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七十年代的农村八大员都是些什么神仙职业?

刚听村里老人唠嗑的年轻人肯定被唬过:"当年供销社售货员比县长还吃香!"去年安徽凤阳就有个愣头青,拿着爷爷的"赤脚医生证"去卫生院求职,结果被当成文物收了。今天就给小白们掰扯明白,七十年代农村人挤破头都想当的八大员到底都是些啥岗位。

​先说个反常识的真相——八大员根本不是八个人,而是个流动的荣誉称号​​。就像现在直播界的"四大天王",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榜单能差出十万八千里。不过有七个职业是铁打的营盘,剩下那个名额各地自由发挥。

一、八大员里的"七仙女"

​1. 电影放映员(顶流担当)​

  • 标配二八自行车+帆布包放映机,到村口就被小孩团团围住
  • 放的《地道战》《红色娘子军》比现在漫威电影还火
  • 相亲市场王者,媒婆说亲必提"公社放电影的"

​2. 供销社售货员(物资掌门人)​

  • 掌管糖票布票肉票,柜台后面摆着全村人的命根子
  • 抓把水果糖能换两只老母鸡,批条子的手比村长签字还金贵
  • 上班穿的确良衬衫,下班骑永久牌自行车,妥妥的时尚icon

七十年代的农村八大员都是些什么神仙职业?

​3. 拖拉机手(机械男神)​

  • 开东方红-75拖拉机比现在开宝马还拉风
  • 耕地时姑娘们追着送鸡蛋,车坏了全村老汉帮着修
  • 自带BGM"突突突",方圆五里都知道技术员来了

​4. 赤脚医生(救命菩萨)​

  • 药箱里红药水+紫药水=包治百病
  • 半夜接生、针灸拔罐、驱鬼跳神样样精通
  • 家里常年堆着乡亲送的南瓜红薯,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5. 公社广播员(人形热搜)​

  • 早上六点准时用大喇叭叫醒全村
  • 念《人民日报》比现在李佳琦喊"买它"还带劲
  • 普通话说得带方言味,反而成了特色

​6. 大队炊事员(掌勺财神)​

  • 大铁勺抖三抖,关系好的多块肥肉
  • 掌握"偷面换粮"的潜规则,饿谁也不能饿厨子
  • 家里腌菜坛子永远飘着猪油香

​7. 农业技术员(科学教父)​

  • 挎包里装着杂交水稻手册和温度计
  • 在地头比划"合理密植",老农表面点头背后翻白眼
  • 实验田亩产多打三十斤就能写进县志

二、第八把交椅争夺战

地区热门候选离谱操作
华北平原粮站管理员(管公粮)称粮食时脚底板暗踩秤砣
江南水乡渔船调度员偷偷给相好家先派好船
西北牧区牲畜配种员给母羊人工授精成绝活
东北黑土地赶车把式马车跑起来比拖拉机还快
云贵山区电影器材搬运工用背篓背放映机翻山越岭

这里有个冷知识——在安徽某些公社,"八大员"里竟然包含红白事司仪,谁家办事不请他开场,场面就跟现在婚礼没请摄影跟拍一样寒酸。

三、上岗必备骚操作

​1. 关系网编织术​

  • 认公社书记当干爹(成功率35%)
  • 娶大队会计的麻子闺女(捷径但费眼睛)
  • 给拖拉机手送牡丹香烟(关键时帮你说好话)

七十年代的农村八大员都是些什么神仙职业?

​2. 职业技能速成​

  • 学广播员:每天对着水井练回声播音
  • 练炊事员:用麸皮+观音土做"忆苦饭"
  • 当售货员:背熟糖票布票肉票换算公式

​3. 灰色生存法则​

  • 粮站员往裤裆藏粮(被抓就说裤腰带松了)
  • 电影放映员收鸡蛋当点播费(《甜蜜事业》点播价5个蛋)
  • 赤脚医生拿针灸针换工分(扎一针抵半天农活)

自问自答破解谣言

​Q:现在还能当八大员吗?​
A:供销社售货员变身超市收银员,拖拉机手改行开收割机。真要找原汁原味的,只剩山区电影放映员——不过现在放的是《战狼2》,用的投影仪。

​Q:八大员待遇多夸张?​
A:1975年安徽某公社广播员月工资28块+30斤粮票,抵得上两个壮劳力。关键是有权把骂她的人名念进生产通报里。

​Q:女的能当八大员吗?​
A:广播员、售货员、赤脚医生是姑娘专属赛道。当年女知青为了争广播站岗位,能把《人民日报》倒着背。

小编爷爷当年就是公社拖拉机手,现在家里还供着生锈的摇把。他说那时候加柴油要书记批条子,比现在加98号汽油还金贵。那些吹嘘"八大员风光无限"的,怕是没见过他们半夜修拖拉机的苦逼样——机油混着汗水,可比现在打工人996刺激多了。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