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录取了,就不能取其他学校了。高校应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并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校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
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校自行确定,高校负责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考生的退档原因做出解释,高校不得超计划录取。
关于录取的其他规定。
同一高校、同一学历层次、同一招生类型的招生计划在同一省(区、市)原则上应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须与高校在同一地区招生的其他专业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
除军事、公安、飞行学员、公费师范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部分艺术体育专业、航海类等艰苦专业、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以及其他经教育部批准的特殊高校(专业)、有关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等教育部规定可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的情况外,其余高校和专业一律不得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
以上内容参考
可以换别的学校,通过修改志愿的方式。
有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后会后悔,如果系统没有关闭的话还版有机会修改,但是权一旦系统关闭就没有修改的机会了。考生可对已填报的志愿进行修改。但限定每个填报志愿阶段,只有两次志愿修改机会。志愿修改后,务必点击“确认提交”按钮进行提交。
扩展资料:
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必须使用IE7以上浏览器。
2、考生每次登录系统进行填报志愿操作的最长允许时间为15分钟。每次登录进入系统页面后,在屏幕右下方有填报页面停留时间的提示浮动窗口,浮动窗口中显示倒计时提示。如延时未“确认提交”,系统则自动退出,本次填报志愿操作无效。
3、考生首次登录进行志愿填报时,若未实施填报志愿操作,在点击“确认提交”按钮时,系统会自动弹出提示框,提示考生“请填报志愿操作完成后,再点击‘确认提交’按钮!”
4、省招生考试管理部门不会向任何机构提供网上填报志愿系统页面的链接,考生切记不要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网上填报志愿系统网页,如果搜索就很有可能误入其他网站,使自己填报的志愿信息无效,并造成考生密码等个人信息泄露的严重后果。
5、登录密码是考生报考、填报志愿、查询成绩、查询录取结果必须使用的个人保密信息,考生一定要牢记自己的登录密码,并严格保密,若因自身保管不慎泄露给他人,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均由考生自己负责。
6、如果怀疑或密码已经泄露或不慎将密码丢失遗忘,可带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到报名所在县(市、区)招办登记,重置密码。
7、任何部门、学校、个人均无权要求学生提供登录密码,更无权代替考生进行任何操作。若有向考生强行索要密码的现象,考生可向当地招生管理部门或公安机关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