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地理位置地图
秦国在春秋末期是力量较弱的国家之一,所以秦统治者一直力图改变这种局面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前三六一年,秦孝公下令求贤,魏国人商鞅应暮入秦,自此,秦国进入了其快速发展的阶段。商鞅在十年的时间里通过实行组织民户、奖励军功及变领主制为地主制等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改革,使秦国国富民强,成为战国第一大国。但商鞅的变法遭到了其他旧势力的反对,至秦惠王即位,商鞅便被施以车裂之刑,而他所设立的新法却广泛被秦人接受,成为此后秦国政策的基础。就在商鞅变法的同年,秦国灭蜀,至此,秦国北有上郡,南有巴蜀,东有黄河与函谷关,地势宜首难攻故而被称为“天府雄国”。加之商鞅变法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条件,使之完全具备了统一全国的条件。
韩原为晋国韩氏家族,在“三家分晋”之后才成为独立的诸侯国家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它东临魏国,西靠函谷关,占据军事要道,故而连年争战不断。公元前三五八年,韩昭侯使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执行苛刻政治,使韩的国力暂时得到加强,但没过多久便又陷入衰落。所以韩国也六国中是最早被秦消灭的国家。
魏国与韩国相同,也是由晋分裂出的国家之一,并且在三个国家之中实力较强,加之魏文侯时的“李悝变法”,使其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很快强大起来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前三四四年,魏惠王将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从而使魏国达到鼎盛时期。前三五四年,魏国发兵攻打赵国,齐国派救兵援赵,击败赵国。后来,齐国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以“增兵减灶”之计在马陵之战中彻底击败了魏国,使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再无精力与其他六国交战,直至其被秦国灭亡。
赵国是“三家分晋”所形成的第三个国家,它都于邯郸,与齐、燕相临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战国后期,赵国因有名相蔺相如、大将廉颇等大臣忠心为国,使赵国颇为强大。而有关廉颇、蔺相如二人“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的故事也被后人传为佳话。在廉颇、蔺相如辅佐的十年中,强秦一直未敢对赵国用兵,直至前二六零年,秦大将白起用离间计使赵王弃用廉颇而用赵括为将,才于长平击败赵军,杀其士卒达四十万。使秦以此为契机,逐步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燕国原是北方的一个小国,因其远离中原,使之得以相对安宁,并无太多战事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所以春秋末期燕国已成为北方的大国。至燕太子丹的时代,太子因见秦国强大,早晚会对燕国的统治不利,于是谴刺客荆轲刺杀秦王,不料,荆轲被秦王斩于殿上。太子丹行刺未果,反而使秦王对燕深恨不已,秦王赢政于前二二六年功下燕都蓟(今北京)了,消灭了燕国。
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亦称荆。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古书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但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为氏。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
齐国是六国中比较强大的国家,因其远离秦国,故而一直未与秦国有正面冲突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前三一四年,齐宣王趁燕国内乱之际,出兵攻占了蓟城,但在燕国人民强烈的反抗下,不得不又退兵回国。而燕昭王为报一箭之仇,任乐毅为大将,联合三晋、秦、楚等国大举伐齐,联军只用半年时间便攻占了齐国除莒和即墨两城外的大部分国土,险些亡国。此后,齐国大将田单以此两城为基础,以少胜多,大败燕军于城下,才使齐国免遭亡国之祸。但在这五年的战争中,齐国损失惨重,而使其强国地位一直未得到恢复。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谁的钱多,人多,谁就是最牛逼,最强大的,所以,要想知道,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最强大,我们还得从他们的军队数量上来分析,那这七国,各地都有多少军队呢?问有多少军队,必须得知道战国时期的总人口数大概是多少,这个问题,上个世纪很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认为在战国前期,各国人口之和约2000万左右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
燕国:地盘大概20万平方公里,人口不会超过180万,战时极限能够动员60万(按照三分之一的极限动员能力),实际情况应该会少得多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
