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史上最大坦克战役是哪个战役哪次战役是二战历史上最大的坦克会战历史上最大的坦克战是什么?史上最大的坦克战是哪场战役?一、史上最大坦克战役是哪个战役
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从战役规模而言,它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而就其意义而言,正像希特勒本人在写给当时德军将领的一封信中所说的:“这次对苏战争的成败可能将取决于库尔斯克会战的结果。”
二、哪次战役是二战历史上最大的坦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1943年7月,双方完成了战略集结,200万大军对垒,一场血腥厮杀一触即发。也就在这时,苏军从捕获的战俘口中得知,德军将在7月5日拂晓开始进攻。于是,苏军最高统帅部当机立断,决定先下手为强。
1943年7月5 日凌晨2时,库尔斯克会战以苏军的大规模炮击而宣告开始。面对这一形势,德军决定改突袭为强攻,以坦克为先锋,大量步兵紧随其后。各路进攻的坦克排成楔型,以每平方公里100辆的密度实施冲击。 与此同时,120架德国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苏军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轰炸。 坚守在第一道防线的苏军同德军展开了敌众我寡的激烈战斗, 他们凭 借坦克、反坦克炮,以及装满汽油的燃烧瓶给德军以迎头痛击。一时间,整个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炮弹的呼啸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自动武器的射击声,坦克马达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
经过两天激战,苏德两军均遭到重创。到7月6日傍晚,南北两方面的德军均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尽管德军连续发动猛烈进攻,仍未达到完成对苏军进行合围的目的。7月11日, 德军南线司令官曼施泰因制订了新的作战计划,决定于12日在南线对苏军发起新的攻势。至此,库尔斯克会战进入了关键的第二阶段,这也正是目前众多二战 史学家们存在争议的一个阶段。
为了取得第二阶段战役的胜利,曼施泰因将德SS装甲军和第48装甲军等 (即党卫队装甲军) 主力部队投入了战斗。德SS装甲军是德军的一支精锐摩托化装甲部 队,由希特勒近卫师(又译警卫元首师)、达斯赖希装甲师和托坦科普夫装 甲师 等3支装甲师组成,是曼施泰因手中的一张王牌。
7月12日,以SS装甲军为核心的德军在普罗赫洛夫卡附近同赶来增援的苏草原方面军的第5坦克近卫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坦克遭遇战。这一天,苏军出动约850辆坦克,德军则投入了约650 辆坦克,双方在15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进行了一场坦克“肉搏战”。德军SS装甲军的3个师齐头并进,“虎”式重型坦克在前,马克—5型坦克在后,以每平方公里150辆坦克的密度向苏军展开了冲锋。尽管虎式坦克攻击力极强,但其行驶速度每小时不过20公里,加之德军战线狭长, 500至700辆德军坦克拥挤在一起,难以发挥优势。苏军抓住这一机会,决定以快制慢。战斗一开始,苏军坦克就开足马力冲入敌阵,利用其T—34坦 克的灵 活性,以近战消灭“虎”式坦克。这一大胆的战略令德军始料不及, 顿时阵脚大乱。最终,在一片混乱中,德SS装甲军遭到重创,在尸横遍野的 战场上 扔下了大约400辆东倒西歪的坦克残骸,其中包括70至100辆“虎”式 坦克。 这次战斗彻底摧毁了德SS装甲军的战斗力,完全扭转了库尔斯克南线 战局, 使南线德军的进攻计划以失败告终。
三、历史上最大的坦克战是什么?
1941年6月24日苏联第九机械化军131师与渡过斯特里河的德军部队教战,苏军第35、20坦克师与德军第13坦克师交战,26日第9军各师来始实施反突袭,在卢茨克~罗夫诺~杜布诺~布罗德地域发生了史上最大的坦克战,双方数千辆坦克先后卷入了这场交战。
四、史上最大的坦克战是哪场战役?
库尔斯克会战
【简介】: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
一次战略决战。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从战役
规模而言,这场战役是以前公认的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参战装甲部队坦克超过5000辆,空
军部队参战飞机也超过了2000架,和阿登反击战共同被称为突出部战役。
2.【战役背景】:1943年初,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乘胜进攻,收
复大量失地,但德军在溃败的同时,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也开始计划向苏军反
扑。他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诱使苏军深入,苏军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趁机完成了
兵力的集结。2月19日,曼施坦因指挥刚组建的南方集团军群向苏联西南方面军发起反击。至
3月2日,苏联西南方面军遭到重创。3月14日,苏军被迫放弃一个月前刚刚攻占的哈尔科
夫,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区。为防止战线崩溃,苏联最高统帅部把第1坦克集团
军、第21和第64集团军都调至这些方向。此后,战线趋于稳定。曼施坦因的这次反击造成的
一个后果就是形成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苏德双方在此形成僵持,一场规模宏大的战
役即将展开。
3.【战役经过】: 1943年7月,德军和苏军完成了战略集结,200万大军对垒,一场血腥厮杀
一触即发。也就在这时,苏军从战俘口中得知,德军将在7月5日拂晓开始进攻。于是,苏军
最高统帅部决定先下手为强。朱可夫于5日2时20分下令向德军阵地实施炮火准备,库尔斯克
会战以苏军的大规模炮击来开序幕。苏军的进攻出乎德军意料,面对形势突变,德军决定改
突袭为强攻,各路进攻的坦克排成楔型,以每平方公里100辆的密度实施冲击,大量步兵紧随
其后。120架德军轰炸机也对苏军阵地展开疯狂轰炸。面对德军3个师的猛烈进攻,瓦图京不
得不取消了原定于7月6日的反攻,将第1坦克集团军的部分坦克布置在防线后方支援步兵进行
防守,部分坦克布置在侧翼打击德军。这一天,德国空军出击了超过1000架次,完全压制了
苏联空军。经过一天激战,双方损失都很大。在6日傍晚,瓦图京向华西列夫斯基请求增援,
后者在得到最高统帅部的同意后,把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2和第10坦克军353辆坦克调往沃罗
涅日方面军。同时瓦图京接到斯大林的电话,要求不惜一切阻止德军在库尔斯克的突破。
4.【战役结果】: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30个精锐师包括7个装甲、坦克师被击溃,其余的遭
受重创,损失兵力18万人,损失坦克约900辆,损失火炮和迫击炮3000门,损失飞机3700
架。苏军损失兵力80多万,损失坦克6064辆,损失火炮5244门,损失飞机1716架。 这次会
战后苏军又向德军发动了连续攻势,收复大量失地,在11月解放了基辅,同时苏军的各级指
挥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
5.【战役影响】:虽然苏军损失的坦克、战机、人员数量都超过德军,坦克的损失数量更是超
过德军四倍,但却让苏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在盟国的强大军事工业生产能力的帮助下,苏
军遭受的惨重损失很快得到补充,而德军遭受的损失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此后德军再也
没有在欧洲战场的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斯大林在评价这场会战时说:“苏军在库尔斯克
会战的胜利标志着德国法西斯已经处于覆灭的边缘。”
6.【双方兵力】:苏军:蓄势已久的苏军投入了大批的预备队,使得库尔斯克一带的苏军累计
兵力多达264万人、火炮52500门、坦克8200辆,飞机也多达6950架。德军:聚集在库尔斯
克的德军总兵力为90万人,另外还有2700辆坦克,1万门火炮和2000多架飞机。