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考试 > 正文

这12位名将,是继元帅之后,第二批成为大军区司令员的开国将领

在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后,有六位将领,成为建国后,第一批大军区司令员八大员元帅。讲到这: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猜出来了,这六位将领便是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司令员。

在英勇的人民军队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曾经骁勇善战的五大野战军,都与地方机构合并成西北军区,西南军区,中南军区,华东军区,华北军区八大员元帅。这五个军区的首任司令员,分别是彭总,贺老总,林帅,陈老总,聂帅,外加东北军区的司令员高岗。

这六人便是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司令员,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大军区司令八大员元帅。与此同时,这六位大军区司令员都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名将,有擅长做政工工作的,也有擅长军事的,还有军政皆能的。

这12位名将,是继元帅之后,第二批成为大军区司令员的开国将领

其中的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帅,军事指挥才能最突出,论打仗本领,在六大军区司令员当中,他排第一八大员元帅。西南军区司令员贺老总,是属于一位元老级别的人物,领导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是人民军队主要创建者之一。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是陕北红军主要创建者之一。西北军区司令员彭总,拥有世界名将的美称,还是平江起义的领导者之一。

1955年二月,六大军区进行了重新划分,随后演变而成的是12大军区八大员元帅。那也就是说:在1955年,有12位名将任大军区司令员一职。请注意了:建国后第一批大军区司令员,除了高岗以外,剩余的五位在1955年,都是被授予了元帅军衔。

作为元帅级别的将领,一般都是坐镇大本营,负责主持全军建设工作,或者军事外交,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到地方担任大军区司令员八大员元帅。这样一来,在1955年,当选12大军区司令员的名将,就可以称他们是,继元帅之后,第二批任大军区司令员的开国将领。

这12位名将,是继元帅之后,第二批成为大军区司令员的开国将领

西北军区在1955年被拆分成兰州军区与新疆军区八大员元帅。由于位于西北地区兰州与新疆,是一野大军解放的。所以,兰州军区司令张达志,新疆军区司令王恩茂,在解放战争时期,都是隶属第一野战军。两位将军在同年9月27日,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西南军区在1955年被拆分成昆明军区,西藏军区,成都军区八大员元帅。这三个军区的首任司令员,都是我军史上最优秀的军政将领。昆明军区主管云南贵州两省军务,首任司令员是谢富治,他是一位优秀的政工工作者,在此之前是云南军区的司令员。

西藏是由第二野战军的猛将张国华将军解放的,所以他就成为该军区的首任司令员八大员元帅。成都军区的首任司令员是虎将贺炳炎,在此之前他担任过西南军区副司令员,还兼职四川军区司令员。

这12位名将,是继元帅之后,第二批成为大军区司令员的开国将领

中南军区在1955年被改编成广州军区,首任司令员是黄永胜,他原本是中南军区的副司令员八大员元帅。加上他军事才能出众,具备独当一面的本领,所以在1955年成为广州军区的首任司令。

中南军区下辖的湖北军区与河南军区整编成武汉军区,首任司令员是二野名将陈再道八大员元帅。在此之前,他是河南军区的司令员,也是中南军区的副司令员。

华东军区在1955年,被整编成南京军区,管辖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境内的武装力量八大员元帅。在此之前,有两位名将担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最后转正,成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是许世友。另外一位也很厉害,他就是大将之首粟裕将军。

华北军区在1955年被拆散成内蒙以及北京军区八大员元帅。内蒙军区在1955年,是由杰出的政工工作者乌兰夫担任司令员一职。他不是专业的军事将领,但对内蒙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1955年被破格任命内蒙军区司令员,同时享受上将军衔。

北京军区的首任司令员,就是原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杨成武将军担任八大员元帅。要知道,在华北军区成立后,司令员聂帅麾下最为倚重的战将就是杨成武一个。所以,在华北军区被整编成北京军区后,首任司令员就是杨成武。

这12位名将,是继元帅之后,第二批成为大军区司令员的开国将领

东北军区在1955年,演变而成沈阳军区八大员元帅。首任军区司令员邓华,就是原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其实该军区还有一位副司令员,他就是贺晋年。但由于某些历史原因的造成,在1955年,他没有成为沈阳军区的首任司令员。

济南军区在1955年是杨得志将军,担任司令员一职八大员元帅。他可是一位铁血战将,在行军打仗方面,绝对是属于我军的佼佼者。

总结:杨得志,邓华,杨成武,乌兰夫,许世友,黄永胜,陈再道,贺炳炎,谢富治,张国华,王恩茂,张达志等12位名将,都是继元帅之后,第二批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开国将领八大员元帅。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