同学兴起考研念头的时间是不同的,有人大二就下定决心考研,有人临考研报名开始,才兴起考研念头。
因此,在院校的选择上,一定要与你的备考时间所关联。
以自身例子,来说明一下:
我是大三下学期一开学,便下定决定要考研,留给自己的备考时间,足足有将近10个月(3月初~12月末),十分充裕。
因此,我也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较高的目标——南京的某985院校(不要嘲笑我,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了)。
后来,笔试成绩(385分)也证明了,这个10个月的时间,备考985院校,足够了。
一定要记住,备考战线千万别拉太长,容易后期疲惫,没精力,学不下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这个道理!
备考时,你可能会有“同行”的研友
你们之间,百分百会交流各自的备考进度,复习程度
但不要被对方所干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备考节奏和计划,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如果落后,可以稍微的调整,但不要心急
快并不一定好,也可能是没“吃透”
最后,预祝学弟学妹们,考研顺利,成功考入理想院校!
框架为基,内容为王,面试备考短时间内能提升的也就是方法技巧,但是方法技巧又建立在内容上,所以不要本末倒置。备考最主要的难点在于克服面试的情绪控制,调整好心态很关键。
上一篇:免费下载八大员app
下一篇:住建部网上八大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