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问题 > 正文

_钱东亮的无话不谈——钱长官嫡系爱将

内容导航:

  • 嫡系子孙的 嫡系 是什么意思?
  • 国军是如何分类的?中央、嫡系、半嫡系、杂牌都有哪些?
  • 嫡系是什么意思
  • 嫡系是什么意思啊?
  • 一、嫡系子孙的 嫡系 是什么意思?

    楼就是亲孙子(女).
    从男性传下去的.
    儿子的儿子的...孩子(这个"子孙"不一定是男的,中间过程的才一定是男的).

    二、国军是如何分类的?中央、嫡系、半嫡系、杂牌都有哪些?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男性血统的相承,后也用它比喻关系亲密无间!!

    三、嫡系是什么意思

    数字化解释一下:假设 赵 生了甲乙丙三个儿子,甲乙丙三个人都是嫡系。古代有立储的传统,立甲为储,甲生的儿子都是赵的嫡系,而乙和丙生的儿子就不是嫡系了,属于庶出旁系。至于赵的女儿所生子女当然不是嫡系,因为他不姓赵

    四、嫡系是什么意思啊?

    有文章称钱东亮是钱大钧的侄儿。如《程星龄先生谈郁达夫》:“当时福建的情况很复杂,管党务的陈肇英,和蒋介石是把兄弟,管军事的是钱大钧的侄子钱东亮”。《白刃文集》云:“泉州国民党驻军旅长钱东亮(蒋介石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侄子)”;《钱东亮在建阳绥靖情况点滴》也说:“钱东亮……系国民党大员钱大钧的侄儿”。此说恐为臆断,钱大钧是江苏省吴县正仪乡(现昆山市巴城镇)雅泾村人,而钱东亮虽同姓钱,又同是江苏人,但籍贯却是江苏常熟。钱东亮在回忆录也只称钱大钧为自己的老上司。
    1921年,钱东亮曾在广州大元帅府警卫团当过兵。
    1925年,广东黄埔军校招收第三期生。4月19日,钱东亮与李天霞、毛邦初、方先觉等人从上海乘太古公司的“广肇轮”去广州投考。几天后,转乘小火轮到达黄埔,随即进入黄埔军校招待所。经过文化考试和体格检查后,钱东亮被录取,编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团。
    1926年1月军校毕业后,钱东亮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任见习官,该团团长就是钱大钧。6月,北伐战争爆发,钱东亮调到第二师参加北伐,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后升任江苏省保安第二团少校营长、中校团附。
    1930年3月,教导第三师在武汉成立,师长钱大钧将钱东亮调到该师任中校团附,钱东亮又回到钱大钧身边工作。11月28日,教导第三师改称第十四师,钱东亮仍任中校团附。由于该师在鄂北广水、花园及湖南岳阳、云溪各地附近作战时,被红军消灭了两个团,声名狼藉,故蒋介石决定将该师交给陈诚整顿。
    1931年1月13日,第十四师与陈诚的第十一师合编为第十八军,钱大钧调任武汉要塞司令部司令,由陈诚任军长兼第十四师师长。原第十四师的团长们大都拥护钱大钧继续当师长,不愿跟陈诚走,陈诚便将他们全部撤换。2月,钱东亮到钱大钧司令部任上校谘议。
    1933年10月,钱东亮随钱大钧调到军政部补充兵训练处,钱大钧任主任,钱东亮任该处第六团上校团长。两人关系密切,钱东亮在回忆录中称:“他(钱大钧)和我无话不谈”。12月,第六团改称军事委员会补充第一旅(一作补充第十旅)第三团,钱东亮仍任团长,旅长则是其黄埔三期同学王耀武。
    1934年4月(一作33年11月),钱东亮调任第八十师第二三八旅第四七六团团长。
    1935年4月,调任第八十师补充团团长。5月18日叙任陆军步兵中校。
    1936年5月20日,国民政府晋授其陆军步兵上校衔。8月,钱东亮升任第二三九旅(辖两团)少将旅长,下辖两个团,即第四七七团(团长王锡侯)、第四七八团(团长李鼎彝)。9月,军队换防,第八十师(师长陈琪)接替第九师(师长李延年)进驻闽中,钱东亮率第二三九旅接替第二十五旅进驻福建莆田,旅部就设在城隍庙内。
    10月下旬,钱东亮下令“清剿”杉溪根据地的红军闽中游击队——“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钱东亮和第四七八团团长李鼎彝亲自坐镇枫叶塘,指挥第四七八团及莆田、仙游、永泰三县的保安队共500多人,兵分三路“围剿”杉溪根据地。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红二支队首先利用山地的有利地形打伏击,击退四七八团先头部队,然后迅速撤出阵地,转移到莆田和永泰边界的宁里和旗插安地区隐蔽。宁里位于莆田西北部与永泰南部接壤处,闽中游击区北部环形山区的中心。早在闽中游击区创建时,闽中特委就派人到这里发动群众,建立秘密联络点。所以,红二支队来到这里后,很快就在这里建成了一个比较稳固的游击根据地。同时,为引开钱部视线,1936年10月27日,第二支队副支队长雷光熙率领第一中队进攻常太渡口的国军常备队,迫使钱东亮将“围剿”松溪根据地的军队撤退。1936年11月23日,支队长吴德标率领闽中第二支队从莆永边区出发出其不意,突然包围闽侯县官口镇,一举歼灭镇内的国军驻军,击毙官口镇联保主任兼民团团长潘德仁,福州为之震动,省城驻军戒严三天。闽中游击队的这种声东击西、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弄得钱东亮晕头转向,无所适从,其对杉溪和常太的“围剿”终告破产。不久,钱东亮部奉命移驻福建省泉州市。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