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大员题库 > 正文

手握七大知名品牌,达利食品为何计划退市?

手握七大知名品牌,达利食品为何计划退市?

在股价低迷数年之后,达利食品终于决定离开港股资本市场这块“伤心地”七大员备考计划。

近日,达利食品及融世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发布联合公告称,拟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达利食品,撤销达利食品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七大员备考计划。

对于退市原因,达利食品在公告中表示,由于公司的股价长期处于相对较低的价格区间,成交量有限,使得达利食品已丧失维持上市地位的优势,无法向市场传导其真实价值七大员备考计划。此外,股份价格表现不理想,也间接对达利食品的业务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达利食品看来,进行私有化之后,企业在做出推进业务转型的战略决策时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不用过度关注因决策带来的短期市场反应和波动七大员备考计划。

至此,这家曾经成为2015年港股最大民企IPO的企业,真的即将离开二级市场大舞台了七大员备考计划。

手握七大知名品牌,达利食品为何计划退市?

图源:达利食品公告

其实,达利食品对于低股价忿忿不平,确实是有一定底气的七大员备考计划。

自1989年创办至今,历经三十余年的飞速发展,达利食品已经成长为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综合性现代化食品企业集团,形成食品、饮料两大支柱齐头并进的产业结构七大员备考计划。

公司旗下达利园、好吃点、可比克、乐虎、和其正、豆本豆、美焙辰等,都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七大员备考计划。企业2022年财报显示,这七大品牌的销售规模均超过10亿元,其中有四个品牌的销售规模超过2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达利食品能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其长期坚持的“模仿策略”七大员备考计划。即通过对标已被市场验证过的头部热销产品,推出价格更低廉的“平替”,从而抢占下沉市场。

比如,好丽友蛋黄派VS达利园、乐事薯片VS可比克薯片、亿滋VS好吃点、王老吉、加多宝VS和其正、红牛VS乐虎、维他奶VS豆本豆等七大员备考计划。

毋庸置疑,在创业早期这确实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发展路径,不仅可以缩短市场开发时间,减少试错成本,降低经营风险,还能根据头部品牌的市场痛点,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进而形成后发优势七大员备考计划。

除此之外,达利食品在品牌打造方面也相当舍得砸钱七大员备考计划。虽然长期奉行低价竞争战略,但其邀请的代言人却一直都是周杰伦、陈道明、孙俪这样的顶流明星。而且,达利食品在每个细分领域的品牌都保持相对独立,逐渐形成了稳固安全的品牌矩阵。

2015年,达利食品在香港风光上市,成为当年全球消费品项目最大的IPO,亚太区过去12个月以来最大的食品饮料IPO,2015年香港股市最大的民营企业IPO,更是福建省8年以来上市市值最高的企业七大员备考计划。股价最高峰时,达利的市值接近千亿门槛。

不过,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品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各式新品类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互联网的全面渗透、科技的迅猛发展、行业的刷新变局不断考验着达利食品这样的传统品牌七大员备考计划。

此前依靠着“模仿策略”,达利食品确实度过了一段轻松的躺赢时光七大员备考计划。但在日新月异的市场新环境下,企业“创新不足”的弊端就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成为行业第一后,达利食品便失去了“对标对象”,近年来鲜有爆品出现。即便是迎合市场需求的低糖新派凉茶等产品,也都没有激起太大水花。

而在达利食品原地踏步的这几年,消费市场早已经历了几轮消费升级及消费习惯的变更七大员备考计划。不少细分领域的新贵品牌强势进场,如饮料界的元气森林、休闲零食界的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都在蚕食着达利食品的市场份额。

达利食品的困境,从其财务报表上也能看出端倪七大员备考计划。2020年至2022年这三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09.62亿元、222.94亿元和199.57亿元,增速分别为-1.93%、6.35%、-10.5%。

目前来看,达利食品与娃哈哈、旺旺等一众老牌食品公司一样,都面临着新品难出爆款、销售渠道无法快速革新等问题,升级改革迫在眉睫七大员备考计划。

从当前中国的市场环境来看,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为休闲食品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七大员备考计划。但与此同时,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

因此,对于品牌矩阵已经不再年轻的达利食品而言,即便是私有化成功,仍需面对产品老化、创新不足等挑战,能否与消费者建立起更紧密的链接,保持品牌竞争力,还有待市场检验七大员备考计划。

当然,达利食品的整体发展还是比较稳健的,即便最近两年的业绩不算亮眼,但仍有其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低线市场七大员备考计划。接下来,在品牌升级战略的助推下,达利食品又会讲出怎样的新故事,我们将持续关注!

手握七大知名品牌,达利食品为何计划退市?

编辑:鞠君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