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就在农商行上班,我之前银监局工作,是国家公务员。以我工作经历来看,我认为毫无疑问应该选择农商银行。
1.老人们的思想经常说稳定,不知道稳定害了多少人,我之前在银监局上班一个月5500元,跳槽到农商行后,现在农商行上班年平均17W,肯定比在银监局忙,年轻人没必要一直想要稳定吧,年轻人到30岁以后才知道能赚钱最重要,稳定是次要的,比如别人不稳定1年挣50万,三年挣150万,你非常稳定1年5万,3年挣15万,我宁愿选择3年挣150万后重新找工作,也不愿意为了一个所谓的稳定,让家庭和自己的日子过得那么拮据。挣钱最重要,对男人女人来说这都一样。
2.如果选择社区的干部,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利弊。一个社区的干部,其实也就是村干部,我驻过村扶贫过,和村干部接触的多,村干部非常的忙,其中好多村干部都是临时聘用的人,日常工作非常琐碎,和村民沟通太难了。加班加点也是常态。而且还是在村里,离家应该也不近,而且村里面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年轻人能不能忍受得了孤独和相对落后的生活条件,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女孩子。社区干部对于女孩子来说我认为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如果选择在农商行,工作是挺忙,平时可能会累点,也有压力,但是工资各方面都远比社区干部好的多,而且离家近,在城市里面,如果在农商行工作能力强发展的好的话,要远比社区干部好的多,农商行机会也多。我认为挺好的。
因此,我认为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选择农商行从各方面将都要比社区干部好。
事业编没考过,研究生考过。
我觉得研究生相对于事业编来说要容易些。
首先研究生报考的学校有很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进行选择,先进行备考,而且考试前的正式报名还有一次修改的机会,如果你觉得备考不是很充分,可以进行院校调整。其次,万一你没考上报考院校,还有调剂的机会。最后,目前教育部也在不断扩大高校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事业编虽然我没考过,但我觉得还挺难的,因为他的岗位很少,而且人数很多,有的岗位报录比甚至达到了100:1,很是夸张。事业编没考上,好像也没有补救的机会。
综上,我觉得事业编会比研究生要难考一些。
答: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参公单位我都干过,好处是肯定的,但有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不好回答,因为每个人的想象都很夸张,很丰富,好的标准也不相同,我把真实体验予以回答。
概括讲三句话:
1.不去不知道,去了吓一跳。意思就是说对于有志向的年青人但意志力不坚定,
虽有抱负但怕吃苦,不适应工作环境,理想的与现实差距太大,忽然之间发现可能不是他们想要的。比如,我刚从部队转业安排后,第一次到新单位去看看,还未进大门就看到院内地面水泥西巴烂,刚进办公楼就看到一楼堆满了水泥等杂物,报到后到办公室一看有把椅子一条腿还断了。这比我想象中的党政机关有差距,失落感由然而生啊。当然现在都好了。
2.待遇稳定,养家需要勤俭节约。年轻的工资肯定是不高,科级以下的不过5千元每月。坐标中部四线地级市,正处打卡7300多。我一个徒弟,前2年去乡镇挂职副镇长锻炼,回局后当了科长(研究生)还不到5000元,女孩子超30岁了还单着,自已买了房子,有借有贷,跟我说没钱用,每月还贷之后就剩一点,好在这几年单位获得了几个先进,还能发点奖金。当然啦我也受益了。五险一金靠谱,多数单位有歺补,节约点过日子还是可以的。
3.有前途,但要当领导期望不要太高。公务员队伍是出官的地方,可实际情况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有的人一辈子在基层乡镇,有的人一辈子在机关科长都没当过,不过现在有好政策,不当领导可以排队解决职级,提高经济待遇。我在网上看有人发文说干到多少年到处级,厅级,部级,这只是理论推断,肯定会有人上的快,可大多数是按部就班等机会。比如,各级强调要培养民主党派的年青干部,要培养有基层经历的年青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等,这些都是机会。我一个同事当了15年科长,也52岁了,职级并行才定了个二级主任科员,一级也是排队,要解决四级调研员需慢慢等待。(单位合并人太多了)我原办公室的副职,后当主任,现已经是支队长了,因为年轻能力强,能写,他出彩了,我所在局近8年就提了他一个处级领导。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好与不好我已回答过不多说,一句话几千万人在干,差也差不到哪儿去了,想进肯定是好过打游击,想过豪华的生活那还得有一个梦想成真的中奖美梦,但职业还是诱人的,否则每一年上千万人就不会去赶考啊!
拿个例子类比一下就明白了他们之间的不同。
今天的军事院校大多设有“军事指挥”专业及其它的军事技术专业,我们如果把“军事指挥”类比公务员,把军事技术类比事业人员的话,就是“领导指挥”和“专业工作”一样的道理。但是,今天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还没有跟军队里的指挥官和技术人员那么区分开来,因为服务于国家的党、政、群单位里既有公务员,也有事业工作人员。
严格来说,目前的情况是:公务员与事业编工作人员只是在工资待遇和晋级上有哪么一点不同,其它方面还难以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