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又称为“新四军事件”。发生于1941年1月4日至1月14日的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部队与新四军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
事件中,共产党新四军所属军部兵力与皖南部队遭到了严重损失;一般认为,此事件原因为稍早两党军队的军事冲突。根据国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协定,新四军在编制上属于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领导;但是新四军事实上听命于延安的共产党。
毛泽东曾经就指示新四军所在的中共东南局,也不论是八路军、新四军或华南游击队,虽然各有特殊性,但均有同一性,即均有敌人,均在抗战。因此,我们均能够发展,均应该发展。这种发展的方针,中央曾多次给你们指出来了。
所谓发展,就是不受国民党的限制,超越国民党所能允许的范围,不要别人委任,不靠上级发饷,独立自主地放手地扩大军队,坚决地建立根据地,在这种根据地上独立自主地发动群众,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向一切敌人占领区域发展。
2、枣宜会战
1940年5月至6月,中国第5战区部队在湖北省枣阳、宜昌地区抗击武汉日军的进攻,是为枣宜会战。1940年侵华日军为确保武汉,在第十一军司令宫园部和一郎指挥下,于5月2日发动枣宜会战。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六个集团军进行堵击。
日军自5月1日起分三路先后攻占明港、桐柏、唐河、枣阳等地,10日会师于唐白河畔。中国军队转入外线的部队将敌反包围于襄东平原,收复明港、桐柏,一度克复枣阳。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数千人渡襄河出击,在南瓜店遭敌万余人夹击,壮烈殉国。
5月31日晚日军强渡襄河,6月14日攻占宜昌。16日中国军队全面反攻,分别到达江陵、宜昌、当阳、钟祥、随县(今随川市)、信阳以北一线,与日军对峙。这次会战,日军虽占有宜昌,但并未解除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
3、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指的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129师、120师各部,于1940年8月开始,在总部统一批示下,于华北动员的一系列大局限攻势,地区涵盖山西、绥远、河北、河南、察哈尔、热河各省。
这一战役最初并未命名,因开战第三天我军投入军力即达105个团,故左权照料长将其称为“百团大战”。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收复了大片失地,成立起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华中、华南等一系列敌后抗日按照地。
八路军、新四军的努力抗战,引起了日寇的极大惊愕,他们将侵华的86万侵略军中的54万部队压向解放区疆场。日寇在解放区周围成立了很多堡垒,封闭、支解各解放区,对解放区实行“囚笼政策”。
为了砸碎仇人的“囚笼”,八路军主力队伍会合了100多个团约30万军力,向华北敌占交通线和据点动员大局限进攻。
4、上高会战
1941年(民国三十年)3月至4月,中国派遣队为加强华北治安战,决定将驻江西安义地区的第33师团调往华北,并利用调动之前对驻上高地区的第9战区第29集团军发动一次进攻,以巩固华中战略要地南昌外围。
3月24日,日军调集第33、第34师团及第20混成旅团,分北、中、南三路秘密集结。在第22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挥下,企图对上高实行分进合击,打击和削弱国军。由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2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指挥,集中了第49、第70、第73、第74军约22个师的兵力参加作战。
25日,北路日军第33师团由安义向奉新、上高方向进犯,国军第70军在奉新城东西设防,凭借潦河两侧高地抵抗,在日军飞机和炮兵的猛烈轰击下,被迫撤守奉新。日军攻陷奉新后,强渡锦江,续向上高进击。
南路日军第20混成旅团,由赣江北岸发起攻击,于夜间两次强渡锦江,遂由独城以北地区沿锦江南岸西犯,受到守军第70军第207师和第74军第52师的阻击重创。26日,中路日军第34师团沿锦江北岸向高安方向进犯,企图协同北、南两路击破守军第70军,再以3路围攻第74军。
第70军第207师在日军强烈攻势面前丢城弃地,仓皇突围。28日,第34师团侵占高安又西进龙团圩。第33师团进至上富、若竹坳附近,29日,遭到第70军一部伏击,经苦战突围撤至奉新。
5、晋南战役
1941年1~2月,中国军队在河南信阳以北地区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日军为寻歼在豫南的中国军队汤恩伯集团军,抽调第3、第17、第40师及特种兵一部,集中在信阳以北地区,由第11集团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指挥进攻豫南。
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3个集团军共8个军组织防御。30日,日军中央兵团兵分两路,企图协同两翼兵团夹击中国军队。31日,日军攻占舞阳、上蔡,形成包围圈,但中国军队已先行转移,致使日军扑空。
此时,日军侧背受到中国军队攻击,正阳已被皖西第84军克复,后方交通受到威胁,遂于2月1日开始回撤。日军第3师从舞阳撤出后,于4日攻占南阳,6日放弃该城向唐河、泌阳方向撤退。中国第13军顺势收复舞阳后,即向南阳方向追击日军。
与此同时,由舞阳南撤的日军第17师及第15、第4师各一部,在象河关附近遭到中国军队猛烈打击,伤亡惨重,向南溃退。至7日,各路日军均撤回信阳附近。此役,共毙伤日军9000余人。
虽然同德国宣战,但张伯伦不想打这场战争,历史上把1939年9月到1940年5月这段时间称为奇怪战争时期,这时英国对德战争实际上并未采取实际的行动。
1、1919年-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
2、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
3、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4、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