赵国:地盘约20万平方公里,有人认为人口在350万左右,个人认为是比较合适的,虽然晋地多山,然而它在黄河地方以北的地盘是蛮肥的,吃掉了中山以后,更是实力大增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
韩国:地处京畿,别看地盘只有10万平方公里不到的样子,实力怕是要在燕国之上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韩国特产的弓箭能射六百步,不可小觑,本身实力并不弱,但是周围环境险恶,大多时候只能认怂。
魏国:地盘倒是要比韩国大一点,人口确实多了不少,保守估计在400万以上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魏国的大魏武卒也曾横行中原,重骑兵也不是闹着玩的,可惜并没什么卵用,到中期以后只能恐吓一下韩国,当然战国初的时候也吊打过秦国,抢了人家的函谷关,但毕竟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本文由奇趣人生(七大员是哪七大员,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楚国:据说楚国的历代君主不开疆裂土的话,死之后是不能进宗庙的,要知道早些时候,南方地广人稀,瘴气千里,一般老百姓都没什么机会活到看孙子的时候,整个初秋及其战国中前期,对中原地区威胁最大的不是秦国,而是这厮,张仪在列国中那么有市场很多时候要拜这家伙所赐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人口也最不好推测,约300万到380万之间。中期吸收了吴越等地,怕是有450万之上。
秦国:苏秦去了秦国,被请了回来...人口约300到350万,之所以给人秦国很强的原因是因为商鞅变法后兵农分科,战兵打农民,不是跟收韭菜似得?长平之战秦国动员了极限,把农民也算上了,由是达到六十万之巨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
综合以上数据来判断,在战国前期时,七国实力排名为:魏国,齐国,赵国,楚国,韩国,燕国,秦国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
是的,你没看错,后来一统六国的秦国,在战国前期时,势力是最弱小的,但经过大秦帝国几代领导人的励精图治,和一系列的变法,地盘、军队、人才、财力、到了战国中期,秦国的势力就已经排第一,当时的势力强国排名又变成:秦国,赵国,齐国,楚国,魏国,韩国,燕国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
再之后的故事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大家应该都知道了,秦王赢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征程,在九年的时间里,秦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并于前二二一年统一了全国,至此,中国长达近六百年的分裂局面才得以结束,秦王朝的统治正式开始,相信各位看到这里,已经知道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最强大了吧?
秦:一统七国,当之无愧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
这两个国家同属东夷集团,正所谓秦齐同源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当其他五国败亡以后,齐国选择了体面的投降。
魏:战国时期第一个霸主,最先变法,人才济济,战国初期国家实力长期居于七雄之首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但这种优势并非像战国中期以后秦齐对其他诸侯的优势一样十分巨大。魏国更是战国时期的一个人才中心,战国时期几乎大多数知名政治家都与其有关,吴起、商鞅、乐毅都是从魏国出走踏上楚、秦、燕,在各国实行变法。不过可惜,其最大问题在于国家战略方向不明,强盛时四面出击,到处树敌,甚至把国家版图搞得个哑铃状,又失去地理上的优势,在六国联合打击下,终于没落。
赵:战国后期唯一在军事上能抗衡强秦的国家,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造就了当时中国最强大的骑兵力量,赵国骑兵也是本人最为欣赏的一支军事力量,说秦国骑兵强于赵国骑兵简直就是屁话,赵国骑兵的战术思想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在赵奢、李牧的指挥下,其最为看中骑兵的机动性,尤其善于突袭作战,在长平之战后也曾经数次挫败秦国,不夸张的说,赵国骑兵开创了骑兵作战的一个时代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不过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几代的发展,国家实力远在赵国之上,而赵武灵王又被自己的儿子给饿死了,最后只能失败(或许赵武灵王早50年出现会有希望),如果齐国(五国伐齐后的齐国)同长平之战后的赵国联手的话,秦国也许不是对手。
楚:以楚国的国家实力,其在整个战国时期的表现实在可以说是不堪入目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除了早期昙花一现的吴起变法以及后期在秦国的压力下屈原试图实行的变革之外,楚国几乎是毫无表现。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楚国地域宽广,地处偏僻(被中原认为是蛮荒之地),再加上楚国民风好斗,士兵捍勇,恐怕早就亡国了!虽然因为屈原和项羽的关系,对楚国颇有好感,其亡国时也算悲壮,不过,以一个地广千里,披甲数十万的大国来说,这样的表现实在难说合格!!但人家就是地盘大。
