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的众多名人中,这里介绍几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人,让我记住他们的事迹和名字吧。
黄齐生(1879——1946),祖籍江西抚州,后移籍贵州安顺,早年在贵州兴办教育,组织贵州学生赴日本留学、赴欧洲勤工俭学,参加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1931年11月,王若飞在包头因叛徒出卖被捕,作为舅舅的黄齐生奔波营救,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营救下,王若飞终于出狱。
“七·七”事变后,他组织抗日救国会,宣传抗日;1946年4月8日,在与叶挺、王若飞、秦邦宪返回延安时,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同机17日全部遇难,史称“四八烈士”。
周逸群(1896——1931),祖籍湖北,出生于贵州铜仁市。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红军的创建者之一。曾任红军第6军政治委员,红2军团政治委员,中共前委书记等职,1931年5月20日,由洞庭湖特区返回江北汇报工作,途中遭国民党军伏击,壮烈牺牲,时年35岁。“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王若飞(1896——1946),贵州省安顺市人,1922年6月,与赵世炎、周恩来等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回国后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等职,抗战胜利后参与重庆谈判。1946年4月8日,返回延安时飞机失事遇难。“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旷继勋(1897——1933),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人。1919年入川当兵,曾任黄隐江防军第2师第4旅旅长等职,1929年6月29日建立蓬溪县苏维埃。后任红6军、红4军、红25军等多个红军军长,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1933年6月,肃反中被张国焘诬陷,在四川通江洪口场惨遭杀害,时年36岁。“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邓恩铭(1901——1931),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人。1921年春,与王尽美建立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出席过中共一大。1922年1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亲切接见。1927年4月,赴武汉出席中共五大,8月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1928年12月,在济南第二次被捕,1931年4月,被国民党山东当局杀害。“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杨至成(1903——1967),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人,侗族。革命战争时期,主要负责部队军需供给工作,曾任军委后勤部部长兼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兵站部部长,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黄河两延卫戌司令员等职,为我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参加过南昌起义、湘南起义、长征、东征战役、西征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沂(1912——2002),贵州省遵义市人。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冀鲁豫日报社长,大众日报社长,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还需介绍的贵州名人可在评论区列出,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名人。
崇敬军人,宣传将军,介绍几位贵州著名的解放军将军,他们是:
△杨至成,贵州三穗人,侗族,开国上将。黄埔军校五期毕业,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中军区、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廖锡龙,贵州思南人,解放军上将。1940年6月出生,1963年2月入党,1959年1月入伍,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学历。参加过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战功卓著,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历任陆军第十一军军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 。是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杨成熙,贵州遵义人,解放军中将。1955年11月生,197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历任云南省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副书记。2015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这个公交司机太无人性了,太残忍了,死有余辜!
从安顺市公安局通报看,事情的基本起因是:司机张某钢,有一套40平方米公产承租房,20l6年棚户区改造,2020年6月8号,张某钢与城迠局签了协议,补偿费72542.94元,张未领。张又申请一套公租房,未获得。7月7日上午8点30分,张看到承租房将要拆,8点38分,张打政务电话,对申请公租房未获得,且对承租公房将被拆表示不满。
此后,张某饮了白酒,开着大客车,冲入水库,此案21名无故的人丧命,15人重伤。
从这个案件看,主要是张某钢这个人,太无人性了。
张某钢,在拆迁事上,你没达到要求,你心不顺,你可找城建局
交涉,如果城建局给你讲清了政策,说清了原因,你仍心不满,或者你承受不了,或者说,你因家庭生活不如意,你悲观了,没生存勇气了,厌世了,想死,别人也拉不住你,也看不住你,你愿往哪去死就死吧,你为何让一车与你无冤无仇的人与你一块死。
怎样解释,张某钢,不是人,思想入魔,像魔鬼,他死,也要拉着别人死。
张某钢思想阴暗。按其条件,每月有450O元工资,公租房补偿7万多元,要不成公租房,也能租房住啊。没到非死不可的程度。
从这个案件分析,应题主问,能否避免此类事发生?
从现在资料上说的看,客观分析如果公交公司领导,能与员工打成一片,不但对员工的工作赶的紧,而且对他们个人的生活很关心,对丧偶,离婚,伤病,拆迁这些户格外关注,能帮他们解决困难。如果这样做,平时也能发现些问题,如果发现那位司机心里存着事,烦恼,急躁,及时的调换司机,或让其处理完事再上班,或让其休息。司机不带烦事,生气事驾車,效果会好一些。
再一点,城建局在户签定协议,但是户家不取走补尝费,说明工作还没完。如果城建局,做透其思想工作。可能会好些。
此上邀请回答,分析是否有道理,请平台,网友指正。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