为什么二流也能称大国呢?原因很简单,战国七雄中最弱的韩国都有把握在一个月之内消灭宋、卫、中山之类的中等国家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可见七雄比那些中等国家高出了恐怕不止一个数量级。
燕:以一隅之地而联四国之师几乎亡齐,以燕国的国家实力来说,这样的表现只能让人吃惊之余不免要加以赞叹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不过可惜,昭王死而乐毅奔赵,功亏一篑!他终究没有灭掉齐国,其实以燕国的实力根本就吞不下齐国这么个庞然大物。
韩:在整个战国时期几乎是碌碌无为,除了申不害、韩昭侯给后世帝王留下帝王权术的应用外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
河西之战是魏国与秦国为争夺关中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地区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
魏国自三家分晋后,魏文侯政治上任用翟璜、吴起、李悝、魏成子等人进行改革,使魏国国势逐渐强盛;军事上魏国联合赵、韩,西击秦,东击齐,南击楚,创建了由魏国领导而由韩、赵辅佐的中原霸权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而秦国自秦厉共公以后,政局不稳,数位国君或杀或废,国力日趋衰弱,加上西方及北方又有戎族入侵,在魏国的连续攻势下,只能被动防守。
棘蒲之战发生于前381年,楚国、赵国联军打败魏国的一场战争,以各国皆疲弱而告终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主因是赵国侵占了卫国大块土地,威吓到魏国在中原地区的利益,使得魏国出兵支援卫国,齐国也派兵支援,赵国向楚国求救,楚国也加入了这场大战。这场战役也是魏国自魏文侯改革以来首次在战场上失利。
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攻击魏国以援救赵国(即围魏救赵)的战役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赵,国内空虚,遂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果然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大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伊阙之战,既是战国步入中后期后,韩、魏两国对于制约秦国东出道路的又一次尝试,也是秦国趁机打开东出大门的一次机会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公元前293年,韩将暴鸢会合魏将公孙喜与秦将白起于伊阙进行对峙。在对峙过程中,暴鸢、公孙喜都希望对方先行出兵攻击秦军,白起利用两人不合的情况,先假装攻击韩军,却突然急袭魏军,将公孙喜、暴鸢各个击破,更斩杀了公孙喜。此战后韩、魏门户大开,秦国开始发起一系列攻打韩、魏的战争。
鄢郢之战是前279年至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攻陷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夺取楚国洞庭湖周围的水泽地带、长江以南以及北到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云梦县一带)的大片土地的战役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此战过后,楚国国力大损,此后一蹶不振。
陉城之战发生于前264年,战国时代秦国攻打韩国的一场战争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
前264年,秦昭襄王命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的陉城(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东北),接连攻拔韩国陉城等九座城邑,斩杀韩军五万,此战是为陉城之战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次年(前263年),白起又率军封锁了南阳太行山道。前262年,白起再攻拔韩国野王,切断了上党郡同韩国本土的联系。上党郡守冯亭只好向赵国投降,引发秦、赵两国之间著名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中国东周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前后耗时三年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这场战役,以秦军战胜,赵军战败告终。长平之战是为战国形势的转折点。此战后,六国均不再有单独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
结语:战国七雄后来齐楚燕韩赵魏分别都被秦国给灭掉了,再后来秦始皇赢政一统中原2017七大员是哪七大员。这再次体现了中国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特点,秦始皇统一中原的壮举,一定承诺上推动了历史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